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48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CT系统参数标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管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第一球体,固定内嵌于所述固定管的下部;以及第二球体,位于所述第一球体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球体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方便的调节双球间距,适用范围广,而且通过标尺可读取双球的距离,不用再次人工测量,也避免了因测量角度造成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
本技术涉及CT(computedtomography,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参数标定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
技术介绍
CT系统在无损检测、工业探伤、逆向工程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CT是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并把信号转化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转化为图像。通常,CT系统包括X光源、载物台和探测器。在对实际扫描物体的三维影像重建过程中,需要获取投影图像在拍摄时的一些几何参数,例如X光源到扫描物体的距离、到探测器的距离,旋转中心线的位置等,只有获得这些几何参数,才能准确重建三维物体,而这些参数的精度,将直接影响重建的精度。目前常用的双球定标装置定标精度高、定标速度快,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两个球体的位置是固定的,需要不同的球距时,需更换定标杆,限制了实际应用场景,2、即使两个球体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但是使用方法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不仅可方便的调节双球间距,适用范围广,而且通过标尺可读取双球的距离,不用再次人工测量,也避免了因测量角度造成的误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管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第一球体,内嵌于所述固定管的下部;以及第二球体,位于所述第一球体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球体的间距可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均为不锈钢球,所述底座和固定管均为有机玻璃。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管管体的一侧自上而下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球体的直径,圆孔的末端衔接有用于容纳第二球体的半圆形球槽,所述球槽的直径与第二球体的直径相同,球槽位于第一球体的正上方。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管管体内部位于第一球体的上方开设有棒槽,所述棒槽的内部可移动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棒芯,棒芯的下部内嵌有第二球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球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棒槽与棒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棒槽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棒芯的外部设有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管体的下端两侧设有管卡。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管的管槽,在管槽两侧相对开设有多组管卡槽,所述固定管的管卡紧固于管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固定件,用于将底座固定于载物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与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件为具有外螺纹的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两种方式调节双球的距离,一种实现方式是将第一球体位置固定,将第二球体放入任一球槽内,两球的间距可通过放入不同高度的球槽得到,另一实现方式是将第一球体位置固定,通过调整棒芯相对棒槽的位置得到双球的不同间距,以上两种调节两球距离的方式,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固定管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通过标尺可直接读取两定标小球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不易产生人为手动测量误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座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座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棒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圆孔,2.球槽,3.第一球体,4.第二球体,5.固定管,6.管卡,7.棒槽,8.标尺,9.棒芯,10.底座,11.管槽,12.管卡槽,1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0、固定管5、第一球体3和第二球体4,固定管5垂直安装于底座10上,固定管5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8,可精确标识出两球的距离,固定管5管体的下端两侧设有管卡6,第一球体3内嵌于固定管5的下部,位置是固定的,第一球体3可与固定管5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球体4置于固定管5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球体3的上方,位置可调。优选地,第一球体3和第二球体4均为不锈钢球,直径为1mm。底座10和固定管5均为有机玻璃,也可以是易被X射线穿透的其他硬度高耐磨性强的高分子材料。在本实例中,固定管5的形状为圆柱体,在固定管5管体的一侧自上而下开设有多个圆孔1,优选的,圆孔1的数量为10个,圆孔1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球体4的直径,以便能顺利通过第二球体4,圆孔1的末端衔接有用于容纳第二球体4的半圆形球槽2,球槽2的直径与第二球体4的直径相同,球槽2位于第一球体3的正上方,保证第一球体3和第二球体4的球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第二球体4可通过圆孔1放入球槽2中,第一球体3和第二球体4的间距可通过将第二球体4放入不同高度的球槽2得到。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管5的管槽11,底座10的形状优选为长方体,为了便于在CT成像中,根据视野大小,调节钢球的轨迹半径,在管槽11两侧相对开设有多组管卡槽12,优选的,采用10组管卡槽,固定管5的管卡6紧固于其中任意一组管卡槽12内,从而将固定管5固定在底座10上,管卡6和管卡槽12通过紧配合连接,连接牢固可靠。底座1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固定件13,用于将底座10固定于CT系统的载物台上,固定件13与底座10一体成型,固定件13为具有外螺纹的柱体,方便整个定标装置的拆装与维修。利用本实施例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实现CT系统参数标定的方法如下:S101、将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通过固定件13固定在载物台上;S102、将载物台旋转一周,并在旋转过程中,采集所述装置在平板探测器上形成的投影图像;S103、获取每帧图像中两个球体球心的投影坐标;S104、利用S103的投影坐标估计标定参数。本技术不仅使双球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适用范围广,而且通过标尺8可读取双球的距离,提高了定标小球距离的读取精度,避免产生误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方案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固定管,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管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n第一球体,内嵌于所述固定管的下部;/n以及第二球体,位于所述第一球体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球体的间距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固定管,垂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管管体的一侧刻有标尺;
第一球体,内嵌于所述固定管的下部;
以及第二球体,位于所述第一球体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球体的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均为不锈钢球,所述底座和固定管均为有机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管管体的一侧自上而下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球体的直径,圆孔的末端衔接有用于容纳第二球体的半圆形球槽,所述球槽的直径与第二球体的直径相同,球槽位于第一球体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CT系统双球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管管体内部位于第一球体的上方开设有棒槽,所述棒槽的内部可移动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棒芯,棒芯的下部内嵌有第二球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敏闫镔李磊韩玉席晓琦梁宁宁杨成凯王宇胜亢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