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14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涉及电力辅助设备领域,用于降低开关柜的维修成本。保护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包括计时模块和开关模块;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上述的保护电路,外壳开设有线孔,穿设有用于连接保护电路和储能电路的电线。通过计时模块与储能电路并联,记录下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并通过开关模块与储能电路串联,一旦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计时模块便会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从而切断储能电路的回路,避免引起储能电路中的储能电机的烧毁或开关机构的损坏,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开关柜进行检修,降低了开关柜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接电力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10kV开关柜的内部机构故障频发,根据统计惠州供电局所管辖变电站中,6000多台开关柜从12年至今10kV开关柜的内部机构共发生机构故障1089次。其中储能电路故障、储能电机烧毁及脱扣装置故障所占比例高。而目前,输电网络中运行的绝大部分10kV开关柜,其机构中的储能电机及储能电机回路,并没有防止储能电机烧毁和防止因脱扣装置故障而引起的机构损坏的有效手段。并且,一些旧式开关柜按照以前的技术标准要求,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如脱扣装置的分合闸半轴采用轴套结构,导致容易出现脱扣装置故障,从而引起储能电机的烧毁和开关机构的损坏。因此,一旦发生故障就很大概率引起储能电机的烧毁和开关机构的损坏,修复成本高、造成的损失大。例如发生节点粘连、脱扣机构故障等情况时,储能电机会长时间运作会导致烧毁,或出现储能电机未烧毁,但由于脱扣无法保持,开关机构重复进行储能和分合闸的情况,导致开关机构因短时高频率动作而损坏。储能电机烧毁后,工作人员需要申请停电检查,再查找储能电机备品进行更换,再复电,整个流程手续加上工作时间至少共需要5个小时,时间成本高,也造成负荷损失和客户满意度下降。极端时,造成开关机构不可逆的损坏,检查和更换开关机构的手续流程和工作时间将长达10几个小时甚至更长,造成更加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导致10KV开关柜发生故障时的维修成本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来解决目前开关柜维修成本巨大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护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包括计时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计时模块与所述储能电路并联,用于记录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用于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时受所述计时模块的控制从而断开所述储能电路的回路。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CB1常闭触点和ZJ继电器;所述CB1常闭触点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所述ZJ继电器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所述计时模块包括的CB时间继电器、ZJ常开触点以及受所述CB时间继电器控制的CB2常开触点;所述ZJ常开触点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连接,用于所述ZJ继电器通电时受所述ZJ继电器控制从而闭合并连通所述计时模块;所述CB2常开触点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连接且所述CB2常开触点与所述ZJ常开触点相互并联;所述CB时间继电器与所述储能电路并联,用于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时控制所述CB1常闭触点打开从而断开所述储能电路的回路且控制所述CB2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保持导通所述CB时间继电器的回路。可选地,所述计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串联的阻值选择模块,所述阻值选择模块用于调整所述计时模块的阻值以匹配所述储能电路。可选地,阻值选择模块包括单刀双掷开关、R1电阻及R2电阻;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能够与所述R1电阻串联,或者与所述R2电阻串联。可选地,所述计时模块还包括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串联,用于将打开的所述CB1常闭触点闭合。可选地,所述CB2常开触点还串联有用于提示所述储能电路出现故障的发光元件。可选地,所述CB时间继电器的型号为JSZ3A-BDC24V。一种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上所述的保护电路,所述外壳开设有线孔,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和所述储能电路的电线。可选地,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壳的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及一种保护装置,通过计时模块与储能电路并联,记录下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并通过开关模块与储能电路串联,一旦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计时模块便会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从而切断储能电路的回路,避免引起储能电路中的储能电机的烧毁或开关机构的损坏,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开关柜进行检修,降低了开关柜的维修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波阿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计时模块;11、CB时间继电器;12、ZJ常开触点;13、CB2常开触点;14、单刀双掷开关;15、R1电阻;16、R2电阻;17、复位开关;2、开关模块;21、CB1常闭触点;22、ZJ继电器;3、外壳;31、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波阿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电路,主要应用于保护10KV开关柜的内部机构的场景。具体地,保护电路与10KV开关柜中的储能电路连接,一旦保护电路发现储能电路故障,便会切断储能电路的回路从而保护储能电路中连接的储能电机和脱口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保护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包括计时模块1和开关模块2;计时模块1与储能电路并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计时模块(1)和开关模块(2);/n所述计时模块(1)与所述储能电路并联,用于记录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n所述开关模块(2)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用于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时受所述计时模块(1)的控制从而断开所述储能电路的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电路,与储能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计时模块(1)和开关模块(2);
所述计时模块(1)与所述储能电路并联,用于记录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
所述开关模块(2)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用于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时受所述计时模块(1)的控制从而断开所述储能电路的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2)包括CB1常闭触点(21)和ZJ继电器(22);所述CB1常闭触点(21)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所述ZJ继电器(22)与所述储能电路串联;
所述计时模块(1)包括的CB时间继电器(11)、ZJ常开触点(12)以及受所述CB时间继电器(11)控制的CB2常开触点(13);所述ZJ常开触点(12)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11)连接,用于所述ZJ继电器(22)通电时受所述ZJ继电器(22)控制从而闭合并连通所述计时模块(1);
所述CB2常开触点(13)与所述CB时间继电器(11)连接且所述CB2常开触点(13)与所述ZJ常开触点(12)相互并联;
所述CB时间继电器(11)与所述储能电路并联,用于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持续通电时间大于额定持续通电时间时控制所述CB1常闭触点(21)打开从而断开所述储能电路的回路且控制所述CB2常开触点(13)闭合从而保持导通所述CB时间继电器(11)的回路。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垚蔡栩锋郭旭为刘新伟季钦刘建彰林锦添陈泽昂林子皓吕民赖志勇张嘉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