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花塞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在民生中越来越普及,火花塞在车辆中起到重要的点火作用,而火花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积碳,对汽车的性能及体验都造成一定影响。在火花塞发生积碳后大多数车主选择直接更换,然而火花塞在除碳后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传统的除碳装置大多采用人工刀刮或者在清洁液中浸泡处理,除碳效率低而且过程十分繁琐,而且清洁液在空气下容易挥发并且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火花塞在除碳后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传统的除碳装置大多采用人工刀刮或者在清洁液中浸泡处理,除碳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本例的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清洁腔,所述清洁腔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刷头,所述清洁腔上侧设有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清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腔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刷头,所述清洁腔上侧设有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左侧且与所述清洁腔左侧内壁贯通的左滑动腔,所述左滑动腔内左右滑动设有左门板,所述左门板左端面固定设有左拉绳,所述左门板左端面与所述左滑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左门板,所述左门板右端面设有左半圆槽,所述清洁腔右侧设有与所述清洁腔右侧内壁贯通的右滑动腔,所述右滑动腔内左右滑动设有右门板,所述右门板右端面固定设有右拉绳,所述右门板右端面与所述右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右弹簧,所述右门板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清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腔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刷头,所述清洁腔上侧设有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左侧且与所述清洁腔左侧内壁贯通的左滑动腔,所述左滑动腔内左右滑动设有左门板,所述左门板左端面固定设有左拉绳,所述左门板左端面与所述左滑动腔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左门板,所述左门板右端面设有左半圆槽,所述清洁腔右侧设有与所述清洁腔右侧内壁贯通的右滑动腔,所述右滑动腔内左右滑动设有右门板,所述右门板右端面固定设有右拉绳,所述右门板右端面与所述右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右弹簧,所述右门板左端面设有右半圆槽,所述右门板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侧内壁与所述右半圆槽右侧内壁贯通,所述滑动腔内左右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腔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密封弹簧,所述清洁腔上侧设有前后贯通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上侧设有升降腔,所述夹持腔上侧内壁与所述升降腔下侧内壁贯通;所述升降腔上侧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动力连接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延伸至升降腔内且与所述升降腔上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位于所述升降腔内,所述第一转动轴左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贯通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动力腔上下壁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端延伸至所述箱体上端面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穿过所述升降腔延伸至夹持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位于所述动力腔内,所述第三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下侧设有夹持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浸泡式自动升降除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属第二转动轴上的升降齿条套,所述升降齿条套位于所述第三直齿轮上侧,所述动力腔下侧内壁与所述升降腔上侧内壁贯通设有滑动通孔,所述升降齿条套可与所述滑动通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齿条套左右壁转动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与所述升降齿条套前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位于所述第四直齿轮左侧,所述动力腔后壁转动设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右侧设有承轴板,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在所述承轴板内,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从动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宗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