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及控制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33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厌氧出料泵、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叠螺脱水机、还田泵、沼渣缓存池搅拌器、第一沼液缓存池、第二沼液缓存池、第三沼液缓存池、沼渣缓存池、沼液存放池、调节阀门、液位计和控制中心;厌氧出料泵出口分别通过调节阀门连接至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入口和沼渣缓存池入口;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渣出口通过皮带输送机连接至有机肥制备系统,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一沼液缓存池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与另一条固液分离工艺的并联配合,实现有机肥制备、沼液还田与膜处理、沼渣回收利用处理,两条工艺路线配合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及控制方式
本专利涉及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及控制方式,属于沼气工程沼液处理

技术介绍
沼气工程中,有机废弃物经集中式中温湿式厌氧发酵后产生大量沼液,其特点是含固率很高、粘度较高、颗粒很细。沼液的利用方式有很多,包括还田、生化处理、膜浓缩处理、好氧发酵制备有机肥处理等,还包括本公司研发的沼渣回收利用处理,其中还田最经济。但是根据《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小麦、水稻、果园和菜地有使用限量,过量的沼液会发生“烧苗”等问题。由于集中式中温湿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量巨大,采用单一的还田处理方式会产生无法及时消纳的问题,因此应采用多元化的沼液处理方式。在这些处理方式中,当含固率超过6%时,还田存在风险,对农作物不利;生化处理和膜浓缩处理对含固率要求进一步提升,生化处理一般要求2%以下,膜浓缩处理则要求1%以下;好氧发酵制备有机肥处理要求含固率达到25%以上,否则发酵困难、发酵后的产物无法达到有机肥标准;沼液回收利用技术是对高固体沼液进行一定处理,可以输送回厌氧发酵系统进一步发酵,从而提高产气率,其含固率要求12%-20%之间。目前,由于还田、生化处理、膜浓缩处理和沼渣回收利用处理所需的含固率完全不同,通常采用的单一的螺杆挤压机、叠螺脱水机、离心机、板框压滤机等固液分离机均难以满足多元化沼液处理方式的要求。如果多种固液分离机搭配使用,也难以在适用性和经济性上达到理想的要求,且控制方式变得非常复杂,最终导致固液分离系统运行失败。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固液分离机设置合理、其所产生的含固率满足各处理系统要求的固液分离系统及控制方式,其投资较为经济、运行成本较低,并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这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包括厌氧出料泵、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叠螺脱水机、还田泵、沼渣缓存池搅拌器、第一沼液缓存池、第二沼液缓存池、第三沼液缓存池、沼渣缓存池、沼液存放池、调节阀门、液位计和控制中心;厌氧出料泵出口分别通过调节阀门连接至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入口和沼渣缓存池入口;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渣出口通过皮带输送机连接至有机肥制备系统,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一沼液缓存池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二沼液缓存池入口,第二沼液缓存池设有液位计,第二沼液缓存池出口通过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连接至叠螺脱水机入口,叠螺脱水机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入口,叠螺脱水机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三沼液缓存池入口,第三沼液缓存池设有液位计,第三沼液缓存池通过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分别连接至膜浓缩处理系统和第一沼液缓存池入口,第一沼液缓存池设有液位计,第一沼液缓存池出口通过沼液输送泵连接至沼液存放池入口,沼液存放池出口连接还田泵;沼渣缓存池中设有沼渣缓存池搅拌器,沼渣缓存池出口通过沼渣缓存池出料泵连接至沼液回收利用处理系统;所有需要控制调节的设备、构筑物仪表和调节阀门均连接控制中心。作为优选:厌氧出料泵与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之间还设有节流孔板;厌氧出料泵与沼渣缓存池之间还设有节流孔板;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与膜浓缩处理系统之间设有节流孔板和调节阀门。作为优选: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设置在有机肥制备区域。作为优选: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与叠螺脱水机串联连接,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和叠螺脱水机设置在沼渣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区域。作为优选:厌氧出料泵、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叠螺脱水机、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沼液输送泵、还田泵、沼渣缓存池出料泵、沼渣缓存池搅拌器、调节阀门、节流孔板和液位计均连接控制中心。作为优选:第二沼液缓存池、第三沼液缓存池和沼渣缓存池共壁,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和叠螺脱水机设置于沼渣缓存池上方。作为优选: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设置于有机肥制备系统区域的皮带输送机上方,第一沼液缓存池靠近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设置。这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的控制方式:沼液原液经厌氧出料泵后分成三路,具体如下:第1路经调节阀门输送至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沼渣经皮带输送机至制备有机肥处理,沼液自流进入第一沼液缓存池;第2路经节流孔板和调节阀门输送至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沼渣进入沼渣缓存池,沼液自流进入第二沼液缓存池;第二沼液缓存池的沼液在液位计的控制下经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输送至叠螺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沼渣同样进入沼渣缓存池,沼液自流进入第三沼液缓存池;第三沼液缓存池的沼液在液位计的控制下,经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一部分输送至膜浓缩处理系统,另一部分输送至第一沼液缓存池;第一沼液缓存池中缓存有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和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固液分离来的沼液,并在液位计的控制下,经沼液输送泵输送至沼液存放池进行长时间存放,最后经还田泵还田处理;第3路经节流孔板和调节阀门输送至沼渣缓存池,用于调配沼渣浓度;混合后的沼渣在沼渣缓存池搅拌器的作用下混合均匀,然后经沼渣缓存池出料泵输送至沼液回收利用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厌氧出料泵、滚筒螺杆脱水机、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叠螺脱水机、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沼液输送泵、沼渣缓存池搅拌器、沼液输送泵、还田泵、沼渣缓存池出料泵等装置,以及调节阀门和各构筑物液位计的信号控制,各装置和构筑物之间协调配合,实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满足各沼液处理系统的进料要求。