【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将钢板制成不同的形状,在将钢板制成圈时,工人需要将钢板放置在成型台10右侧,然后靠近钢板一侧的压圈器的半圆先向中间运动,将钢板初步压制成型,随后,另一侧的压圈器的半圆也向中间挤压,钢板最终制成圆形,压圈器的两个半圆向两侧移动将钢板松开,工人将压圈好的钢板从压圈器中取出,放上另块待压圈的钢板。这种钢板压圈方式,需要工人不断拿取和更换钢板,反复将压制好的钢板取出,工人操作过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可自动更换钢板,将压成圈的钢板取下并进行收集,无需人工操作的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进行钢板压圈时需不断更换钢板,反复将压好圈的钢板取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拿取和更换钢板,对压好圈的钢板进行收集,无需人工操作的钢板压圈上料装置。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后侧中部开有方孔;上料机构,靠近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座(1),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2),工作台(2)后侧中部开有方孔;/n上料机构(3),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与底座(1)侧部之间安装有上料机构(3);/n支板(7),工作台(2)右部前侧连接有支板(7),远离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前侧与支板(7)顶部均安装有冲压缸(8);/n第二滑槽(12),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内滑动式设有T形滑块(11),T形滑块(11)顶部连接有冲压板(9),冲压板(9)与其相靠近的冲压缸(8)连接;/n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2),工作台(2)后侧中部开有方孔;
上料机构(3),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与底座(1)侧部之间安装有上料机构(3);
支板(7),工作台(2)右部前侧连接有支板(7),远离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前侧与支板(7)顶部均安装有冲压缸(8);
第二滑槽(12),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内滑动式设有T形滑块(11),T形滑块(11)顶部连接有冲压板(9),冲压板(9)与其相靠近的冲压缸(8)连接;
第一控制开关(13),上料机构(3)的部件后部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13),第一控制开关(13)通过电路与支板(7)上的冲压缸(8)连接;
第二控制开关(13),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底部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13),第二控制开关(13)通过电路与左侧的冲压缸(8)连接;
支撑柱(15),底座(1)前侧安装有至少两根支撑柱(15),支撑柱(15)顶部设有成型台(10),成型台(10)位于两侧的冲压板(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3)包括:
钢板放置框(31),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安装有放置钢板的钢板放置框(31);
第一弹簧(32),远离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侧壁均匀连接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末端设有推板(33),推板(33)位于钢板放置框(31)内;
第一滑槽(35),远离第一弹簧(32)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侧壁下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5),靠近第一滑槽(35)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前部开设有出料孔(34);
电机(36),其安装在远离推板(33)一侧的底座(1)后部,靠近电机(36)一侧的底座(1)侧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37),两个第一支撑杆(37)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传动轴(38),传动轴(38)为水平设置,靠近电机(36)一侧的传动轴(38)端部与电机(36)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锥齿轮(39),其数量为两个,一个安装在远离电机(36)一侧的传动轴(38)侧部,另一个通过圆杆转动式设置在靠近传动轴(38)一侧的底座(1)侧部,两个第一锥齿轮(39)相啮合;
第一转轴(311),靠近第一锥齿轮(39)一侧的底座(1)上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转轴(311),第一转轴(311)中部和设有第一锥齿轮(39)的圆杆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组件(310);
第一滑套(312),其安装在第一转轴(311)顶部,第一滑套(312)内滑动式设有转杆(313),远离第一转轴(311)一侧的转杆(313)端部与其相靠近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