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常专利>正文

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9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拿取和更换钢板,对压好圈的钢板进行收集,无需人工操作的钢板压圈上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后侧中部开有方孔,靠近工作台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侧部与底座侧部之间安装有上料机构,第二滑槽,靠近支板一侧的工作台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料机构,实现钢板的自动上料,无需人工将钢板一块块放置在冲压板之间,通过顶料机构,将压制成圈的钢板顶出,方便人工将压制好的钢板取走,通过拨料机构,将压制好的钢板自动拨入收集框内,完成压制好的钢板的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将钢板制成不同的形状,在将钢板制成圈时,工人需要将钢板放置在成型台10右侧,然后靠近钢板一侧的压圈器的半圆先向中间运动,将钢板初步压制成型,随后,另一侧的压圈器的半圆也向中间挤压,钢板最终制成圆形,压圈器的两个半圆向两侧移动将钢板松开,工人将压圈好的钢板从压圈器中取出,放上另块待压圈的钢板。这种钢板压圈方式,需要工人不断拿取和更换钢板,反复将压制好的钢板取出,工人操作过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可自动更换钢板,将压成圈的钢板取下并进行收集,无需人工操作的钢板压圈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进行钢板压圈时需不断更换钢板,反复将压好圈的钢板取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拿取和更换钢板,对压好圈的钢板进行收集,无需人工操作的钢板压圈上料装置。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后侧中部开有方孔;上料机构,靠近工作台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座(1),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2),工作台(2)后侧中部开有方孔;/n上料机构(3),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与底座(1)侧部之间安装有上料机构(3);/n支板(7),工作台(2)右部前侧连接有支板(7),远离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前侧与支板(7)顶部均安装有冲压缸(8);/n第二滑槽(12),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内滑动式设有T形滑块(11),T形滑块(11)顶部连接有冲压板(9),冲压板(9)与其相靠近的冲压缸(8)连接;/n第一控制开关(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2),工作台(2)后侧中部开有方孔;
上料机构(3),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与底座(1)侧部之间安装有上料机构(3);
支板(7),工作台(2)右部前侧连接有支板(7),远离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前侧与支板(7)顶部均安装有冲压缸(8);
第二滑槽(12),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内滑动式设有T形滑块(11),T形滑块(11)顶部连接有冲压板(9),冲压板(9)与其相靠近的冲压缸(8)连接;
第一控制开关(13),上料机构(3)的部件后部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13),第一控制开关(13)通过电路与支板(7)上的冲压缸(8)连接;
第二控制开关(13),靠近支板(7)一侧的工作台(2)底部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13),第二控制开关(13)通过电路与左侧的冲压缸(8)连接;
支撑柱(15),底座(1)前侧安装有至少两根支撑柱(15),支撑柱(15)顶部设有成型台(10),成型台(10)位于两侧的冲压板(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压圈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3)包括:
钢板放置框(31),靠近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工作台(2)侧部安装有放置钢板的钢板放置框(31);
第一弹簧(32),远离工作台(2)上方孔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侧壁均匀连接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末端设有推板(33),推板(33)位于钢板放置框(31)内;
第一滑槽(35),远离第一弹簧(32)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侧壁下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5),靠近第一滑槽(35)一侧的钢板放置框(31)前部开设有出料孔(34);
电机(36),其安装在远离推板(33)一侧的底座(1)后部,靠近电机(36)一侧的底座(1)侧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37),两个第一支撑杆(37)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传动轴(38),传动轴(38)为水平设置,靠近电机(36)一侧的传动轴(38)端部与电机(36)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锥齿轮(39),其数量为两个,一个安装在远离电机(36)一侧的传动轴(38)侧部,另一个通过圆杆转动式设置在靠近传动轴(38)一侧的底座(1)侧部,两个第一锥齿轮(39)相啮合;
第一转轴(311),靠近第一锥齿轮(39)一侧的底座(1)上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转轴(311),第一转轴(311)中部和设有第一锥齿轮(39)的圆杆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组件(310);
第一滑套(312),其安装在第一转轴(311)顶部,第一滑套(312)内滑动式设有转杆(313),远离第一转轴(311)一侧的转杆(313)端部与其相靠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常
申请(专利权)人:古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