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脂肪抽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832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潜水脂肪抽提器属于测定大豆等油料及其饼粕含油量的仪器,是由冷凝器、溶剂回收器以及浸抽底瓶依次相套接组成,溶剂回收器设置有溶剂贮藏室、侧管和与装有止液夹硅胶管相套接的溶剂回流管,浸抽底瓶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和为盛装试样滤包筒的浸抽筒,试样滤包筒则置于其内腔,试样滤包筒上端设置有提梁,其底部设置有通孔,试样滤包筒提取杆用于钩住滤包筒提梁使滤包筒可上提或下放,该仪器的汽化量为索格斯利特萃取器的4.5倍,测定速度比索格斯利特萃取器提高7倍。(*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测定大豆等油料及其饼粕含油量的仪器。目前通用的脂肪提取器是以德国农业化学家索格斯利特命名的索格斯利特萃取器,是由回流冷凝管、带有侧管的萃取器以及盛装溶剂的烧瓶依次相套接组成,侧管的一端与萃取器的上侧相接,其下端与萃取器的出液管相接,被浸取的样品置于萃取器内,加热烧瓶中的溶剂,其蒸气由侧管上升,经回流冷凝器,滴入样品中,当浸液积满后,即由虹吸侧管溢出,全部流入下部的烧瓶内,这样循环反复,便可用较少的溶剂达到完全萃取的目的,但其存在烧瓶受热面积小,溶剂汽化与回流缓慢,每分钟仅有4毫升145滴,另外萃取溶剂温度只能保持在17-18℃之间,致使试样的浸透力和溶解力低,再者,试样被置于萃取器内,需要每6.5分钟做一次间歇性的萃取,操作复杂,效率低,况且萃取时间大于八小时,不能及时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数据。原粮食部油脂科学研究所研制的直滴法脂肪提取器,其结构与索格斯利特萃取器大致相同,对饼粕含油量的萃取时间缩短到1小时左右,但对含油量高的大豆等 油料的萃取时间仍需2小时以上,尤其在萃取时,需要在试样中添加与试样等量的玻璃砂,水浴温度必须保持97℃的恒温,不便操作,易造成仪器损坏,同时耗电量亦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测定油料脂肪含量的潜水脂肪抽提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溶剂回收器的上部设置有溶剂贮藏室,带有止液夹的硅胶管与溶剂回流管两端相连接,溶剂回收器的侧管的两端分别和溶剂贮藏室及溶剂回收管的下部相通,浸抽底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其底部设置有浸抽筒,试样滤包筒上有提梁,下有通孔,被置于浸抽筒的内腔。冷凝器、溶剂回收器以及浸抽底瓶依次相套接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提取杆由冷凝器顶端沿溶剂回收器,以及浸抽底瓶通孔下伸钩住滤包筒提梁进行上提或下放。本技术的浸抽底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底部设置能盛装试样滤包筒的浸抽筒,并将其下潜在热水浴中,以增加底瓶受热面积,提高溶剂汽化速度,每分钟汽化量可达22毫升,为索格斯利特萃取器的4.5倍,浸抽底瓶侧翼用于贮存被浸抽出来并不能被汽化的脂肪,由于溶剂温度较高(75℃),加速了对试样所含脂肪的渗透力和溶解力,溶剂通过试样,滤包筒底侧的通孔和试样滤包筒与浸抽筒之间的间隙,在溶剂下压力作用下流入浸抽底瓶侧翼内,由于浸抽筒下潜在热水浴中,从而加速了溶剂的汽化,溶剂回收器的上部设置有溶剂贮藏室,并通过侧管和套有硅胶管的溶剂回流管和溶剂回收器下部相通,硅胶管上设止液夹,以控制溶剂的回流,溶剂贮藏室可贮存被冷却回流的溶剂,设置滤包筒提梁便于按时将滤包筒上提进行洗涤,从而提高了萃取测定精度,测定速度比索格斯利特萃取器提高七倍以上,且数据准确。