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44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剪切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包括:底座、旋转托盘、自动升降液压缸、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旋转托盘通过枢转轴与底座枢转相连,自动升降液压缸的底座通过铰接件与底座铰接,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动端与旋转托盘铰接;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旋转托盘上;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旋转托盘上;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底座和旋转托盘之间;微机控制系统与角度传感器和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控制端分别相连,实现旋转角度的反馈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剪切装置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剪切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剪切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岩体剪切作用于岩体所在的环境相关,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为了研究岩体剪切作用,通常会模拟岩体所在环境因素进行剪切试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剪切装置的模拟环境因素过于单一,导致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与各种因素的相关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切试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包括:底座、旋转托盘、自动升降液压缸、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所述旋转托盘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底座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托盘铰接;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法向压力;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切向压力;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托盘之间,用于测量所述旋转托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角度;所述微机控制系统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控制端分别相连,实现旋转角度的反馈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托盘包括:托盘主体、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托盘主体通过所述枢转轴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所述上挡板平行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的法向加载头布置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上挡板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包括:法向加载支架、法向加载杆以及法向加载头;所述法向加载支架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杆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支架上,所述法向加载头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杆上;所述法向加载杆垂直于所述托盘主体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法向加载结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支架上,且所述法向加载杆固定在所述滑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包括:切向加载油缸;所述切向加载油缸固定在所述上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可倾斜剪切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托盘上还设置有法向激光测距仪和切向激光测距仪,且所述法向激光测距仪和所述切向激光测距仪分别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可倾斜剪切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托盘固定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注液口和排液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热电偶以及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加热电偶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透明视窗。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滑动轨道以及侧开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可滑动地搁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倾斜剪切装置,通过旋转托盘、自动升降液压缸、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建立一个角度可精确控制调整角度的旋转剪切结构,从而模拟剪切对象的剪切面在和重力方向的不同夹角的情况,从而让模拟现实产经中处于边坡等环境的实际受力状态;还可以施加垂直于剪切面的法向压力进一步丰富受力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倾斜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切试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包括:底座13、旋转托盘12、自动升降液压缸33、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41、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37。下面将具体说明。所述旋转托盘12通过枢转轴21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底座31通过铰接件32与所述底座13铰接,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33的活动端,也就是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旋转托盘12铰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33推动所述旋转托盘12转动,从而在上剪切试样26和下剪切试样25之间的剪切面,也就是剪切节理面27与重力方向的夹角能够灵活便捷调整。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12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法向压力,也就是垂直于剪切节理面27的方向;当然值得说明的是,法向力并不一定必须施加。所述切向加载41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12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切向压力,进行剪切操作,或者推动上剪切试样26和下剪切试样25相对互动,研究剪切节理面27的滑动效应。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13和所述旋转托盘12之间,用于测量所述旋转托盘12相对于所述底座13的旋转角度;便于在实施试验时精确监测旋转角度。所述微机控制系统37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33的控制端分别相连,实现旋转角度的反馈控制。具体来说,所述旋转托盘12包括:托盘主体、上挡板40和下挡板24;所述托盘主体通过所述枢转轴21与所述底座13枢转相连;所述上挡板40平行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的法向加载头9布置在所述上挡板40和所述下挡板24之间;所述切向加载结构41固定在所述上挡板40之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包括:法向加载支架8、法向加载杆6以及法向加载头9;所述法向加载支架8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杆6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支架8上,所述法向加载头9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杆6上;所述法向加载杆6垂直于所述托盘主体布置,从而实现垂直加载法向力。所述法向加载结构还包括:滑块5;所述滑块5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支架8上,且所述法向加载杆6固定在所述滑块5上,从而可以调整法向记载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切向加载结构41包括:切向加载油缸;所述切向加载油缸固定在所述上挡板40上。为了便于指示,所述可倾斜剪切装置还包括:显示屏22;所述显示屏22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37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托盘12上还设置有法向激光测距仪7和切向激光测距仪10,且所述法向激光测距仪7和所述切向激光测距仪10分别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37相连。从而实时掌握剪切时,上剪切试样25的法向和切向的移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可倾斜剪切装置还包括:箱体1;所述底座13和所述旋转托盘12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确切地说,所述旋转托盘12布置在所述底座13上,从而实现收纳。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注液口2和排液口15;从而能够更具需要添加不同的液体试剂,进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托盘、自动升降液压缸、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n所述旋转托盘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底座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托盘铰接;/n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法向压力;/n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切向压力;/n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托盘之间,用于测量所述旋转托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角度;/n所述微机控制系统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控制端分别相连,实现旋转角度的反馈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斜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托盘、自动升降液压缸、法向加载结构、切向加载结构、角度传感器以及微机控制系统;
所述旋转托盘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底座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托盘铰接;
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法向压力;
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旋转托盘上,用于向剪切试样施加切向压力;
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旋转托盘之间,用于测量所述旋转托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旋转角度;
所述微机控制系统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自动升降液压缸的控制端分别相连,实现旋转角度的反馈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斜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盘包括:托盘主体、上挡板和下挡板;
所述托盘主体通过所述枢转轴与所述底座枢转相连;
所述上挡板平行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
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结构的法向加载头布置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
所述切向加载结构固定在所述上挡板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倾斜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向加载结构包括:法向加载支架、法向加载杆以及法向加载头;
所述法向加载支架固定在所述托盘主体上,所述法向加载杆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支架上,所述法向加载头固定在所述法向加载杆上;
所述法向加载杆垂直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洪亮周辉高阳杨柳卢景景胡明明程广坦崔国建张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