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19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保护装置,涉及到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相关装置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二,安装孔二的数量为三个,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警示灯一、警示灯二和警示灯三,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三,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头,外壳内设置有空腔、内腔一和内腔二和内腔三,内腔一与内腔二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内腔一与内腔三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风孔,通孔内穿设有活塞杆,内腔一内盛放有煤油,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极片一,该一种电源保护装置,便于使用,功能多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相关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介质阻挡放电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介质阻挡放电能够在高气压和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通常的工作气压为10~10000。电源频率可从50Hz至1MHz,其中,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作为常压条件下产生低温(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一种可靠、经济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臭氧合成、真空紫外光源、材料表面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但是,现有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专用的电源保护装置,从而导致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等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专用的电源保护装置,从而导致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等情况,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警示灯一(2)、警示灯二(3)和警示灯三(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三,所述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头,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空腔、内腔一和内腔二和内腔三,所述内腔一与所述内腔二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腔一与所述内腔三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活塞杆(5),所述内腔一内盛放有煤油(6),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极片一(7),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极片二(8)、电极片三(9)和电极片四(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警示灯一(2)、警示灯二(3)和警示灯三(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三,所述安装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头,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空腔、内腔一和内腔二和内腔三,所述内腔一与所述内腔二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腔一与所述内腔三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活塞杆(5),所述内腔一内盛放有煤油(6),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极片一(7),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极片二(8)、电极片三(9)和电极片四(10),所述内腔三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电动机(11)和扇叶(12),所述电动机(11)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三的内侧壁上,所述扇叶(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凤玲沈中增丁燕瑞唐田田李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敬天爱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