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36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精密减压阀和三个并联的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的内部,用于测量得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内的气体压力数据。所述微处理器获取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气体压力数据,并分别控制三个电磁阀阀门的开闭。本智能排气装置通过实时控制三个电磁阀阀门开闭的多种组合切换,实现了精确控制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内气体排放达到设定压力数值的目的,且有效的避免了排气装置连接环节存在泄漏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绝缘气体在极寒环境中液化,绝缘性能变弱,采用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Carbontetrafluoride,CF4)的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SF6和CF4混合气体的密度继电器需要根据SF6和CF4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对混合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测试数据进行校验。工作人员可以采用SF6和CF4混合气体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来测试SF6和CF4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压力表与试验装置连接,用于测试试验装置内气体的压力。先对试验装置内进行抽真空,然后在额定温度下将SF6和CF4混合气体的压力充至1.0MPa进行温度特性曲线绘制试验。再于压力数值为0.9MPa、0.8MPa、0.7MPa、0.6MPa、0.5MPa、0.4MPa时,进行绘制各个压力下的温度特性曲线。为进行多个压力下的温度特性曲线试验,需准备各个对应压力下的储气装置进行试验,并对每套储气装置配上压力表与温度表进行检测,造成成本的提高与气体的浪费;如不针对每个压力数值配置一套试验装置,则将试验装置内气体压力升至最高压力数值1.0MPa,再使用阀门手动排放部分SF6和CF4的混合气体,使得试验装置内气体压力以此降至0.9MPa、0.8MPa、0.7MPa、0.6MPa、0.5MPa、0.4MPa,然后绘制各个压力下的温度特性曲线,而手动转动阀门容易造成排气过快,压力表检测储气装置内气体压力反馈数据不及时造成排气过多的现象。r>
技术实现思路
为降低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能精确地将气体压力达到所需设定压力数值,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能实时依据试验装置内气体压力数值自动控制排气流量大小,达到能够精确依次降低压力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精密减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通过排气管道并联,精密减压阀的一侧通过排气管道与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相通,另一侧通过排气管道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相通;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的内部,用于测量得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内的气体压力数据;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单向电连接,获取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气体压力数据,并通过向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发送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MPa至1.2MPa,测量精度等级不低于0.01级,测压分辨率为0.01MPa。优选地,所述精密减压阀为常闭型阀门,其内部流道直径为14-18mm,外接管口径为18-22mm。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为常闭型阀门,其内部流道直径选择范围为2-6mm,外接管口径选择范围为10-16mm。优选地,第三电磁阀的内部流道直径小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二者的内部流道直径的最小值,第三电磁阀的外接管口径小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二者的外接管口径的最小值。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采用内直径为18-22mm的PE管,经变径接头分别与精密减压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相接。优选地,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电池供电。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数个,均匀分布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以微处理器根据气体压力数值实时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为基础,实现了精确控制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内气体排放达到所需压力数值的功能,避免了需要试验人员反复进行手动排气操作和准备多套储气装置的备用的可能。2、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排气装置采用三个电磁阀并联连接结构,通过实时控制切换三个电磁阀的开关,在保证精确达到所需压力数值的前提下,实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快速地排气,减少排气的所需时间。3、考虑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正常工作时的气密性,本技术在三个并联的电磁阀前加装了精密减压阀1,并均采用常闭型阀门,两道闭锁设置能有效避免排气装置连接环节存在泄漏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示意图。图1中,1.精密减压阀;2.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5.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6.压力传感器;7.微处理器;8.排气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示意图。由图1可见,本智能排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6、微处理器7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8、精密减压阀2、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和第三电磁阀4。所述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通过排气管道8并联,精密减压阀1的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与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相通,另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相通。精密减压阀1为常闭型阀门,其内部流道直径为14-18mm,外接管口径为18-22mm。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和第三电磁阀4为常闭型阀门,其内部流道直径选择范围为2-6mm,外接管口径选择范围为10-16mm。第三电磁阀4的内部流道直径小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二者的内部流道直径的最小值,第三电磁阀4的外接管口径小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二者的外接管口径的最小值。排气管道8采用内直径为18-22mm的PE管,经变径接头分别与精密减压阀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相接。在本实施例中,精密减压阀1的内部流道直径为16mm、外接管口径为20mm。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3的内部流道直径为4mm、外接管口径为15mm。第三电磁阀4的内部流道直径为2.5mm、外接管口径为12mm。排气管道8的内直径为20mm。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的内部,用于测量得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内的气体压力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6为3个,均匀分布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的内部,保证了压力测量的精度。压力传感器6测量范围为0MPa至1.2MPa,测量精度等级不低于0.01级,测压分辨率为0.01MPa。所述微处理器7分别与压力传感器6、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单向电连接,获取压力传感器6测量得到的气体压力数据,并通过向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发送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7采用电池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6)、微处理器(7)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8)、精密减压阀(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和第三电磁阀(4);/n所述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通过排气管道(8)并联,精密减压阀(1)的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与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相通,另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相通;/n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的内部,用于测量得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内的气体压力数据;/n所述微处理器(7)分别与压力传感器(6)、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单向电连接,获取压力传感器(6)测量得到的气体压力数据,并通过向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发送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6)、微处理器(7)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道(8)、精密减压阀(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和第三电磁阀(4);
所述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通过排气管道(8)并联,精密减压阀(1)的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与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相通,另一侧通过排气管道(8)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相通;
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的内部,用于测量得到温度特性曲线试验装置(5)内的气体压力数据;
所述微处理器(7)分别与压力传感器(6)、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单向电连接,获取压力传感器(6)测量得到的气体压力数据,并通过向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发送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6)测量范围为0MPa至1.2MPa,测量精度等级不低于0.01级,测压分辨率为0.01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特性曲线试验的智能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良车传强杨波侯宇嘉窦冰杰赵宇昂闫旭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