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及便携式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5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电路,涉及电路结构,包括适配器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和单向整流模块,适配器供电模块用于通过适配器提供电能,电池供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池提供电能,单向整流模块用于实现电流只能从适配器供电模块到电池供电模块,适配器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通过单向整流模块连接,单向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和MOSFET,二极管的正极与适配器供电模块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MOSFET连接,MOSFET与电池供电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二极管和MOSFET的组合,结构更加简单,且同样具有稳流滤波和单向导通的作用,实现适配器供电模块和电池供电模块的隔离和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电路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电路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便携式移动终端在使用的时候,通常有两种供电状态,一种是通过电源适配器直接供电,另外一种则是通过便携式移动终端中自带的电池进行供电,这两种供电的稳定性决定了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及产品的稳定性,这两种供电方式在工作时需要进行隔离切换,选择其中一种供电方式来对便携式移动终端进行供电,目前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电源电路多是利用双P-mosfet或者双N-mosfet进行隔离切换,这样设置使得电源电路器件稳定性差且成本高,不利于作为标准进行推广和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及便携式移动终端。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包括适配器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和单向整流模块;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用于通过适配器提供电能;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池提供电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和单向整流模块;/n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用于通过适配器提供电能;/n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池提供电能;/n所述单向整流模块用于实现电流只能从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到所述电池供电模块;/n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和所述电池供电模块通过所述单向整流模块连接,所述单向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和MOSFET,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MOSFET连接,所述MOSFET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供电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和单向整流模块;
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用于通过适配器提供电能;
所述电池供电模块用于通过电池提供电能;
所述单向整流模块用于实现电流只能从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到所述电池供电模块;
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和所述电池供电模块通过所述单向整流模块连接,所述单向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和MOSFET,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MOSFET连接,所述MOSFET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FET的源极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MOSFET的漏极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所述MOSFET的栅极与所述适配器供电模块和所述二极管正极之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二极管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用MOSFET,所述备用MOSFET与所述MOSFET并联,所述备用MOSFET的源极与所述MOSFET的源极连接,所述备用MOSFET的漏极与所述MOSFET的漏极连接,所述备用MOSFET的栅极与所述MOSFET的栅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整流模块还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MOS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正中孙碧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