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进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速罩,所述风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速罩内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风速罩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呈夹角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既能增大电吹风的出风风速,又不增加电吹风的能耗。

hair d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吹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吹风
,特别涉及一种电吹风。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吹风均是通过电吹风中的风机吸入外部气流,并对气流加速后形成高速风吹出;为了增大气流流速,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加大风机的马达转速实现;但是,加大马达转速却会使得电吹风消耗较多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吹风,旨在增大电吹风的出风风速,且不增加电吹风的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进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速罩,所述风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速罩内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风速罩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呈夹角设置。可选地,所述风速罩和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风速罩和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握持段、过渡段以及进风段,所述过渡段设于所述握持段和所述进风段之间,并连接所述进风段和所述握持段,所述握持段、所述过渡段以及所述进风段连通形成所述进风风道,所述握持段背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开设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段开设有所述进风口。可选地,所述风速罩包括内环壁、外环壁和底壁,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凸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表面,所述内环壁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内侧,且所述内环壁与所述外环壁间隔设置;所述外环壁、所述内环壁以及所述底壁围合形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外环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出风口的所述气流入口,所述外环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内环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围合形成所述气流出口。可选地,所述内环壁自所述底壁沿所述气流出口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外环壁。可选地,所述底壁自所述外环壁的背离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向所述气流出口倾斜设置。可选地,所述电吹风还包括调速风罩,所述调速风罩插设于所述气流出口并延伸至所述底壁,所述调速风罩沿所述外环壁的内侧壁环绕设置,并与所述外环壁间隔设置,所述调速风罩开设有连通所述气流入口的导流口;且/或,所述外环壁的内侧壁设有隔热层。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和底盖,所述壳主体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壳主体的其中一端开口形成所述出风口,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壳主体的另一端开口;所述进风口设有若干,若干所述进风口分布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壳主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侧壁。可选地,所述底盖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的周向环绕设置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壳主体,所述转动部朝向所述壳主体的一侧搭接于所述壳主体的一端端面;所述电吹风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电源控制板、电子开关以及开关帽,所述电源控制板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电源控制板上设有滑槽,所述电子开关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滑槽,所述开关帽与所述电子开关背离所述电源控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壳主体的一侧板面凸设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插入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开关帽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槽的内缘卡设于所述限位槽中,以使所述开关帽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开关帽背离所述电源控制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部,所述开关帽随所述转动部的转动在所述导向槽滑动,以带动所述电子开关在所述滑槽中滑动,以控制所述电吹风的电性通断。可选地,所述电吹风还包括:隔热筒,所述隔热筒两端开口,所述隔热筒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隔热筒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隔热筒的另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出风口,所述隔热筒内形成加热空间;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空间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电吹风设有连通出风口的风速罩,风速罩中形成有出风风道;电吹风中的风机将外部气流引入壳体,再将气流从壳体的出风口吹出而使之流向出风风道;进一步地,风速罩的连通出风风道的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可使得电吹风的气流出口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得气流出口处的风压增大,进而使得经过气流出口的气流流速增大。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风速罩即可增大电吹风吹出的气流流速,无需通过提高风机的马达转速,避免了电吹风的能耗增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吹风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电吹风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风机、线架和隔热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吹风的风路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电吹风31导流口10壳体32止挡部11壳主体40开关组件12底盖41电源控制板121转动部411滑槽122底板42开关帽1221导向槽421卡接凸起1222插入部43电子开关13出风口50隔热筒14进风口60风机结构20风速罩61风机21底壁611风叶211插接槽612马达22外环壁62风机固定架23内环壁70线架结构24气流入口71线架25气流出口72线架固定架30调速风罩80电源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进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n风速罩,所述风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速罩内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风速罩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n其中,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呈夹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进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速罩,所述风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速罩内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风速罩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
其中,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呈夹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罩和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或,所述风速罩和所述壳体为分体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握持段、过渡段以及进风段,所述过渡段设于所述握持段和所述进风段之间,并连接所述进风段和所述握持段,所述握持段、所述过渡段以及所述进风段连通形成所述进风风道,所述握持段背离所述过渡段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段开设有所述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罩包括内环壁、外环壁和底壁,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凸设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表面,所述内环壁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内侧,且所述内环壁与所述外环壁间隔设置;
所述外环壁、所述内环壁以及所述底壁围合形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外环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出风口的所述气流入口,所述外环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内环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围合形成所述气流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自所述底壁沿所述气流出口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外环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自所述外环壁的背离所述气流出口的一端向所述气流出口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还包括调速风罩,所述调速风罩插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