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
技术介绍
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时,有时会需要使用多种药物,由于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需要分别配液输注,并且在输注过程中,对药物的输入剂量有严格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实时观察输注速度、空泡和输注完成情况,当前一袋液体输注完成后,还需要护士及时换液。所以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工作量很大,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目前市场上的输液泵都是单通道,没有多通道输液自动转换的。现有输液泵虽然具有控制输注速度,探测空泡等功能,但是由于原理问题,一方面不具有解决输液管路空泡等自排气功能,另一方面在使用不同厂家输液器时会造成输液精度误差。现在有人设计一种可自动换液的重力式多路输液器,技术专利号2017212711037,但是该专利使用电子开关阀控制输液管路,一方面设备笨重,另一方面多通路输液时间较长,这种方法会造成输液管路变形,另外其设计漏斗通过机械原理排气,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完成。第三,该专利只设计为自动换液,不具备空泡探测,流量调节等功能。r>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包括穿刺针(1)、输液软管(2)、滴斗(6)、过滤器(7)、止水夹(8)和连接接头(9),所述穿刺针(1)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是:还包括转换开关(3)和控制器(4),所述转换开关(3)和控制器(4)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1)上,所述转换开关(3)包括阀芯(18)、开关座(20)、多个进液口(23)和一个出液口(24),通过控制器(4)控制转换开关(3)的阀芯(18)相对开关座(20)转动,使得不同进液口(23)与出液口(24)之间对应连通,所述转换开关(3)内部还设有调节输液流量的流量调节结构和用于空泡检测和流量测量的检测装置(35);所述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包括穿刺针(1)、输液软管(2)、滴斗(6)、过滤器(7)、止水夹(8)和连接接头(9),所述穿刺针(1)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是:还包括转换开关(3)和控制器(4),所述转换开关(3)和控制器(4)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1)上,所述转换开关(3)包括阀芯(18)、开关座(20)、多个进液口(23)和一个出液口(24),通过控制器(4)控制转换开关(3)的阀芯(18)相对开关座(20)转动,使得不同进液口(23)与出液口(24)之间对应连通,所述转换开关(3)内部还设有调节输液流量的流量调节结构和用于空泡检测和流量测量的检测装置(35);所述多个穿刺针(1)通过不同的输液软管(2)与转换开关(3)上对应的进液口(2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流量调节结构包括阀针(13)、线圈一(14)和转子一(15),所述阀针(13)通过螺纹安装在阀芯(18)上,阀针(13)的顶端伸出阀芯(18)设置,且所述转子一(15)固定安装在阀针(13)的顶端,线圈一(14)套装在转子一(15)外围并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1)上;所述转换开关(3)上还设有转子二(16)和线圈二(17),所述转子二(16)固定在阀芯(18)上,线圈二(17)套装在转子二(16)外围并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1)上,所述开关座(20)的顶端固定在线圈二(17)上,开关座(20)与阀芯(18)之间设有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限位弹簧(21)、钢球(22)、滑槽(33)和限位槽(34);所述滑槽(33)为圆弧形槽,且滑槽(33)设置在开关座(20)内壁、进液口(23)上方的圆周上;所述限位槽(34)为球形槽,且限位槽(34)设置在进液口(23)正上方的滑槽(33)内;所述限位弹簧(21)和钢球(22)安装在阀芯(18)的弹簧槽内,当阀芯(18)安装在开关座(20)时,钢球(22)通过限位弹簧(21)的弹力与滑槽(33)或限位槽(34)配合;所述滑槽(33)的深度小于限位槽(34)的深度,限位槽(34)的深度小于钢球(22)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自排气智能输液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35)设置在开关座(20)底部、出液口(24)上方的安装座(25)内,所述检测装置(35)包括气压腔(26)、密封膜(27)、浮球(28)、钢丝网(29)、浮腔(30)、气接头(31)、红外对射管(32)和宝石窗(3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焱,李亚飞,王梓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焱,孙景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