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70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若干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冷媒通道关于所述散热板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冷媒通道靠近所述散热板中心的端部为热端,所述冷媒通道的另一端为冷端;位于所述热端处的冷却剂为气态,位于所述冷端处的冷却剂为液态;所述冷媒通道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冷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一体机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一体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
技术介绍
ATX是一种结构标准,由英特尔公司在1995年制定,这是多年来第一次计算机机壳与主板设计的重大改变。ATX解决了以往AT规格中令计算机组装人士烦恼的问题,成为较新计算机系统默认的主板规格。但是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当热量聚集在一体机的内部超过ATX工作温度时会影响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其能够提高一体机的散热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若干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冷媒通道关于所述散热板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冷媒通道靠近所述散热板中心的端部为热端,所述冷媒通道的另一端为冷端;位于所述热端处的冷却剂为气态,位于所述冷端处的冷却剂为液态;所述冷媒通道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冷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内开设有第一水道,所述第一水道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插设有出水接口和进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和所述进水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道的两端口连通;所述进水接口能够与冷却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接口能够与出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呈蛇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道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内开设有第二水道,且所述第二水道沿所述散热板的中线开设。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开设有散热槽。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的材料为铜或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位于冷媒通道热端的冷却剂吸收壳体的热量后汽化为气态,汽化后的冷却剂向冷媒通道的冷端运动,同时位于冷媒通道冷端的冷却剂也会反向地向其热端运动;因而液态的冷却剂吸收壳体的热量后汽化为气态,如此循环往复以利用冷却剂吸热实现对壳体的降温;利用倾斜设置的冷媒通道能够将壳体中心处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的边缘,从而降低壳体中心的热量;能够使得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防止散热板的中心处局部温度过高,影响ATX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散热板主视图的剖视图一;图4是本技术中散热板主视图的剖视图二;图5是本技术中散热板俯视图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11、散热槽;12、散热风扇;2、散热板;21、冷媒通道;22、第一水道;221、出水接口;222、进水接口;23、第二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的一实施例,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能够加速壳体1内外空气的热交换的速率,从而能够降低壳体1内的温度,以使ATX能够维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2,其中散热板2和壳体1的内壁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散热板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冷媒通道21,冷媒通道21内填充有冷却剂。全部的冷媒通道21关于散热板2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并且冷媒通道21靠近散热板2中心的一端为热端,其远离散热板2中心的一端为冷端。冷却剂在热端时为气态,其在冷端时为液态。位于冷媒通道21热端的冷却剂吸收壳体1的热量后汽化为气态,汽化后的冷却剂向冷媒通道21的冷端运动,同时位于冷媒通道21冷端的冷却剂也会反向地向其热端运动;因而液态的冷却剂吸收壳体1的热量后汽化为气态,如此循环往复以利用冷却剂吸热实现对壳体1的降温。本实施例中冷却剂为能够吸收热量的制冷剂。位于散热板2中心线一侧的冷媒通道21均平行设置,冷媒通道21沿远离散热板2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冷媒通道21冷端的高度大于其热端的高度。利用倾斜设置的冷媒通道21能够将壳体1中心处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2的边缘,从而降低壳体1中心的热量。因为散热板2的边缘远离ATX因而其聚集的热量较少,因而将散热板2中心处的热量通过冷媒通道21传递给其边缘,能够使得热量分布的更加均匀,防止散热板2的中心处局部温度过高,影响ATX的工作性能。散热板2内开设有第一水道22,本实施例中第一水道22和散热组件相对设置,利用第一水道22能够降低散热板2的温度,以保证散热组件和壳体1内空气热交换的效率。散热板2的下表面插设有出水接口221和进水接口222,并且进水接口222能够与冷却进水管可拆卸连接,出水接口221能够与出水管可拆卸连接。因而利用出水接口221和进水接口222能够通过冷却水提高散热板2的热交换的效率。同时将第一流道开设在与散热板2相对的位置,能够避免第一流道和冷媒通道21的干涉,以保证散热板2自身的强度。第一水道22呈蛇形设置,因而能够降低冷却水在第一流道内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冷却水能够和散热板2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提高冷却的效率。此外,第一水道2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凸起,上述凸起能够进一步的降低第一水道22内冷却水的流动速率,进一步的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散热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水道23,并且第二水道23沿散热板2的中线开设。第二水道23能够通过外接冷却水管实现与散热板2的热交换,也能够与第一水道22连通实现冷却水的流动。因为散热板2的中部位置较高,因而第二水道23设置在散热板2的中线处,能够加快散热板2中部温度的降低,保持散热板2各个位置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风扇12,散热风扇12能够加速壳体1内温度的流动,以提高壳体1内热交换的效率。同时,壳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槽11,散热槽11能够增加壳体1内和外界空气的流动,以提高壳体1内热交换的效率。散热板2的材料为铜或者铝,因而散热板2本身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的性能,以提高散热板2自身的散热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若干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冷媒通道关于所述散热板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冷媒通道靠近所述散热板中心的端部为热端,所述冷媒通道的另一端为冷端;位于所述热端处的冷却剂为气态,位于所述冷端处的冷却剂为液态;所述冷媒通道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冷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ATX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若干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填充有冷却剂;所述冷媒通道关于所述散热板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冷媒通道靠近所述散热板中心的端部为热端,所述冷媒通道的另一端为冷端;位于所述热端处的冷却剂为气态,位于所述冷端处的冷却剂为液态;所述冷媒通道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冷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热端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ATX的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内开设有第一水道,所述第一水道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插设有出水接口和进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和所述进水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水道的两端口连通;所述进水接口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杨隽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丹鹤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