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师师专利>正文

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0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碾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谷物碾磨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边碾磨边铲动谷物的谷物碾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包括有支撑桌和支撑台,支撑桌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台;电机,支撑台顶部连接有电机;往复碾压机构,支撑桌顶部连接有往复碾压机构,往复碾压机构与电机输出轴连接;送料机构,支撑桌顶部远离电机一侧连接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进料机构,支撑桌顶部后侧连接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往复碾压机构连接。通过电机、往复碾压机构、进料机构和送料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下料,使得谷物不断被碾磨,这样无需人工手动将其不断碾磨,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物碾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碾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谷物碾磨装置。
技术介绍
“谷物”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及其它杂粮。谷类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主要是植物种子和果实。是许多亚洲人民的传统主食。谷物一般需要碾磨成沫,一般使用碾磨石进行碾磨,劳动力较大,比较费时费力。专利申请CN201910830692.5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包括碾磨件,所述碾磨件上转动连接有碾磨辊,还包括第一转轴、升料件、推板、升料板、滑块,所述碾磨辊和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碾磨件和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升料件上设有用于推板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升料件上设有用于升料板滑动的第三滑槽,所述升料件上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第二滑槽。上述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谷物碾磨装置,虽然很好的解决了人工上料和运料的问题,但是还是需要人工将谷物不断铲动,这样碾磨慢或碾磨不均匀,影响碾磨的程度,进而影响谷物碾磨的质量,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边碾磨边铲动谷物的谷物碾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机器碾磨谷物,需要铲动谷物,碾磨慢或碾磨不均匀,影响碾磨的程度,进而影响谷物碾磨的质量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边碾磨边铲动谷物的谷物碾磨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包括有:支撑桌和支撑台,支撑桌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台;电机,支撑台顶部连接有电机;往复碾压机构,支撑桌顶部连接有往复碾压机构,往复碾压机构与电机输出轴连接;送料机构,支撑桌顶部远离电机一侧连接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进料机构,支撑桌顶部后侧连接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往复碾压机构连接;出料板,支撑桌顶部远离进料机构一侧上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板,出料板位于送料机构侧部。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往复碾压机构包括有:往复组,支撑桌顶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之间连接有往复组;导向杆,往复组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碾压轮,导向杆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碾碎谷物的碾压轮,碾压轮侧部开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杆滑动式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进料机构包括有:漏斗,支撑桌顶部远离出料板一侧上设有漏斗;漏料管,漏斗上连接有漏料管,漏料管位于送料机构的部件上方;支撑块,支撑桌顶部靠近漏料管一侧连接有支撑块;第一转轴,支撑块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挡板,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用于挡料的挡板,挡板与漏料管贴合;第一支撑轴,支撑桌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位于挡板侧部;推杆,第一支撑轴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推动挡板的推杆,推杆与挡板挤压配合,推杆端部与往复组后部连接;第一弹簧,靠近挡板一侧的第一支撑轴与挡板均连接有弹簧套,弹簧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送料机构包括有:碾压滑板,支撑桌顶部靠近碾压轮一侧上设有碾压滑板;第三支撑轴,碾压滑板四侧均连接有第三支撑轴;皮带轮传送组,第三支撑轴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传送谷物的皮带轮传送组;第二支撑轴,支撑桌顶部靠近出料板一侧上连接有第二支撑轴;传动杆,第二支撑轴上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滑轮组,传动杆与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滑轮组,传动杆末端与皮带轮传送组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铲料机构,铲料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导向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铲子,第二转轴底部连接有用于铲动谷物的铲子,铲子与皮带轮传送组接触配合;摇杆,第二转轴顶部均连接有摇杆;导向柱,摇杆内均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柱;第二弹簧,导向柱与摇杆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触发杆,导向柱末端均连接有触发杆;转柱,碾压轮均匀连接有转柱,转柱与触发杆挤压配合。有益效果为:1.