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其包括:计算机本体、数据加密模块、数据解密模块、远程终端、存储模块、数据清除模块和柜体,所述计算机本体电性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据解密模块,所述数据解密模块电性连接有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清除模块。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能够将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并在传输后将信息粉碎,防止信息残留,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将本地信息存储在柜体内,同时遭遇振动时自动报警,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通过远程端验证计算机输入的密码,并控制计算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本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但是现有的装置往往信息安全度不够高,而且会产生信息残留,同时当遭到物理损坏时不能及时提醒周围人员,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能够将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并在传输后将信息粉碎,防止信息残留,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将本地信息存储在柜体内,同时遭遇振动时自动报警,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通过远程端验证计算机输入的密码,并控制计算机的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其包括:计算机本体、数据加密模块、数据解密模块、远程终端、存储模块、数据清除模块和柜体,所述计算机本体电性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据解密模块,所述数据解密模块电性连接有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电性连接有数据清除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和存储模块固定安装在柜体内,所述柜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控制面板和电子锁,所述柜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柜体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电子锁和报警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柜门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为橡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岩棉板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柜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六个通风孔,六个所述通风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柜体的外部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计算机主体电性连接有请求模块,所述请求模块通过互联网连接有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电性连接有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通过互联网连接有计算机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计算机本体将信息发送到数据加密模块中,数据加密模块将数据加密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数据解密模块上,并通过远程终端显示出来,并在显示后可以通过数据清除模块进行清除,存储模块将传输的信息存储在本地防止丢失,通过指纹识别器和控制面板发送指纹信息和密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电子锁打开,从而使柜门打开,并通知振动传感器感知到柜体受到的振动,并在振动较大时打开报警器进行报警,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能够将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并在传输后将信息粉碎,防止信息残留,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将本地信息存储在柜体内,同时遭遇振动时自动报警,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通过远程端验证计算机输入的密码,并控制计算机的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数据传输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技术柜体上装置的系统框图;图3为本技术柜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柜体的背视图。图中:100计算机本体、200数据加密模块、300数据解密模块、400远程终端、500存储模块、600数据清除模块、700柜体、710柜门、711指纹识别器、712控制面板、713电子锁、714密封层、720控制器、730振动传感器、740报警器、750蓄电池、760隔热层、770通风孔、771防尘网、780固定块、781固定孔、800请求模块、900验证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能够将数据加密后进行传输,并在传输后将信息粉碎,防止信息残留,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将本地信息存储在柜体700内,同时遭遇振动时自动报警,提高安全性,同时能够通过远程端验证计算机输入的密码,并控制计算机的工作,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包括:计算机本体100、数据加密模块200、数据解密模块300、远程终端400、存储模块500、数据清除模块600和柜体70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计算机本体100电性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200,数据加密模块200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据解密模块300,数据解密模块300电性连接有远程终端400,远程终端400电性连接有数据清除模块600,数据加密模块200和存储模块500固定安装在柜体700内,柜体7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柜门710,柜门710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711、控制面板712和电子锁713,柜体700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20和蓄电池750,柜体700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730和报警器740,指纹识别器711和控制面板712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控制器720电性连接有电子锁713和报警器740,振动传感器730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具体的,计算机本体100电性输出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200,数据加密模块200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本体(100)、数据加密模块(200)、数据解密模块(300)、远程终端(400)、存储模块(500)、数据清除模块(600)和柜体(700),所述计算机本体(100)电性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200),所述数据加密模块(200)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据解密模块(300),所述数据解密模块(300)电性连接有远程终端(400),所述远程终端(400)电性连接有数据清除模块(600),所述数据加密模块(200)和存储模块(500)固定安装在柜体(700)内,所述柜体(7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柜门(710),所述柜门(710)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711)、控制面板(712)和电子锁(713),所述柜体(700)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20)和蓄电池(750),所述柜体(700)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730)和报警器(740),所述指纹识别器(711)和控制面板(712)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所述控制器(720)电性连接有电子锁(713)和报警器(740),所述振动传感器(730)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本体(100)、数据加密模块(200)、数据解密模块(300)、远程终端(400)、存储模块(500)、数据清除模块(600)和柜体(700),所述计算机本体(100)电性连接有数据加密模块(200),所述数据加密模块(200)通过互联网连接有数据解密模块(300),所述数据解密模块(300)电性连接有远程终端(400),所述远程终端(400)电性连接有数据清除模块(600),所述数据加密模块(200)和存储模块(500)固定安装在柜体(700)内,所述柜体(70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柜门(710),所述柜门(710)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711)、控制面板(712)和电子锁(713),所述柜体(700)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20)和蓄电池(750),所述柜体(700)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730)和报警器(740),所述指纹识别器(711)和控制面板(712)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所述控制器(720)电性连接有电子锁(713)和报警器(740),所述振动传感器(730)电性连接有控制器(7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莹,冯辉,翟靖轩,缪正坤,王晨,苏鹏,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