2、通过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与另一条固液分离工艺的并联配合,实现有机肥制备、沼液还田与膜处理、沼渣回收利用处理,两条工艺路线配合实施。3、通过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和叠螺脱水机的串联配合,并通过沼液原液的调配,实现沼液含固率低于1%、沼渣含固率达到12%-20%之间的目的,实现沼液膜浓缩处理和沼渣回收利用处理的配合实施。4、本专利技术通过固液分离系统及控制方式,沼液多元化处理得到顺利实施,且通过控制调节,提供了一种沼液多元化处理的不同负荷下的完美调节手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厌氧出料泵;2-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3-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4-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5-叠螺脱水机;6-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7-沼液输送泵;8-还田泵;9-沼渣缓存池出料泵;10-沼渣缓存池搅拌器;11-第一沼液缓存池;12-第二沼液缓存池;13-第三沼液缓存池;14-沼渣缓存池;15-沼液存放池;16-调节阀门;17-节流孔板;18-液位计;19-控制中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一种沼气工程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出料泵(1)、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叠螺脱水机(5)、还田泵(8)、沼渣缓存池搅拌器(10)、第一沼液缓存池(11)、第二沼液缓存池(12)、第三沼液缓存池(13)、沼渣缓存池(14)、沼液存放池(15)、调节阀门(16)、液位计(18)和控制中心(19);厌氧出料泵(1)出口分别通过调节阀门(16)连接至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入口和沼渣缓存池(14)入口;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沼渣出口通过皮带输送机连接至有机肥制备系统,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一沼液缓存池(11)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14)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二沼液缓存池(12)入口,第二沼液缓存池(12)设有液位计(18),第二沼液缓存池(12)出口通过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4)连接至叠螺脱水机(5)入口,叠螺脱水机(5)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14)入口,叠螺脱水机(5)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三沼液缓存池(13)入口,第三沼液缓存池(13)设有液位计(18),第三沼液缓存池(13)通过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6)分别连接至膜浓缩处理系统和第一沼液缓存池(11)入口,第一沼液缓存池(11)设有液位计(18),第一沼液缓存池(11)出口通过沼液输送泵(7)连接至沼液存放池(15)入口,沼液存放池(15)出口连接还田泵(8);沼渣缓存池(14)中设有沼渣缓存池搅拌器(10),沼渣缓存池(14)出口通过沼渣缓存池出料泵(9)连接至沼液回收利用处理系统;所有需要控制调节的设备、构筑物仪表和调节阀门均连接控制中心(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出料泵(1)、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叠螺脱水机(5)、还田泵(8)、沼渣缓存池搅拌器(10)、第一沼液缓存池(11)、第二沼液缓存池(12)、第三沼液缓存池(13)、沼渣缓存池(14)、沼液存放池(15)、调节阀门(16)、液位计(18)和控制中心(19);厌氧出料泵(1)出口分别通过调节阀门(16)连接至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入口和沼渣缓存池(14)入口;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沼渣出口通过皮带输送机连接至有机肥制备系统,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一沼液缓存池(11)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14)入口,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二沼液缓存池(12)入口,第二沼液缓存池(12)设有液位计(18),第二沼液缓存池(12)出口通过第二沼液缓存池输送泵(4)连接至叠螺脱水机(5)入口,叠螺脱水机(5)沼渣出口连接至沼渣缓存池(14)入口,叠螺脱水机(5)沼液出口连接至第三沼液缓存池(13)入口,第三沼液缓存池(13)设有液位计(18),第三沼液缓存池(13)通过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6)分别连接至膜浓缩处理系统和第一沼液缓存池(11)入口,第一沼液缓存池(11)设有液位计(18),第一沼液缓存池(11)出口通过沼液输送泵(7)连接至沼液存放池(15)入口,沼液存放池(15)出口连接还田泵(8);沼渣缓存池(14)中设有沼渣缓存池搅拌器(10),沼渣缓存池(14)出口通过沼渣缓存池出料泵(9)连接至沼液回收利用处理系统;所有需要控制调节的设备、构筑物仪表和调节阀门均连接控制中心(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出料泵(1)与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之间还设有节流孔板(17);厌氧出料泵(1)与沼渣缓存池(14)之间还设有节流孔板(17);第三沼液缓存池输送泵(6)与膜浓缩处理系统之间设有节流孔板(17)和调节阀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滚筒螺杆脱水机(2)设置在有机肥制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工程沼液固液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与叠螺脱水机(5)串联连接,第二滚筒螺杆脱水机(3)和叠螺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科叶强廖达琛张元赏常星岚胡达清王美树楼志杰奚爽孙海鹏张威金军洁林王坚俞丹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