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1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座以及安装在端子座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上设有倒刺;端子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座体上的端子孔;端子孔与导电端子对应设置,以供导电端子安装;端子孔的一壁面形成支撑导电端子的第一支撑面;端子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导电端子从第二端插入,并从第一端伸出;第一支撑面上设有与端子孔连通且与倒刺配合限位的限位槽;限位槽靠近端子孔的第一端设置且与端子孔的第一端之间留设有设定距离,以在导电端子安装于端子座上时与倒刺配合限位。该连接器可增加该第一支撑面与该导电端子接触面积,避免导电端子下趴,从而可加强导电端子在端子座中的位置度,防止端子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相关技术的连接器通常包括端子座10以及导电端子20。该端子座10可包括座体11以及端子孔12,该端子孔12中设有限位槽13,该端子孔12中还设有第一支撑面123和第二支撑面124,该第一支撑面123和该第二支撑面124可相对设置,其可用于支撑该导电端子20。该第一支撑面123为辅助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124为有效支撑面。该限位槽13位于该第一支撑面123的中部,且与该端子孔12的一端开口连通,该导电端子20包括主体部21、连接部22以及倒刺23。该导电端子20与该端子座10安装时,该主体部21可置于该端子孔12中,且位于该第一支撑面123上,该倒刺23可置于该限位槽13中,由于该第一支撑面123被给限位槽13分隔为两个面积较小的支撑面,使得导电端子20装入该端子座10中后,该第一支撑面123无法有效固定住导电端子20,该导电端子20的连接部22容易下沉至该限位槽13中,从而使得该导电端子20在该端子座10中的位置度失效,进而影响该连接器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座(10)以及安装在所述端子座(10)上的导电端子(20);/n所述导电端子(20)上设有倒刺(23);/n所述端子座(10)包括座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11)上的端子孔(12);所述端子孔(12)与所述导电端子(20)对应设置,以供所述导电端子(20)安装;所述端子孔(12)的一壁面形成支撑所述导电端子(20)的第一支撑面(123);所述端子孔(1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端子(20)从所述第二端插入,并从所述第一端伸出;/n所述第一支撑面(123)上设有与所述端子孔(12)连通且与所述倒刺(23)配合限位的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座(10)以及安装在所述端子座(10)上的导电端子(20);
所述导电端子(20)上设有倒刺(23);
所述端子座(10)包括座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11)上的端子孔(12);所述端子孔(12)与所述导电端子(20)对应设置,以供所述导电端子(20)安装;所述端子孔(12)的一壁面形成支撑所述导电端子(20)的第一支撑面(123);所述端子孔(1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电端子(20)从所述第二端插入,并从所述第一端伸出;
所述第一支撑面(123)上设有与所述端子孔(12)连通且与所述倒刺(23)配合限位的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靠近所述端子孔(12)的第一端设置且与所述端子孔(12)的第一端之间留设有设定距离,以在所述导电端子(20)安装于所述端子座(10)上时与所述倒刺(23)配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20)还包括主体部(21)、以及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一端且部分置于所述主体部(21)中,所述倒刺(2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2)置于所述主体部(21)中的一段上且与所述连接部(22)呈设定夹角并从所述主体部(21)穿出;
在所述导电端子(20)安装于所述端子座(10)时,所述主体部(21)置于所述端子孔(12)中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123)上,所述连接部(22)部分从所述端子孔(12)的第一端穿出设置,所述倒刺(23)置于所述端子孔(12)中且卡设于所述限位槽(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孔(12)包括容置所述主体部(21)的第一容置腔(1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松李圣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