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9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其包括印制线路板,框设于所述印制线路板周围的金属边框,以及盖设于所述金属边框上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的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的一侧铰接,所述金属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打开金属盖板与固定金属盖板的效果,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
本技术涉及通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合路器主要用作将多系统信号合路到一套室内分布系统。在工程应用中,需要将800MHZ的C网和900MHz的G网两种频率合路输出。采用合路器,可使一套室内分布系统同时工作于CDMA频段和GSM频段。又如在无线电天线系统中,将几种不同频段的(如145MHZ与435MHZ)输入输出信号通过合路器合路后,用一根馈线与电台连接,这不仅节约了一根馈线,还避免了切换不同天线的麻烦。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236111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宽频合路器,也可称之为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包括用于工作于至少两种互不干涉的系统的印制线路板、框设于该印制线路板一侧的金属边框,以及与印制线路板相对一侧盖设于金属边框上的金属盖板,金属边框上部开设有圆孔,金属盖板设有包设于金属边框上部的侧板,侧板向内突设有与圆孔对应的凸台;印制线路板的上表面边沿开设有金属化槽,金属边框的底部边沿通过定位脚与金属化槽相结合并焊接;当宽频合路器包括至少两个并排放置的印制线路板时,金属边框与印制线路板之间设置有高度等于或小于金属边框高度的金属隔离片;印制线路板工作于射频信号频率分别为1880-2025MHz及2055-2690MHz的两种系统;印制线路板的端口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口以及两个输出口;或者,端口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口以及两个输入口;当印制线路板采用底部馈电,即输入或输出信号的电流方向垂直于印制线路板,金属边框四周封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通讯基站用合路器的金属盖板与侧板之间是通过若干个凸台与若干个圆孔卡接配合实现固定,且凸台位于侧板的侧壁,圆孔位于金属盖板的侧壁,将金属盖板安装于侧板上时,金属盖板与侧板均会产生变形,打开金属盖板与固定金属盖板的过程极其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具有便于打开金属盖板与固定金属盖板的效果,省时省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包括印制线路板,框设于所述印制线路板周围的金属边框,以及盖设于所述金属边框上的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的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的一侧铰接,所述金属盖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金属盖板时,通过解除固定组件对金属盖板的固定作用,使金属盖板绕铰接点转动,便能打开金属盖板;当需要关闭金属盖板时,使金属盖板绕铰接点转动,通过固定组件对金属盖板进行固定,具有便于打开金属盖板与固定金属盖板的效果,省时省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块和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固定于所述金属边框一侧,所述旋转块转动设置于所述金属盖板一侧,所述旋转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表面抵紧于所述楔形块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转块,使卡块的上表面抵紧于楔形块的下表面,楔形块对旋转块有固定作用,便于限制旋转块朝远离定位块的一侧旋转,从而实现对金属盖板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金属盖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块绕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金属盖板的侧壁,所述旋转块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块的侧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旋转块的侧壁,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的上表面抵紧于所述楔形块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弹力增大了卡块的上表面与楔形块的下表面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将金属盖板固定于金属边框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块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滑移槽与所述金属盖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安装块的安装的高度,以使楔形块的下表面抵接于卡块的上表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垫片增大了第一螺栓与安装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第一螺栓对安装块的作用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楔形块的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金属边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楔形块的水平位置,以使旋转块于卡块对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金属盖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旋转块靠近所述金属盖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定位孔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定位孔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增加了弹簧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转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三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三螺栓远离螺帽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另一个第一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通过旋转螺母调整螺母与螺帽之间的距离,以使旋转块绕第三螺栓稳定的转动;另一方面,也便于对固定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打开金属盖板时,通过解除固定组件对金属盖板的固定作用,使金属盖板绕铰接点转动,便能打开金属盖板;当需要关闭金属盖板时,使金属盖板绕铰接点转动,通过固定组件对金属盖板进行固定,具有便于打开金属盖板与固定金属盖板的效果,省时省力;2.弹簧的弹力增大了卡块的上表面与楔形块的下表面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将金属盖板固定于金属边框上;3.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增加了弹簧安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通讯基站用合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旋转块、卡块、和支撑块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印制线路板;101、金属化槽;2、金属边框;201、定位脚;3、金属盖板;4、旋转块;41、卡块;42、第二通孔;43、第二定位孔;5、楔形块;6、安装块;61、第一滑移槽;62、第一定位孔;7、第一螺栓;8、第一垫片;9、支撑块;91、第一通孔;10、旋转轴;11、第三螺栓;12、螺母;13、弹簧;14、连接块;141、第二滑移槽;15、第二螺栓;16、第二垫片。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包括印制线路板(1),框设于所述印制线路板(1)周围的金属边框(2),以及盖设于所述金属边框(2)上的金属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板(3)的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2)的一侧铰接,所述金属盖板(3)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2)通过固定组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包括印制线路板(1),框设于所述印制线路板(1)周围的金属边框(2),以及盖设于所述金属边框(2)上的金属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板(3)的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2)的一侧铰接,所述金属盖板(3)的另一侧与所述金属边框(2)通过固定组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块(4)和楔形块(5),所述楔形块(5)固定于所述金属边框(2)一侧,所述旋转块(4)转动设置于所述金属盖板(3)一侧,所述旋转块(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块(41),所述卡块(41)的上表面抵紧于所述楔形块(5)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板(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块(9),两个支撑块(9)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支撑块(9)之间设置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块(4)绕所述旋转轴(1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块(6)通过第一螺栓(7)固定于金属盖板(3)的侧壁,所述旋转块(4)远离所述卡块(41)的一端设置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块(6)的侧壁,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旋转块(4)的侧壁,当所述弹簧(13)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卡块(41)的上表面抵紧于所述楔形块(5)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基站用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6)上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余泽阳庄燕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合创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