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储水容器、回水容器以及培养容器,培养容器内置有若干筛绢盘,储水容器经由送水管路与培养容器连接,送水管路连接有第一水泵;储水容器连接有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风机连接;培养容器的上部侧壁外侧连接有高于筛绢盘的溢流管,溢流管管口位于回水容器的开口上方;幼体引诱灯位于培养容器顶部溢水管正对面;回水容器经由回水管路与储水容器连接,回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水泵。通过在储水容器中曝气,使得高溶氧的水可以平缓地进入培养容器中,避免了受精卵因曝气而损伤或破裂,提高了培养成功率;通过设置回水容器,在回水容器中直接对培养容器中溢出的水进行过滤等操作,减少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珍贵虾类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在人工捕捞或者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虾体死亡,尤其是抱卵的亲虾死亡后,需要尽快将受精卵剥离出继而放入适宜溶氧量和温度的消毒水体中进行孵化培养;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向孵化池曝气的方式确保孵化池中的溶氧量满足培养需求,然而,曝气过程中受精卵容易受气泡撞击而损伤或破裂,并且为了确保水体质量,现有技术需要经常对孵化池中的水进行大量更换,费水较多且容易导致培养水体微环境的骤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储水容器、回水容器以及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内置有若干筛绢层,所述储水容器经由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所述送水管路连接有第一水泵;储水容器连接有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风机连接;所述培养容器的上部侧壁外侧连接有高于所述筛绢层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管口位于所述回水容器的开口上方;培养容器顶部的溢流管正对面设置有幼体引诱灯;所述回水容器经由回水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回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培养容器中竖向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中可竖向滑动地设置有培养架,所述筛绢层置于所述培养架中。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滑轨的下部设置有与培养架的下端相抵的限位块。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筛绢层下方的匀化板,所述匀化板的一侧板面分布有若干出水孔,另一侧板面具有进水孔并且该进水孔与所述送水管路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回水容器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回水容器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灯,并且回水容器还连接有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与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在回水容器上部,其较低一侧穿出所述回水容器的侧壁。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储水容器内置有溶氧探头以及温度计;所述储水容器底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储水容器中曝气,使得高溶氧的水可以平缓地进入培养容器中,避免了受精卵因曝气而损伤或破裂,提高了培养成功率;另外,通过设置回水容器,在回水容器中直接对培养容器中溢出的水进行过滤、消毒和曝气等操作,达标后再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在培养容器中设置滑轨,使得载有受精卵的筛绢层能平稳进入水中,并且滑轨能够使得筛娟在水体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配合以固定设置在培养容器下部的匀化板,使得位于筛绢层上的受精卵所处的水体溶氧量均匀且稳定。通过筛娟托盘和支架,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培养容器内的空间,且不会造成卵的堆积缺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匀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储水容器1、回水容器2以及培养容器3,所述培养容器内置有若干筛绢层4,所述储水容器经由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所述送水管路连接有第一水泵5;储水容器连接有第一曝气管6,所述第一曝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风机(图中未画出)连接;所述培养容器3的上部侧壁外侧连接有高于所述筛绢层的溢流管31,所述溢流管管口位于所述回水容器的开口上方;所述回水容器2经由回水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1连接,回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水泵7。实施例在应用时,将受精卵块从亲虾或者死亡30分钟内的亲虾腹部分离出来,而后,将受精卵块置于蛋白酶和糖酶混液中,并且向其中充气,使得受精卵块裂解形成多个受精卵单体,用筛绢层收集受精卵单体后将筛绢层放置在培养容器中;储水容器中的水曝气使得溶氧量提升后,第一水泵持续将高溶氧的水泵入培养容器中,从而受精卵处于平缓的高溶氧水流中,促进受精卵发育成虾类幼体;培养容器中的水溢出后进入回水容器,在回水容器中经过滤、杀菌、曝气后再经第二水泵泵入储水容器。具体而言,培养容器中竖向设置有一对滑轨8,所述滑轨中可竖向滑动地设置有培养架9,所述筛绢层4置于所述培养架中。相应地,所述滑轨的下部设置有与培养架的下端相抵的限位块81。培养架9的的上部设置有提拉杆91,便于作业者提拉培养架。所述培养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筛绢层下方的匀化板10,所述匀化板的一侧板面分布有若干出水孔101,另一侧板面具有进水孔102并且该进水孔与所述送水管路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通过在培养容器中设置滑轨,使得载有受精卵的筛绢层能平稳进入水中,并且滑轨能够使得筛娟在水体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配合以固定设置在培养容器下部的匀化板,使得位于筛绢层上的受精卵所处的水体溶氧量均匀且稳定。所述回水容器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21,回水容器的下部设置有紫外灯22,并且回水容器还连接有第二曝气管23,第二曝气管与第二风机(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二曝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回水管路入水口的下方。所述过滤网21倾斜设置在回水容器上部,其较低一侧穿出所述回水容器的侧壁。过滤网上拦截的污物会在过滤网较低一侧聚集,便于清理,并且由于溢流管的出水口位于过滤网较高一侧的上方,从而进入回水容器的水不会冲击到污物,避免污物在冲刷之下穿过过滤网。所述储水容器1内置有溶氧探头11以及温度计;所述储水容器底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12,其中有热电阻以及换热器。有利于对进入培养容器的水的温度和溶氧量进行更进准的控制,促进受精卵孵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容器、回水容器以及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内置有若干筛绢层,所述储水容器经由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所述送水管路连接有第一水泵;储水容器连接有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风机连接;所述培养容器的上部侧壁外侧连接有高于所述筛绢层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管口位于所述回水容器的开口上方;培养容器顶部的溢流管正对面设置有幼体引诱灯;所述回水容器经由回水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回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容器、回水容器以及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内置有若干筛绢层,所述储水容器经由送水管路与所述培养容器连接,所述送水管路连接有第一水泵;储水容器连接有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与外部的第一风机连接;所述培养容器的上部侧壁外侧连接有高于所述筛绢层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管口位于所述回水容器的开口上方;培养容器顶部的溢流管正对面设置有幼体引诱灯;所述回水容器经由回水管路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回水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容器中竖向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滑轨中可竖向滑动地设置有培养架,所述筛绢层置于所述培养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虾类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下部设置有与培养架的下端相抵的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军,万夕和,沈辉,王李宝,黎慧,蒋葛,乔毅,成婕,杨泽禹,王盼,胡润豪,范贤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