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1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2
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涉及供电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提高安全性的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包括支撑筒、顶杆、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锥形顶头,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底端设有弹簧,所述顶杆上设有挡环,所述弹簧用于支撑挡环;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呈环形,所述顶杆位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环形孔内,所述气路二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二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二连通充气筒,所述下管道一和下管道二伸出支撑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
本技术涉及供电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各类鸟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好,在配电线路上的鸟类需要及时清除,提高安全性。以往在配电线路上清除鸟窝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清除人员登杆用操作杆进行顶鸟窝,操作不便,效率低;而且掉下的鸟窝、鸟粪大多都落在清除人员身上,个别鸟窝里有时还有铁丝对清除人员可能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提高安全性的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筒、顶杆、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锥形顶头,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底端设有弹簧,所述顶杆上设有挡环,所述弹簧用于支撑挡环;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呈环形,所述顶杆位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环形孔内,所述上气囊位于下气囊的上方,所述上气囊位于顶头的下方,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通过拉绳连接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所述气路一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一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一连通充气筒,所述气路二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二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二连通充气筒,所述下管道一和下管道二伸出支撑筒。所述顶杆的底端设有踏盘,所述踏盘位于支撑筒的下方。所述支撑筒的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V形叉。所述支撑筒的外部设有伞状托盘。本技术在工作中,清除人员在登杆后,首先,进行碰撞作业;通过抓取顶杆的底部下拉,使得挡环压缩弹簧,再松手,顶杆顶部的顶头碰撞鸟窝,便于后续顶头伸入鸟窝;其次,通过充气筒充气将下气囊展开,下气囊位于鸟窝的下方;然后,顶头沿着碰撞点伸入鸟窝;再通过充气筒充气将上气囊展开,此时,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位于鸟窝的上、下方;最后,通过支撑筒和顶杆带动上、下气囊夹取的鸟窝下移进行清除。本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3是上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化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化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支撑筒,2是顶杆,3是上气囊,4是下气囊,5是顶头,6是弹簧,7是挡环,8是拉绳,9是气路一,10是气路二,11是上管道一,12是下管道一,13是下管道二,14是踏盘,15是支撑杆,16是V形叉,17是伞状托盘,18是鸟窝。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5所示,包括支撑筒1、顶杆2、上气囊3和下气囊4,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锥形顶头5,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底端设有弹簧6,所述顶杆上设有挡环7,所述弹簧6用于支撑挡环;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呈环形,所述顶杆位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环形孔内,所述上气囊位于下气囊的上方,所述上气囊位于顶头的下方,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通过拉绳8连接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气路一9和气路二10,所述气路一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一11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一12连通充气筒,充气筒可采用手动或电动,方便操作。所述气路二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二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二13连通充气筒,应用中,下管道一、二上分别设有阀门,用于封闭气路;所述下管道一和下管道二伸出支撑筒。本技术在工作中,清除人员在登杆后,首先,进行碰撞作业;通过抓取顶杆的底部下拉,使得挡环压缩弹簧,再松手,顶杆顶部的顶头碰撞鸟窝,便于后续顶头伸入鸟窝18;其次,通过充气筒充气将下气囊展开,下气囊位于鸟窝的下方(先充下气囊起到支撑鸟窝);然后,顶头沿着碰撞点伸入鸟窝;再通过充气筒充气将上气囊展开,此时,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位于鸟窝的上、下方(通过上、下气囊夹持,在下拉过程中,一方面避免鸟窝散落,另一方面保护作用);最后,通过支撑筒和顶杆带动上、下气囊夹取的鸟窝下移进行清除。所述顶杆的底端设有踏盘14,所述踏盘位于支撑筒的下方。通过设置踏盘,一方面便于踩踏,压缩弹簧,便于顶杆顶起作业;另一方面,起到对顶杆顶起的限位作用,避免顶翻鸟窝。所述支撑筒的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上设有V形叉16。通过设置一对带有V形叉的支撑杆,起到对鸟窝的可靠支撑作用;在顶头碰撞时,提高鸟窝的稳固性。所述支撑筒的外部设有伞状托盘17。通过设置伞状托盘,进一步提高支撑作用(如鸟窝、鸟蛋和幼鸟等)。本技术中的支撑筒、顶杆均采用绝缘材质,伞状托盘采用油布,安全可靠。对于本案所公开的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案所公开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以上,仅为本案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案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顶杆、上气囊和下气囊,/n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锥形顶头,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底端设有弹簧,所述顶杆上设有挡环,所述弹簧用于支撑挡环;/n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呈环形,所述顶杆位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环形孔内,/n所述上气囊位于下气囊的上方,所述上气囊位于顶头的下方,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通过拉绳连接顶杆,/n所述顶杆上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所述气路一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一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一连通充气筒,/n所述气路二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二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二连通充气筒,/n所述下管道一和下管道二伸出支撑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线路鸟窝清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顶杆、上气囊和下气囊,
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锥形顶头,所述顶杆活动连接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底端设有弹簧,所述顶杆上设有挡环,所述弹簧用于支撑挡环;
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呈环形,所述顶杆位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环形孔内,
所述上气囊位于下气囊的上方,所述上气囊位于顶头的下方,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分别通过拉绳连接顶杆,
所述顶杆上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所述气路一的一端通过上管道一连通上气囊,另一端通过下管道一连通充气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美山周清和王玉国薛智勇茆长亮林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邮市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