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31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包括承重底盘和载物台面;所述称重底盘采用型钢组成底盘框架,内部焊接钢板;钢板上表面均布固定四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底部垫有带凸台的增高底板;增高底板底部与钢板固定连接,其上面周向焊接防侧移护圈;承重底盘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载物台面与称重底盘的第一活接螺栓;所述载物台面上表面均布焊接有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每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上焊接有吊耳;载物台面上位于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内侧均布设置有第二活节螺栓;载物台面下表面设置有与四个称重传感器配合使用的称重传感器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能方便运输,又能满足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钻井采油生产过程中,钻井作业队通常需要配备散料输灰料罐用于固井水泥的储存与输送,为适应井队的频繁搬家转运,输灰罐通常设计为六腿带底座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方便罐体的运输转场,但同时此种结构使得罐体自身无法增加称重装置,在井队的作业过程中由于无法直观地判断罐内物料存量的多少与固井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水泥量,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罐内余料的多少和罐体实际进出灰量,无法及时对输灰阀门进行合理的开关,从而给作业队伍造成固井水泥供应不及时或水泥进出料量无法控制的问题。既影响作业队的正常工作又易产生固井灰量使用失误,给固井作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即能方便运输,又能满足计量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底盘和载物台面;所述称重底盘采用型钢组成底盘框架,内部焊接钢板;钢板上表面均布固定四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底部垫有带凸台的增高底板;增高底板底部与钢板固定连接,其上面周向焊接防侧移护圈;称重底盘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载物台面与称重底盘的第一活接螺栓,载物台面与称重底盘配合安装,使用第一活节螺栓进行紧固,所述载物台面上表面均布焊接有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每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上焊接有吊耳;载物台面上位于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内侧均布设置有第二活节螺栓,第二活节螺栓用于称重装置与罐体的整体固定;载物台面下表面设置有与四个称重传感器配合使用的称重传感器压头。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止钢板焊接变形的第一方管拉筋;所述载物台面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方管拉筋;所述第二方管拉筋位“田”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方管拉筋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方管拉筋的凹槽,使载物台面背面拉筋与称重底盘内部方管拉筋进行凹凸配合,留有合理的活动余量,保证不影响称重精度的同时有效防止载物台面的横向位移。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限位导向组件为梯形;所述吊耳为弧形长筋板吊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称重底盘内部整体焊接钢板,相比常规的点接触形式,实现了以面与地面接触,增大了称重装置的受力面积,对各种复杂地面环境均可适用,保障了称重装置的通用性与称重的精准度;2.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经过增高底板与防侧移护圈的配合应用,使得整个称重传感器在设备转运过程中能够适应颠簸路况,减少复位安装的频率,提高作业效率;3.本技术所述的称重底盘与载物台面、载物台面与灰罐设备之间均采用活节螺栓连接,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固安全性,又实现了各单元之间的快速拆装;4.本技术所述的载物台面上面依据灰罐底座尺寸设置有梯形导向组件,并利用弧形长筋板作为称重装置的吊耳,导向组件保证灰罐安装的快速性与位置准确性,弧形长板吊耳在增加导向组件强度的同时用作吊耳;5.本技术所述的载物台面背面方管拉筋与称重底盘内部方管拉筋进行凹凸配合,留有合理的活动余量,保证不影响称重精度的同时有效防止载物台面的横向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物台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称重底盘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应用实例图;其中,吊耳1、底座限位导向组件2、第二活节螺栓3、载物台面4、第二方管拉筋5、称重传感器压头6、第一活节螺栓7、底盘框架8、增高底板9、防侧移护圈10、称重传感器11、称重底盘12、第一方管拉筋13、钢板14、凹槽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底盘12和载物台面4;所述称重底盘12采用型钢组成底盘框架8,内部焊接钢板14;钢板14上表面均布固定四只称重传感器11,称重传感器11底部垫有带凸台的增高底板9;增高底板9底部与钢板14固定连接,其上面周向焊接防侧移护圈10;称重底盘12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载物台面4与称重底盘12的第一活接螺栓7,载物台面4与称重底盘12配合安装,使用第一活节螺栓7进行紧固,所述载物台面4上表面均布焊接有四个梯形底座限位导向组件2,每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2上焊接有弧形长筋板吊耳1;载物台面4上位于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2内侧均布设置有第二活节螺栓3,第二活节螺栓3用于称重装置与罐体的整体固定;载物台面4下表面设置有与四个称重传感器11配合使用的称重传感器压头6。本技术所述钢板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止钢板焊接变形的第一方管拉筋13;所述载物台面4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方管拉筋5;所述第二方管拉筋5位“田”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方管拉筋1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方管拉筋5的凹槽15,使载物台面4背面拉筋与称重底盘12内部方管拉筋进行凹凸配合,留有合理的活动余量,保证不影响称重精度的同时有效防止载物台面的横向位移。工作原理:本技术首次使用时,首先将称重传感器11放在增高底板9上面的防侧移护圈10中,根据设计方向,将载物台面4与称重底盘12进行对扣配合,称重传感器压头6与称重传感器11务必对正;对扣配合完成后利用第一活节螺栓7将载物台面4与称重底盘12进行紧固,完成称重装置的装配工作。当本技术的称重装置需要使用时,通过对弧形长筋板吊耳1的吊装,将此装置吊至指定位置,而后将灰罐设备吊装至载物平台4上,利用梯形底座限位导向组件2将灰罐底座进行定位,使用第二活节螺栓3将灰罐底座与称重装置紧固,同时为保证称重精度,可对第一活节螺栓7的螺母进行拧松。当固井作业完成后输灰罐需要运走时,将第二活节螺栓3拆开,对罐体进行调离装车即可,对称重装置的第一活节螺栓7紧固完成后,通过,弧形长筋板吊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底盘和载物台面;所述称重底盘采用型钢组成底盘框架,内部焊接钢板;钢板上表面均布固定四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底部垫有带凸台的增高底板;增高底板底部与钢板固定连接,其上面周向焊接防侧移护圈;称重底盘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载物台面与称重底盘的第一活接螺栓;所述载物台面上表面均布焊接有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每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上焊接有吊耳;载物台面上位于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内侧均布设置有第二活节螺栓;载物台面下表面设置有与四个称重传感器配合使用的称重传感器压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散料输灰罐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底盘和载物台面;所述称重底盘采用型钢组成底盘框架,内部焊接钢板;钢板上表面均布固定四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底部垫有带凸台的增高底板;增高底板底部与钢板固定连接,其上面周向焊接防侧移护圈;称重底盘四周设置有用于连接载物台面与称重底盘的第一活接螺栓;所述载物台面上表面均布焊接有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每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上焊接有吊耳;载物台面上位于四个底座限位导向组件内侧均布设置有第二活节螺栓;载物台面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汉杨长厚苏晓飞魏勇赵燕博吴春龙刘杰陈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标智能科技东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