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触发脉冲形成模块,驱动模块包括晶闸管,电机启动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机逐渐加速,直至晶闸管全导通后用旁路接触器取代晶闸管;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之间,用于检测电压实时值;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处理模块与触发脉冲形成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对电机具有热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缺相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过压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等完善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机软启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电机软启动器是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而设计生产的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启动设备。该产品能有效地限制交流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的启动电流,电机软启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电机软启动器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将其接入电源和电动机定子之间。使用软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动机逐渐加速,直到晶闸管全导通,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电压的机械特性上,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待电机达到额定转数时,启动过程结束,软启动器自动用旁路接触器取代已完成任务的晶闸管,为电动机正常运转提供额定电压,以降低晶闸管的热损耗,延长软启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效率,又使电网避免了谐波污染。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软启动器的驱动电路,以配合电机软启动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晶闸管,电机启动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机逐渐加速,直至晶闸管全导通后用旁路接触器取代晶闸管;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电压实时值;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电机的电流实时值,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触发脉冲形成模块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具有6路触发脉冲信号,6路触发脉冲信号向热过载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过压欠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提供脉冲信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热过载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二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电流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三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缺相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四路触发脉冲信号与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五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压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六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热保护电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输入模块,所述控制输入模块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输入模块向处理模块输入参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模块与处理模块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模块为PIC18F45K80芯片,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分别与PIC18F45K80芯片的不同引脚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为电压互感器URT,所述电压互感器URT通过MB05S芯片与PIC18F45K80芯片的引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IA子电路、IB子电路和IC子电路,IA子电路包括二极管IAD1、电容IAC2、电阻IAR5、电阻IAR1以及MB05S芯片,MB05S芯片接电阻IAR1,电阻IAR1和电阻IAR5串接后与PIC18F45K80芯片的引脚连接,+5V电源接二极管IAD1后与PIC18F45K80芯片的同一个引脚连接;所述IB子电路、IC子电路均与IA子电路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IA子电路、IB子电路和IC子电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的零线、火线和地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对电机具有热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缺相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过压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等完善的保护功能。2、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内含一路旁路输出、一路故障继电器输出、两路可编程继电器输出,便于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连锁控制,同时具有4-20mA模拟信号及RS485通讯接口,可以通过上位机进入参数设置、操作及监测,实现高智能化控制等完善的外围信号输出端口。附图说明图1为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处理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烧写程序的端口;图4是RS232电平转换电路;图5是显示操作盒与主板通讯连接接口;图6是与图3配合进行程序的烧录;图7是驱动芯片的示意图;图8是外控启动和停止继电器的输出电路;图9是旁路继电器输出和可编程继电器输出电路;图10是主板电源供给电路;图11是故障继电器输出电路;图12是热保护继电器输出电路;图13是4-20mA输出电路;图14是电机运行电流采样回路电路;图15是电源三相同步电压检测回路电路;图16是RS485电平转换电路;图17是六路脉冲产生电路;图18是滤波和脉冲整形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其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晶闸管,电机启动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机逐渐加速,直至晶闸管全导通后用旁路接触器取代晶闸管;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电压实时值;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电机的电流实时值,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触发脉冲形成模块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具有6路触发脉冲信号,6路触发脉冲信号向热过载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过压欠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提供脉冲信号。具体如下:第一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热过载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二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电流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三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缺相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四路触发脉冲信号与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五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压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六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热保护电路电连接。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内含一路旁路输出、一路故障继电器输出、两路可编程继电器输出,便于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连锁控制,同时具有4-20mA模拟信号及RS485通讯接口,可以通过上位机进入参数设置、操作及监测,实现高智能化控制等完善的外围信号输出端口。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其中:/n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晶闸管,电机启动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机逐渐加速,直至晶闸管全导通后用旁路接触器取代晶闸管;/n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电压实时值;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n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电机的电流实时值,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n所述处理模块与触发脉冲形成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处理模块和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其中: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晶闸管,电机启动时晶闸管的输出电压逐渐增加,电机逐渐加速,直至晶闸管全导通后用旁路接触器取代晶闸管;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与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的电压实时值;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接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与电机之间,用于检测即将流入电机的电流实时值,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处理模块与触发脉冲形成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脉冲形成模块具有6路触发脉冲信号,6路触发脉冲信号向热过载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过压欠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提供脉冲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热过载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二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电流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三路触发脉冲信号与缺相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四路触发脉冲信号与三相不平衡保护电路电连接,第五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压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第六路触发脉冲信号与过热保护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软启动器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一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