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2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孔检测装置,涉及桩孔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呈中空的中心座,所述中心座外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将中心座支撑于桩孔孔口的支撑机构,所述中心座内腔滑移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端均伸出中心座设置,所述中心座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所述中心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杆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驱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桩孔孔径检测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孔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桩孔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检测中,桩基成孔质量检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孔桩径上下是否统一且满足设计要求,桩孔是否按照设计呈标准的圆柱体将直接影响后续桩基混凝土浇筑后桩基的力学性能,桩基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因而桩孔孔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42136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工况建筑基桩桩孔检测设备,其包括有检测气缸,检测气缸之上连接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件,支撑杆件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检测装置,每一个检测装置均采用电动丝杆结构,其包括有设置于支撑杆件端部的驱动电机,以及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延伸的检测杆件,检测杆件采用丝杆结构,其由驱动电机驱动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轴向位移;多个检测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检测装置之中,多个检测杆件在同一水平面之上的投影关于支撑杆件成旋转对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工况建筑基桩桩孔检测设备,其可适用于各个工况下不同基桩桩孔检测,从而使其适用性得以显著改善,同时亦可间接降低检测过程中的成本。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比文件中在测量孔径时,将检测装置放置于桩孔内,通过查看检测装置在下探过程中是否受到阻碍,使其产生无法继续向下的现象,来判断桩孔是否发生偏移,但是如果装置摆放倾斜的话,也会存在上述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孔孔径的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具有提高桩孔孔径检测的准确性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包括呈中空的中心座,所述中心座外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将中心座支撑于桩孔孔口的支撑机构,所述中心座内腔滑移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中心座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中心座空腔连通的窗口,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上下端均伸出窗口设置,所述中心座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所述中心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杆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驱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测桩孔孔径时,首先可根据桩孔所在地面情况,通过调节支撑机构将中心座相对孔径呈水平状态,同时将测量机构放置于桩孔内,之后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杆能够向下移动,从而使测量机构下端能够持续深入桩孔内,且在测量机构移动的同时,操作者通过观察测量机构的上端反馈,使操作者能够判断桩孔是否存在倾斜现象,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得出桩孔孔径的测量结果,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中心座外壁的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呈中空且端部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架开口端滑移穿设有次杆,所述次杆伸出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钉,所述支撑架连接有用于限位次杆伸出长度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测桩孔孔径时,先根据孔径所在地面的平整度,来调节支撑架的转动角度以及次杆伸出量,从而使中心座能够相对于桩孔呈水平状态,从而使驱动杆能够驱动测量机构沿垂直于桩孔孔径方向移动,从而使测量更加准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螺纹穿设于支撑架侧壁的螺钉,所述次杆侧壁开设有若干供螺钉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次杆滑移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螺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将次杆从支撑架内部滑移拉出,使中心座调整至合适的位置,进而再通过将螺钉螺纹连接于合适的螺纹孔内,从而使次杆位置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且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交叉转动设置并且上下端均伸出窗口,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查看孔径大小变化的查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支撑架将中心座固定于桩孔孔口时,可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放置于桩孔孔内,并转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杆能够驱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下端能够分别抵接于桩孔的两侧侧壁,同时在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向下移动的同时,若桩孔孔径有偏移时,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会同步反馈至查看组件,从而使操作者能够通过查看组件直接判断桩孔孔径是否有倾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查看组件包括转动连连于第一支杆上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呈中空且端部开口设置,所述连接杆开口端滑移穿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伸出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杆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抵接于桩孔侧壁并持续向下移动时,若桩孔的孔径出现偏移时,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同步交叉转动,由于杠杆原理,使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端能够产生移动,从而使连接杆与移动杆相对同步移动,从而操作者可通过查看移动杆从连接杆内的滑移伸出量,来判断桩孔孔径是否产生偏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中心座上表面的两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驱动杆两侧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啮合于齿轮的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转动齿轮,由于齿轮啮合于齿条,从而使驱动杆能够上下移动,使支撑杆能够带动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沿着桩孔孔壁上下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球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与桩孔孔壁间的接触更加顺滑,便于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在桩孔中的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杆侧壁沿移动杆滑移方向设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者能够更加直观的判断且测量桩孔孔径的偏移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检测桩孔孔径时,首先可根据桩孔所在地面情况,通过调节支撑机构将中心座相对孔径呈水平状态,同时将测量机构放置于桩孔内,之后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杆能够向下移动,从而使测量机构下端能够持续深入桩孔内,且在测量机构移动的同时,操作者通过观察测量机构的上端反馈,使操作者能够判断桩孔是否存在倾斜现象,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得出桩孔孔径的测量结果,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当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下端抵接于桩孔侧壁并持续向下移动时,若桩孔的孔径出现偏移时,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同步交叉转动,由于杠杆原理,使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上端能够产生移动,从而使连接杆与移动杆相对同步移动,从而操作者可通过查看移动杆从连接杆内的滑移伸出量,来判断桩孔孔径是否产生偏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座;2、支撑机构;3、支撑杆;31、燕尾槽;32、燕尾块;4、窗口;5、测量机构;6、驱动杆;7、驱动机构;21、支撑架;22、次杆;23、定位钉;24、限位组件;241、螺钉;242、螺纹孔;51、第一支杆;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的中心座(1),所述中心座(1)外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将中心座(1)支撑于桩孔孔口的支撑机构(2),所述中心座(1)内腔滑移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中心座(1)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中心座(1)空腔连通的窗口(4),所述支撑杆(3)转动连接有测量机构(5),所述测量机构(5)上下端均伸出窗口(4)设置,所述中心座(1)穿设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所述中心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杆(6)移动的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连接于驱动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的中心座(1),所述中心座(1)外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将中心座(1)支撑于桩孔孔口的支撑机构(2),所述中心座(1)内腔滑移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中心座(1)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中心座(1)空腔连通的窗口(4),所述支撑杆(3)转动连接有测量机构(5),所述测量机构(5)上下端均伸出窗口(4)设置,所述中心座(1)穿设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所述中心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驱动杆(6)移动的驱动机构(7),所述驱动机构(7)连接于驱动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中心座(1)外壁的若干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一端呈中空且端部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架(21)开口端滑移穿设有次杆(22),所述次杆(22)伸出支撑架(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钉(23),所述支撑架(21)连接有用于限位次杆(22)伸出长度的限位组件(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4)包括螺纹穿设于支撑架(21)侧壁的螺钉(241),所述次杆(22)侧壁开设有若干供螺钉(24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42),所述螺纹孔(242)沿次杆(22)滑移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螺钉(241)螺纹连接于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江争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臻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