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及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23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及手机,装设在移动设备支架上,在移动设备的支架上设有两个以上发热元件区域,在发热元件的局部区域形成发热区,其他位置为非发热区,在各发热区上设有散热体一,在两个发热区域的非发热区域上设有散热体二,所述的散热体二分别与相邻两个散热体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发热区和非发热区均设置散热体,利用各发热区相互错位休息间隙,最大程度的发挥散热作用,而不是分割各自单独处理散热,即在一个发热区的功能模块工作时,而在其他发热区的功能模块可能处于休息状态,通过本散热体可以快速将发热区的热能扩散到其他未工作区,能够快速散热,降低移动设备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及手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及手机。
技术介绍
现在移动通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工作物品,人们对于其功能要求越来越多,需要将更多的功能模块集成到移动终端里。各功能模块的运转,都需要一定的功耗,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散热功能直接影响移动通讯设备的性能。为解决散热问题,现有的移动通讯设备,比如手机,一般在主机内分为多个区域,在每个发热区域上设置散热结构。如附图1、附图2,现有的手机,按照功能模块,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A主要是手机主板,一般含主要发热芯片,如CPU、GPU、PM、充电IC、功能PA等;中部B一般包括手机电池、手机无线充电、NFC等;下部C为手机喇叭等。各功能模块在运转状态下,分别会产生热量,目前一般会在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设置散热结构来分别对各自散热,但目前这种散热结构对于手机的散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散热效果不佳,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散热,急需研发一种更优的散热结构。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装设在移动设备支架上,在移动设备的支架上设有两个以上发热元件区域,在发热元件的局部区域形成发热区,其他位置为非发热区,其特征在于:在各发热区上设有散热体一,在两个发热区域的非发热区域上设有散热体二,所述的散热体二分别与相邻两个散热体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装设在移动设备支架上,在移动设备的支架上设有两个以上发热元件区域,在发热元件的局部区域形成发热区,其他位置为非发热区,其特征在于:在各发热区上设有散热体一,在两个发热区域的非发热区域上设有散热体二,所述的散热体二分别与相邻两个散热体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一和散热体二为一体成型的片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一和散热体二均采用高导热片状散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在360~6000W/(㎡·K)之间的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一和散热体二的厚度为0.04~0.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的新型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辉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源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