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结合附图做进一步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带有冷却水注入口12和冷却水出水口13的冷凝器1溶剂回收器2以及浸抽底瓶3依次相套接构成一体,溶剂回收器2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其上部为溶剂贮藏室15,通过溶剂回流管7、侧管8和溶剂回收器2的下部相通,并组成一体,回流管7与装有止液夹10的硅胶管9相套接,浸抽底瓶3的上端为开口,中部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14,其下部设有浸抽筒5,并与1、2依次套接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4的上端装有滤包筒提梁16,其底部设置有通孔,过滤包11,内装有试样置于试样滤包筒4内,试样滤包筒4置于浸抽筒5内,试样滤包筒提取杆6,由冷凝器1顶端沿溶剂回收器2的溶剂回流管7下伸,钩住滤包筒提梁16对滤包筒进行上提下放。工作原理为,首先把装有试样的过滤包置于试样滤包筒4内,同时向浸抽底瓶3内注入溶剂(乙醚),随后将溶剂回收器、冷凝器依次套接好,接通冷却水管,最后把浸抽底瓶3下端的浸抽筒5下潜在75℃水浴锅中,溶剂(乙醚汽化点为35℃)被汽化,分别经过溶剂回流管7和侧管8进入溶剂贮藏室15继续上升,经冷凝器1冷却的溶剂,通过装有止液夹10的硅胶管9和溶剂回流管7注入试样滤包筒4中,对过滤包11进行洗涤萃取,含有脂肪和溶剂的混合物,经过试样滤包筒4底侧上的通孔流出,当浸抽筒5的浸液积满后,被溢入浸抽底瓶侧翼14处,由于脂肪和溶剂汽化点不同,溶剂被汽化变成蒸气,而脂肪则被积存在浸抽底瓶侧翼14处,经过一段时间萃取后,用滤包筒提取杆6钩住滤包筒提梁16上提,使试样滤包筒4接近溶剂回流管7充分进行洗涤,然后旋紧止液夹10,停止洗涤,待浸抽底瓶3中的残留溶剂全部被汽化积存在溶剂贮藏室15中为止,最后将各部件分解,浸抽底瓶3进行烘干与冷却称重,便可计算出试样的含油率。权利要求一种由冷凝器1构成的潜水脂肪抽提器,其特征在于溶剂回收器2上部设置一个溶剂贮藏室15,带有止液夹10的硅胶管9与溶剂回流管7的两端相套接,溶剂回收器2的侧管8的两端,分别和溶剂贮藏室15及溶剂回收器2的下部相通,浸抽底瓶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14,其底部设置有浸抽筒5,并与浸抽底瓶3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4上端设有滤包筒提梁16,其底部有通孔,被置于浸抽筒5的内腔,冷凝器1溶剂回收器2以及浸抽底瓶3依次相套接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提取杆6由冷凝器1顶端沿溶剂回收器2以及浸抽底瓶3中孔下伸对滤包筒提梁16进行钩取上提或下放,浸抽底瓶的底部浸抽筒5下潜在热水浴中。专利摘要潜水脂肪抽提器属于测定大豆等油料及其饼粕含油量的仪器,是由冷凝器、溶剂回收器以及浸抽底瓶依次相套接组成,溶剂回收器设置有溶剂贮藏室、侧管和与装有止液夹硅胶管相套接的溶剂回流管,浸抽底瓶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和为盛装试样滤包筒的浸抽筒,试样滤包筒则置于其内腔,试样滤包筒上端设置有提梁,其底部设置有通孔,试样滤包筒提取杆用于钩住滤包筒提梁使滤包筒可上提或下放,该仪器的汽化量为索格斯利特萃取器的4.5倍,测定速度比索格斯利特萃取器提高7倍。文档编号G01N33/26GK2074456SQ9021810公开日1991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金贞龙, 李英杰, 张加林, 毕刚 申请人:敦化市植物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冷凝器1构成的潜水脂肪抽提器,其特征在于溶剂回收器2上部设置一个溶剂贮藏室15,带有止液夹10的硅胶管9与溶剂回流管7的两端相套接,溶剂回收器2的侧管8的两端,分别和溶剂贮藏室15及溶剂回收器2的下部相通,浸抽底瓶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浸抽底瓶侧翼14,其底部设置有浸抽筒5,并与浸抽底瓶3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4上端设有滤包筒提梁16,其底部有通孔,被置于浸抽筒5的内腔,冷凝器1溶剂回收器2以及浸抽底瓶3依次相套接构成一体,试样滤包筒提取杆6由冷凝器1顶端沿溶剂回收器2以及浸抽底瓶3中孔下伸对滤包筒提梁16进行钩取上提或下放,浸抽底瓶的底部浸抽筒5下潜在热水浴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贞龙李英杰张加林毕刚
申请(专利权)人:敦化市植物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