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7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其属于张紧机构调节领域。它主要包括机座和可活动的电机座板,机座和电机座板之间设有三个以上的支柱,支柱下部与机座连接,支柱上部穿过电机座板,支柱与电机座板之间分别设有球面副机构,所述球面副机构包括两半球垫片和两半球螺母,两个半球垫片穿过支柱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板的上下两侧,两半球垫片分别通过半球螺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便,通用性强,不必安装张进轮,可轻松实现电机座平行度的调整及皮带的张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调节电机张紧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向调节张紧机构
本技术属于张紧机构调节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调节张紧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计中,电机传动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动力传输部分,现有的电机传动有靠背轮式直接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摩擦轮传动等。其中,带传动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过载时打滑防止损坏其他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诸多的优点使得带传动成为电机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但带传动存在打滑现象,无法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因此需要增设张紧轮,尤其是高低速转换时,张紧轮的设计就更加必不可少。而相对于其他传动形式,带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张紧轮的存在会进一步挤压有限的安装空间。不仅如此,通常皮带张紧或更换皮带轮时,需要在保证电机旋转轴轴线与从动带轮轴线平行的情况下,同时兼顾皮带张紧,调节难度极高。特别是电机轴不在水平方向时,操作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其结构简便,通用性强,不必安装张进轮,可轻松实现电机座平行度的调整及皮带的张紧。所述的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包括机座和可活动的电机座板,机座和电机座板之间设有三个以上的支柱,支柱下部与机座连接,支柱上部穿过电机座板,支柱与电机座板之间分别设有球面副机构,所述球面副机构包括两半球垫片和两半球螺母,两个半球垫片穿过支柱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板的上下两侧,两半球垫片分别通过半球螺母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柱包括调节立柱,调节立柱上设有螺纹,调节立柱下部安装有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与机座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柱为三个,三个支柱呈三角形结构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安装时,将三个支柱上的球面副机构分为两组,其中两个支柱为一组,通过装配形成绕定点转动的球面副,可以微动调节电机座板,保证电机旋转轴轴线与从动带轮轴线平行,然后固定此处球面副的位置,此时电机座板的旋转轴线即为固定,任意旋转此组球面副,均能保证电机旋转轴轴线与从动带轮轴线平行;2、将第三支柱上的球面副机构作为另一组,通过装配形成可绕球心转动同时可沿调整立柱上下移动的球面副,待电机旋转轴线与从动带轮轴线平行后,通过调节第三支柱上球面副机构的高度,实现皮带张紧力的调节,保证皮带具有合适的张紧力;3、本技术操作简便,通过上述两步操作,既保证了电机旋转轴线与从动带轮轴线平行,又可轻松实现皮带张紧同步进行,大大降低了调节难度;4、本技术通用性强,既适用于电机水平安装,又适用于电机倾斜且没有安装基准、难以调节的场合;5、本技术结构紧凑,省去张进轮的设计,节约了装配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机水平放置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电机倾斜放置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电机水平放置时电机座板上下翻转示意图;图5为电机倾斜放置时电机座板上下翻转示意图。图中,1、半球螺母;2、半球垫片;3、电机座板;4、固定立柱;5、机座;6、调节立柱;7、机构固定面;8、电机旋转轴;9、从动带轮;10、第一支柱;11、第二支柱;12、第三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包括机座5和可活动的电机座板3,机座5和电机座板3之间设有三个支柱,三个支柱呈三角形结构排列,支柱下部与机座5连接,支柱上部穿过电机座板3,支柱与电机座板3之间分别设有球面副机构,所述球面副机构包括两半球垫片2和两半球螺母1,两个半球垫片2穿过支柱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板3的上下两侧,两半球垫片2分别通过半球螺母1固定;所述支柱包括调节立柱6,调节立柱6上设有螺纹,调节立柱6下部安装有固定立柱4,固定立柱4与机座5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在更换电机带轮时,若想通过翻转电机座板3实现张紧作业,需要保证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与电机旋转轴8轴线和从动带轮9轴线平行。因此,将其中两个支柱为一组,通过分别限定这两个球面副机构高度,使其形成2个转动副,从而限定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使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与从动带轮9轴线平行,同时通过调节电机在电机座板3的安装位置,使电机旋转轴8轴线与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平行,从而保证电机座板3翻转时,电机旋转轴8轴线与从动带轮9轴线平行;第三支柱12为另一组,第三支柱12与电机座板3之间设置长条孔,便于调节位置,该处球面副机构形成1个圆柱副,第三支柱12的固定立柱4最矮,调节立柱6最长,从而为球面副机构上下移动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通过调节第三支柱12上球面副机构的高度,使其实现传动皮带的张紧。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机座5固定于机构固定面7上,调节立柱6底部套接在机座5上,调节立柱6下端通过固定立柱4进行限位,电机固定于电机座板3上。为保证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与从动带轮9轴线平行,将第一支柱10和第二支柱11作为一组,通过调节这两个支柱上球面副机构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电机座板3角度微调,保证电机旋转轴8轴线与从动带轮9轴线平行,并固定该组球面副机构的位置,此时,通过调节电机在电机座板3的安装位置,使电机旋转轴8轴线与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平行,电机座板3的旋转轴线即为固定。当更换电机带轮时,只需通过半圆螺母1调节第三支柱12上球面副机构的高度,即可实现传动皮带的张紧。如图2所示,当电机水平放置时,第一支柱10和第二支柱11上的球面副机构调成等高即可实现平行要求;如图3所示,当电机倾斜放置时,则需要根据电机旋转轴8轴线的倾斜角度,对应调整第一支柱10和第二支柱11上球面副机构的高度,使之形成一定的高度差来实现平行要求。本技术的制作时,起张紧作用的第三支柱12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多个第三支柱12需呈直线排列,且排列直线应与电机旋转轴8轴线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5)和可活动的电机座板(3),机座(5)和电机座板(3)之间设有三个以上的支柱,支柱下部与机座(5)连接,支柱上部穿过电机座板(3),支柱与电机座板(3)之间分别设有球面副机构,所述球面副机构包括两半球垫片(2)和两半球螺母(1),两个半球垫片(2)穿过支柱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板(3)的上下两侧,两半球垫片(2)分别通过半球螺母(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调节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5)和可活动的电机座板(3),机座(5)和电机座板(3)之间设有三个以上的支柱,支柱下部与机座(5)连接,支柱上部穿过电机座板(3),支柱与电机座板(3)之间分别设有球面副机构,所述球面副机构包括两半球垫片(2)和两半球螺母(1),两个半球垫片(2)穿过支柱并分别设置于电机座板(3)的上下两侧,两半球垫片(2)分别通过半球螺母(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强张振赵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