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4335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的方法为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溶于海水中,制备成5g/L的脱黏溶液;收集绿鳍马面鲀的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脱黏液中,不断翻动混匀,当受精卵不再相互粘黏、黏附于桶壁,并呈现一定光亮透明的状态时停止脱黏,脱黏后的受精卵通过增加海水盐度来分离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分离后的受精卵冲洗干净后按照正常程序孵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方法能够减少孵化和育苗过程的病菌污染,提高孵化率和出苗率。

A method for debonding and hatching of fertilized eggs of Takifugu fasci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和孵化方法。
技术介绍
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septentrionalis)俗称“扒皮鱼”、“耗儿鱼”和“面包鱼”,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优良的经济性鱼类。绿鳍马面鲀养殖性状优良,生存温度9~30℃,杂食性易于驯化养殖,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可开展工厂化车间养殖、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等多种模式。商品规格多样,100g即可销售,北方早苗当年即可养殖上市,福建以南海域可以全年养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绿鳍马面鲀的受精卵呈黏性、沉性,通过卵表面的粘膜和粘丝将其粘附、固定于其它物体上。绿鳍马面鲀人工繁殖多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现有技术通过在池底摆放附着基收集受精卵,随后将收集的受精卵转入孵化池孵化。由于受精卵呈黏性,表面黏附有大量亲鱼粪便等杂质,在孵化池内易滋生病菌。另外,此方法不能很好地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分离,未受精卵在孵化池中容易腐坏,加剧病菌繁殖,影响受精卵孵化和后续苗种培育。>因此,研发有效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n(1)配制脱黏溶液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溶于海水中,制备成浓度为5g/L的脱黏溶液;/n(2)受精卵脱黏收集绿鳍马面鲀的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脱黏溶液中,不断翻动混匀,当受精卵不再相互粘黏、黏附于桶壁,并呈现一定光亮透明的状态时停止脱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脱黏溶液将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溶于海水中,制备成浓度为5g/L的脱黏溶液;
(2)受精卵脱黏收集绿鳍马面鲀的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脱黏溶液中,不断翻动混匀,当受精卵不再相互粘黏、黏附于桶壁,并呈现一定光亮透明的状态时停止脱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方法,其特征在于受精卵与脱黏溶液的比例为30-35g/L。


3.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脱黏后的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权利要求1或2脱黏后的受精卵清洗干净的转入分离容器中,逐渐向分离容器中加入高盐海水母液,混合均匀,观察受精卵分离情况;当大量光亮透明的受精卵出现上浮时,停止加入高盐海水母液,静置;待全部受精卵浮于水体上层时,未受精的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力陈四清李凤辉刘长琳葛建龙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