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48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折弯机压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天梁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具,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啮合的下模具,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吊装件,所述上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吊装件配合的第一挂钩,且所述上模座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及维修模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机压模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
技术介绍
波纹片成型机是生产变压器波纹油箱的专用设备。波纹油箱成型机整机包括:开卷、主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等组成。主机由导料、送料、限位、推料、前压紧、顶料、后压紧、剪切、接料等机构装置组成。授权公告号为CN10571065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波纹片成型机,包括机座,机座上由前到后依次设有切割机构、前模机构、上顶机构和后模机构,后模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机座上;后模机构与上顶机构通过联动装置连接,联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轮轴、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模数相同且第一齿轮的齿数为第二齿轮齿数的二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座上,第一齿条与后模机构连接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条与上顶机构连接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波纹片成型机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联动装置,可以实现当后模机构行程为上顶机构行程的二倍,结构合理,因此能冲压出合格的波纹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模及下模由于其质量较大,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具有便于更换、维修模具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天梁固定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油缸活塞杆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具,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啮合的下模具,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吊装件,所述上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吊装件配合的第一挂钩,且所述上模具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油缸驱动上模具朝向下模具移动,板材从上模具及下模具之间穿过,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压型;上模具与油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同时下模具与机架之间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上模具及下模具进行更换时,首先通过吊装件与第一挂钩连接,实现对上模具的拉力牵引,然后将上模具与油缸分离,此时机架与上模具之间仅通过吊装件连接,然后通过外设的行车与第二挂钩连接,使得上模具绕其与吊装件的连接点转动,并通过行车将上模具与机架分离并将上模具取出,便于更换;同时取出上模具后,便可将下模具与机架分离,实现对本装置提供的压型机的模具的更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具与所述油缸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油缸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上模具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钩及所述第二挂钩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具有一定的强度,用于增强上模具的抗压强度,减少上模具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从而增强压型效果;上模座与油缸可拆卸连接,便于通过第一挂钩与悬挂件连接,并且第二挂钩与行车连接将上模具与油缸分离进行更换;上模座与上模具可拆卸连接,则便于更换上模具;此外与吊装件配合的第一挂钩以及第二挂钩均与上模座连接,使得更换的模具时仅需与上模座连接,不必每组模具均设置有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减少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使用过程发生的磨损对模具的影响,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上模座的设置便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准,提高对准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三挂钩,所述下模具固定连接有第四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挂钩,当需要对上模具进行检修时,通过行车先与上模具一侧的第三挂钩连接,然后将上模具与上模座分离,从而可以将上模具绕第三挂钩旋转180度进行翻转,从而便于对上模具进行检修;下模具固定连接的第四挂钩便于在上模具与上模座分离后通过行车与第四挂钩的连接实现下模具一侧抬高进行清理,还可以将下模具进行翻转,从而在下模具长期使用发生松动等情形时对下模具进行检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设置有与所述油缸活塞杆垂直的限位杆,用于对所述上模具及所述下模具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放置于机架上,用于调整上模具及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使用时根据工件所需要折弯的程度确定上模具相对于下模具的位置,同时使用不同高度的限位杆,限位杆用于对上模具所移动的最大距离进行限制;限位杆通常使用钢块因此自身抗压强度及重力较大,可以稳定放置于机架上,限位杆的设置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对准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波纹工件等其他异型尺寸的工件、无法加装定位装置的情形时,因此对工件进行折弯前,先对其进行划线,并通过设置激光对准仪与所划线对准,对工件进行校平,保证加工后的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具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上压辊,所述下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压辊与下压辊的设置,可以在上压模挤压工件朝向下压模移动过程中,工件发生形变,此时上压辊与下压辊会发生转动,减小工件形变过程中与上模具及下模具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工件折弯效率的同时,防止上模具及下模具对工件表面产生磨损,进一步保证工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件定位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水平板,与所述水平板垂直的竖直板,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竖直板上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定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工件进行批量生产时,采用划线对准方式效率较低,因此在压型机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工件定位装置,并从其另一侧放入工件;工件定位装置通过水平板与机架连接,并通过竖直板对工件进行阻挡,同时与竖直板滑动连接的定位杆一端与工件抵接,定位杆与竖直板滑动连接,从而可以调整定位杆相对于竖直板的位置,从而对定位杆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从而增强定位杆与工件抵接状态,保证工件生产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设置为螺杆,且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的螺纹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与竖直板上设置的螺纹块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定位杆即可改变定位杆相对于竖直板的位置,进而对定位杆端部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直至二者抵接,对工件进行限位,并且保证每块工件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位置相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腰长方向垂直于所述下模具长度方向的腰型槽,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机架通过穿过所述腰型槽的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板与机架之间通过穿过腰型槽的螺栓进行连接,腰型槽的设置使得水平板安装于机架时可以进行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需要更换上模具时首先通过吊装件与第一挂钩配合,然后使用行车与第二挂钩连接,将上模具绕吊装件转动后,避开机架并将上模具取出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对下模具进行更换;2.上模具与下模具设置的上压辊与下压辊,可以在上压模挤压工件朝向下压模移动使工件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天梁固定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油缸(2),所述油缸(2)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油缸(2)活塞杆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具(3),所述机架(1)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3)啮合的下模具(4),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有吊装件(5),所述上模具(3)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吊装件(5)配合的第一挂钩(6),且所述上模具(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天梁固定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油缸(2),所述油缸(2)活塞杆竖直设置,所述油缸(2)活塞杆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模具(3),所述机架(1)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上模具(3)啮合的下模具(4),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有吊装件(5),所述上模具(3)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吊装件(5)配合的第一挂钩(6),且所述上模具(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与所述油缸(2)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上模座(8),所述上模座(8)与所述油缸(2)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上模具(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钩(6)及所述第二挂钩(7)设置于所述上模座(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三挂钩(9),所述下模具(4)固定连接有第四挂钩(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油箱生产用压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置有与所述油缸(2)活塞杆垂直的限位杆(11),用于对所述上模具(3)及所述下模具(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信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信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