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通风降温
,具体为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目前,市场上配电柜一般对个配合使用,且统一放置同一室内,多个配电柜内电器元件产生热量不仅使配电柜内温度升高,还使放置配电柜室温度升高,使配电柜在高温坏境下运行,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具备对配电柜内电器设备和配电柜箱体两部分同时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块,电器设备保护效果,且可除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配电柜内电器元件产生热量不仅使配电柜内温度升高,还使放置配电柜室温度升高,使配电柜在高温或湿度高环境下运行,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包括配电柜柜体,所述配电柜柜体包括左右两侧侧板主体,所述侧板主体左侧底部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后端的侧板主体内壁上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后端密封连接有送风管道,且送风管道后端设置有电机转动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出气口与侧板主体密封连接,所述侧板主体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软杆,所述软杆一端通过转动轴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软杆内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一端与出风端头连接,且出风管另一端穿过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包括配电柜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柜体(1)包括左右两侧侧板主体(3),所述侧板主体(3)左侧底部开设有通风口(4),且通风口(4)后端的侧板主体(3)内壁上设置有扇叶(5),所述扇叶(5)后端密封连接有送风管道(6),且送风管道(6)后端设置有电机(7)转动连接,所述送风管道(6)的出气口与侧板主体(3)密封连接,所述侧板主体(3)内壁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内设置有软杆(11),所述软杆(11)一端通过转动轴(9)与凹槽(10)转动连接,所述软杆(11)内部设置有出风管(12),所述出风管(12)一端与出风端头(13)连接,且出风管(12)另一端穿过软杆(11)与侧板主体(3)密封连接,所述出风管(12)设置有五个,所述侧板主体(3)由第一连接板(14)、散热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6)之间设置有通风层(2),且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6)之间连接有散热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6)内侧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包括配电柜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柜体(1)包括左右两侧侧板主体(3),所述侧板主体(3)左侧底部开设有通风口(4),且通风口(4)后端的侧板主体(3)内壁上设置有扇叶(5),所述扇叶(5)后端密封连接有送风管道(6),且送风管道(6)后端设置有电机(7)转动连接,所述送风管道(6)的出气口与侧板主体(3)密封连接,所述侧板主体(3)内壁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内设置有软杆(11),所述软杆(11)一端通过转动轴(9)与凹槽(10)转动连接,所述软杆(11)内部设置有出风管(12),所述出风管(12)一端与出风端头(13)连接,且出风管(12)另一端穿过软杆(11)与侧板主体(3)密封连接,所述出风管(12)设置有五个,所述侧板主体(3)由第一连接板(14)、散热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6)之间设置有通风层(2),且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6)之间连接有散热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16)内侧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裕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楚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