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9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和高分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与药物阿霉素的静电作用得到具有pH响应的核层,疏基化果胶在双氧水的作用下得到双硫交联的壳层,从而制备得到具有pH响应性的载药纳米粒子;壳‑核结构使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少药物的泄露,实现长效释放,核内的季铵盐单元是pH敏感的,使纳米粒子在pH较低的环境中发生构象的改变,释放其中的药物活性成分,以使该药物具有靶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和高分子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载体,是指能改变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和在体内的分布、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并将药物输送到靶向器官的体系。纳米药物载体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药物的溶解度;(2)可避免药物与胃蛋白酶直接接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促进药物的吸收;(4)保持药物浓度稳定;(5)实现药物智能释放,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常见的纳米药物载体主要有脂质体、纳米粒子和纳米胶束等。其中纳米粒子通常是粒径在1~1000nm之间的球状结构,高分子材料在共价键或者其他作用力下,自组装形成具有疏水性的核和亲水性的壳表面,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为统一,药物能够被溶解、捕捉、包埋或吸附在纳米粒子上,得到较高的药物包封率,同时药物负载到粒子之后,可通过纳米粒子材料的降解或者结构的改变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提高药物治疗效果。pH响应型纳米材料是利用癌细胞内的微环境与正常组织间pH值的差异,引入对于酸性环境敏感的基团制得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以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与药物阿霉素组成核结构,以疏基化果胶为壳结构,其中果胶的酯化度不低于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以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与药物阿霉素组成核结构,以疏基化果胶为壳结构,其中果胶的酯化度不低于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核结构与壳结构的重量比1:0.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经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1)将果胶和离子液体按照重量比5~10:100混合,升高温度至70~90℃,超声分散10~2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果胶溶液;
2)向果胶溶液中加入L-丙交酯和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升高温度至90~120℃,氮气保护下反应6~8h,反应产物在足量异丙醇溶液中沉淀除去未反应的丙交酯和催化剂,然后在足量二氯甲烷中浸泡至少48h,然后用超纯水透析,将沉淀烘干得到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
3)将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重新溶解到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混合溶液重量14~20%的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季铵盐,50~60℃下搅拌反应1.5~4h;
4)将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加入酸性溶液中和至pH为5.5~6,产物用乙醇洗涤3~5次,在室温下用超纯水透析,然后在0~4℃冻干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的步骤1)中,离子液体为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1-烯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pH响应性载药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季铵盐改性果胶/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的步骤1)中,果胶为苹果果胶、柑橘果胶、葡萄果胶、甜菜果胶中的一种,且果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轩禾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