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19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传送主轴,所述传动主轴上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左侧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施肥量的配重装置,所述传动主轴上位于所述平衡杆后方固定设置有传送主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该设备通过调整限高块即可准确撑握施肥的深度,通过转动把手即可控制施肥量,自动化作业有效地减少了人力及物力的投入,作业效率较高,生产及使用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定会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A pit digging fertilizer applicator with adjustable amount of deep fer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设备
,具体为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大部分都分到各农户手中,由于大型机械施肥得不到普及,所以农民普遍采用人工刨坑施肥方法进行施肥,这种施肥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撑握施肥深度和施肥数量,造成农作物生长不均匀,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目前肥料的品种较多,要想达到每苗农作物施肥等深、等量,农民朋友的人工刨坑施肥方式是很难达到等量、等深的目的,而且劳动强度大,不利于科学施肥。目前,果园挖坑施肥作业中的挖坑、施肥和覆土作业基本上由人工来完成,现有的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挖坑施肥作业机械,大多也是针对挖坑的设备。而且,现有各种具有挖坑、施肥、覆土作业一体化作业功能的机具在进行作业时,必须停止在作业地点进行作业,不能在连续行进的过程中进行作业,存在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挖坑施肥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施肥量和施肥深度难以控制、安全性差,现有挖坑施肥作业机具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传送主轴,所述传动主轴上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左侧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施肥量的配重装置,所述传动主轴上位于所述平衡杆后方固定设置有传送主轮,所述传动主轴上位于所述平衡杆前方固定设置有传送带轮,所述平衡杆右端转动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传送副轴,所述传送副轴上固定设置有传送副轮,所述传送副轮与所述传送主轮间使用传送带连接,所述平衡杆上位于所述传动主轴左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传动腔上端壁固定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入料斗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传送主轴,所述传动主轴上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左侧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施肥量的配重装置,所述传动主轴上位于所述平衡杆后方固定设置有传送主轮,所述传动主轴上位于所述平衡杆前方固定设置有传送带轮,所述平衡杆右端转动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传送副轴,所述传送副轴上固定设置有传送副轮,所述传送副轮与所述传送主轮间使用传送带连接,所述平衡杆上位于所述传动主轴左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传动腔上端壁固定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入料斗右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连杆右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料口大小的开关门,所述第二连杆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送主轴下方的槽轮轴,所述槽轮轴上固定设置有槽轮,所述槽轮轴上位于所述槽轮前方固定设置有槽轮带轮,所述槽轮带轮与所述传送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槽轮轴上位于所述槽轮与所述槽轮带轮间固定设置有施肥带轮,所述施肥带轮向右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机身右侧的施肥装置插入土里并施肥,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槽轮轴下方的拨轮轴,所述拨轮轴上固定设置有拨轮,所述拨轮上固定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转动过程中可与所述槽轮上的拨槽啮合,所述拨轮轴位于所述拨轮前方固定设置有拨轮带轮,所述传动腔前后端壁间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拨轮轴下方前后延伸的运动轴,所述运动轴位于所述传动腔内固定设置有运动带轮,所述运动带轮与所述拨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腔下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连接有电机带轮,所述电机带轮与所述运动带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所述运动轴前后端对称固定设置有运动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施肥量可调挖坑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包括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平衡杆左侧上方设置的配重腔,所述配重腔左端壁设置有向左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啮合的螺杆,所述螺杆左端固定设置有调整盘,所述调整盘左端壁转动设置有把手,所述配重腔上下端壁间滑动设置有左端壁与所述螺杆抵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端壁固定设置有楔形滑块,所述楔形滑块右端壁与所述配重腔右端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配重腔下端壁上下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滑块抵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滑块腔,所述滑块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端壁与所述滑块腔上端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闽清县千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