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23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包括长形底座,在长形底座中安装有丝杠,丝杠连接有丝杠电机,丝杠上旋接有螺母,螺母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配合设置在滑轨上,滑块或螺母上固定连接有小车,在小车上转动设置有一块承载板,承载板的转动轴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有方向,承载板上连接有两个脚部束缚装置,在承载板的前后两侧下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丝杠电机,在长形底座上通过导轨前后滑动设置有移动主架,在小车的上方的移动主架上安装有束缚腰围连接装置,束缚腰围连接在束缚腰围连接装置上。本系统可用于患者的前后平衡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特别涉及下肢前后平衡训练系统,属于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中风、脑瘫等引起脑部运动神经中枢损坏的患者,除了外科和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刺激神经传导,促进运动机能的恢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存在着无法自主平衡的问题,而无法自主平衡限制了主被动训练课程的导入,所以平衡训练时这类患者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平衡康复训练装置是采用软质悬吊装置将患者的身体整体悬吊起来,从而减轻患者下肢的负担,使得患者可以轻松的进行平衡训练,但这种悬吊的方式对于患者左右横向平衡支撑力有限,且绑带护具比较勒人,训练时间过长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这种采用整体悬吊的方式对于患者的使用效果较差,控制模式以被动运动模式为主,运动方式单一,平衡训练的方位缺乏没有细分前后平衡训练、左右平衡训练、主被动平衡训练等模式,其实,在平衡训练中前后平衡和左右平衡所涉及到的肌群、下肢末梢神经等方面具有很多不同,所以在平衡训练中对患者进行多种细分条件下的训练时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形成目标导向训练,取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包括长形底座,其特征在于:在长形底座中安装有丝杠,丝杠的轴向为前后方向,丝杠连接有丝杠电机,丝杠上旋接有螺母,螺母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配合设置在滑轨上,滑块或螺母上固定连接有小车,在小车上转动设置有一块承载板,承载板的转动轴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有方向,承载板上连接有两个脚部束缚装置,在承载板的前后两侧下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丝杠电机,在长形底座上通过导轨前后滑动设置有移动主架,在小车的上方的移动主架上安装有束缚腰围连接装置,束缚腰围连接在束缚腰围连接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15 CN 20202138573771.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包括长形底座,其特征在于:在长形底座中安装有丝杠,丝杠的轴向为前后方向,丝杠连接有丝杠电机,丝杠上旋接有螺母,螺母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配合设置在滑轨上,滑块或螺母上固定连接有小车,在小车上转动设置有一块承载板,承载板的转动轴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有方向,承载板上连接有两个脚部束缚装置,在承载板的前后两侧下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丝杠电机,在长形底座上通过导轨前后滑动设置有移动主架,在小车的上方的移动主架上安装有束缚腰围连接装置,束缚腰围连接在束缚腰围连接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下肢补偿式前后平衡主被动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承载板前后方向的中间两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载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小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下肢主被动补偿式侧平衡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为相互平行的两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正刘栋王国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嘉宇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