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437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复配消毒液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胍类化合物0.13‑0.16%、季铵盐化合物0.1‑0.12%,纯水余量补足;复配消毒液对皮肤的杀菌作用时间在1‑3分钟,并且复配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胍类化合物和季铵盐化合物,按照特定的配比进行复配,利用上述复配消毒液在水溶液中水解释放出来的正电性物质对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病毒的吸附作用,大大缩短了消毒液对皮肤的杀菌作用时间,因此,获得杀菌效果好、性能稳定以及使用安全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液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六亚甲基胍(PHMG)是一种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化学消毒液,它具有杀菌效果好,毒性低、性能稳定、使用安全、与水互溶、无色无臭、对皮肤与粘膜均无刺激等特点。上述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原理是:聚六亚甲基胍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聚六亚甲基胍的亲水基部分含有强烈的正电性,可以吸附呈负电性的各类细菌、病毒,并进入细胞膜,抑制膜内脂质体合成,造成菌体凋亡,达到较好的杀菌消毒效果。目前常见的洗手操作中,操作者将非免洗类的消毒液涂抹在手上,1-2min后就会采用自然水对手部肌肤进行清洗。由于一般的聚六亚甲基胍类消毒液在人体肌肤上的杀菌作用时间是5min左右(即对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可达到99%以上),所以就目前的洗手操作是不能达到正常的杀菌消毒效果的。因此是否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目前的洗手习惯的基础上,通过缩短消毒液的杀菌作用时间以达到较好的消毒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消毒液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n胍类化合物 0.13-0.16%;/n季铵盐化合物 0.1-0.12%;/n纯水余量补足;/n所述胍类化合物选自聚六亚甲基胍、聚六亚甲基双胍、聚环已胍和聚[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n所述季铵盐化合物选自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和n-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其中n-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n为8-16;/n所述复配消毒液对皮肤的杀菌作用时间在1-3分钟,并且复配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消毒液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胍类化合物0.13-0.16%;
季铵盐化合物0.1-0.12%;
纯水余量补足;
所述胍类化合物选自聚六亚甲基胍、聚六亚甲基双胍、聚环已胍和聚[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季铵盐化合物选自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和n-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其中n-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n为8-16;
所述复配消毒液对皮肤的杀菌作用时间在1-3分钟,并且复配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胍类化合物选为聚六亚甲基胍,所述季铵盐化合物选为苯扎氯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消毒液对皮肤的杀菌作用时间在1分钟,并且复配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


4.一种复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消毒液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六亚甲基胍0.13-0.15%;
苯扎氯铵0.1-0.12%;
抗氧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继清毛建华黄保华李继超陈东陆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黛龙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