通过电机、往复碾压机构、进料机构和送料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下料,使得谷物不断被碾磨,这样无需人工手动将其不断碾磨,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铲料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谷物被碾碎的时候,将其不断铲动,这样能够让被碾压的谷物更加稠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机和往复碾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往复组和进料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碾压轮、出料板和送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碾压轮、碾压滑板、导向杆和铲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铲料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桌,2-支撑台,3-电机,4-往复碾压机构,41-往复组,42-导向杆,43-碾压轮,44-导向槽,5-进料机构,51-推杆,52-第一支撑轴,53-弹簧套,54-第一弹簧,55-挡板,56-第一转轴,57-支撑块,58-漏料管,59-漏斗,6-送料机构,61-滑轮组,62-传动杆,63-第二支撑轴,64-第三支撑轴,65-皮带轮传送组,66-碾压滑板,7-铲料机构,71-摇杆,72-第二转轴,73-铲子,74-触发杆,75-转柱,76-第二弹簧,77-导向柱,8-出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桌1、支撑台2、电机3、往复碾压机构4、进料机构5、送料机构6和出料板8,支撑桌1顶部左侧连接有支撑台2,支撑台2顶部连接有电机3,支撑桌1顶部中间连接有往复碾压机构4,往复碾压机构4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支撑桌1顶部右侧连接有送料机构6,送料机构6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支撑桌1顶部后侧连接有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与往复碾压机构4连接,支撑桌1顶部前侧右部连接有出料板8,出料板8位于送料机构6前侧。当人们需要碾磨谷物时,先将谷物放置在进料机构5内,再启动电机3,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往复碾压机构4的部件不断前后移动,进而带动进料机构5的部件不断前后摆动,使得谷物间隔掉落到送料机构6的部件上,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送料机构6不断将谷物向前输送,在往复碾压机构4的作用下使得谷物被碾磨,最后从出料板8流出,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关闭电机3即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3所示,往复碾压机构4包括有往复组41、导向杆42和碾压轮43,支撑桌1顶部中间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之间连接有往复组41,往复组41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42,导向杆4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碾压轮43,碾压轮43右侧开有导向槽44,导向槽44与导向杆42滑动式连接。当人们将谷物放置在进料机构5后,再启动电机3,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往复组41不断前后移动,带动导向杆42不断前后移动,进而使得碾压轮43不断往复转动,使得谷物被碾压,重复以上操作即可完成谷物碾磨,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关闭电机3即可。进料机构5包括有推杆51、第一支撑轴52、弹簧套53、第一弹簧54、挡板55、第一转轴56、支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支撑桌(1)和支撑台(2),支撑桌(1)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台(2);/n电机(3),支撑台(2)顶部连接有电机(3);/n往复碾压机构(4),支撑桌(1)顶部连接有往复碾压机构(4),往复碾压机构(4)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n送料机构(6),支撑桌(1)顶部远离电机(3)一侧连接有送料机构(6),送料机构(6)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n进料机构(5),支撑桌(1)顶部后侧连接有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与往复碾压机构(4)连接;/n出料板(8),支撑桌(1)顶部远离进料机构(5)一侧上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板(8),出料板(8)位于送料机构(6)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支撑桌(1)和支撑台(2),支撑桌(1)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台(2);
电机(3),支撑台(2)顶部连接有电机(3);
往复碾压机构(4),支撑桌(1)顶部连接有往复碾压机构(4),往复碾压机构(4)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
送料机构(6),支撑桌(1)顶部远离电机(3)一侧连接有送料机构(6),送料机构(6)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
进料机构(5),支撑桌(1)顶部后侧连接有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与往复碾压机构(4)连接;
出料板(8),支撑桌(1)顶部远离进料机构(5)一侧上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出料板(8),出料板(8)位于送料机构(6)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其特征是,往复碾压机构(4)包括有:
往复组(41),支撑桌(1)顶部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之间连接有往复组(41);
导向杆(42),往复组(41)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杆(42);
碾压轮(43),导向杆(4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用于碾碎谷物的碾压轮(43),碾压轮(43)侧部开有导向槽(44),导向槽(44)与导向杆(42)滑动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谷物碾磨装置,其特征是,进料机构(5)包括有:
漏斗(59),支撑桌(1)顶部远离出料板(8)一侧上设有漏斗(59);
漏料管(58),漏斗(59)上连接有漏料管(58),漏料管(58)位于送料机构(6)的部件上方;
支撑块(57),支撑桌(1)顶部靠近漏料管(58)一侧连接有支撑块(57);
第一转轴(56),支撑块(57)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6);
挡板(55),第一转轴(56)上连接有用于挡料的挡板(55),挡板(55)与漏料管(58)贴合;
第一支撑轴(52),支撑桌(1)顶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轴(52),第一支撑轴(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师师
申请(专利权)人:吕师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