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1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面固定设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与离心泵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泵外壳内设有离心腔,所述离心轴的后侧固定设有离心叶,本发明专利技术内设离心泵和电动搅拌棒可实现自动吸取淤泥,防止淤泥扩散二次污染,同时滤网能够分离河水与淤泥,提高清淤效率,加热环能够干燥淤泥,能够提高了淤泥收集量,同时当淤泥存储到达一定量时,该装置自带压缩气囊,能够实现自动上浮,方便打捞和回收,能够实现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但目前基本通过人工来清理,清理难度大,而且现有的机械设备是通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来达到河道清淤的目的,但是流动的淤泥会带来二次污染,使污染面积变得更大,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克服河道清淤困难,机械设备清理造成二次污染等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面固定设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与离心泵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泵外壳内设有离心腔,所述离心轴的后侧固定设有离心叶,所述离心叶位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后端面固定设有吸收器,所述吸收器的右端与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器的右端贯穿所述外壳的右端面,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左端与淤泥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内设有淤泥水箱腔,所述淤泥水箱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第一转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离心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离心叶转动,所述离心叶带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器外壳,所述过滤器外壳内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淤泥水箱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滑动设有过滤推杆,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固定设有凸轮推杆,所述凸轮推杆的右端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还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前端固定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推杆滑动相抵,所述过滤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设有四个环形排列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环形排列固定设有四个第二固定杆,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杆,每一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固定设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左端滑动设有粗杆,所述粗杆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粗杆腔,所述粗杆腔与所述细杆滑动连接,所述粗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活塞,所述过滤腔的内壁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侧与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下端面,所述工作腔的左侧内壁还固定设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净水箱内设有净水腔,所述净水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水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设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五活塞,所述净水腔内设有齿轮泵箱,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与所述净水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贯穿所述净水箱与所述外壳的左端面,所述齿轮泵箱内设有齿轮泵腔,所述齿轮泵腔内上下对称转动设有两个齿轮轴,上侧的所述齿轮轴后侧连接有马达,每个所述齿轮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一个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带动所述凸轮推杆移动,所述凸轮推杆带动所述过滤推杆移动,所述过滤推杆带动所述第二活塞移动,所述第二活塞带动所述细杆移动,所述细杆带动所述粗杆移动,所述粗杆带动所述第三转动杆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带动所述第四活塞移动,所述第五活塞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四固定杆转动,所述齿轮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有干燥腔,所述淤泥引流管贯穿所述干燥箱的上端面且与所述干燥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干燥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主动带轮,所述干燥腔的后侧内壁还转动设有从动带轮轴,所述从动带轮轴位于所述第三电机的右侧,所述从动带轮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摩擦传动,所述干燥腔的内壁还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箱的左端面与所述干燥箱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腔的左侧内壁设有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内壁连通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设有刮板,所述存储腔的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存储腔的下侧内壁还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设有存储板,所述存储板与所述存储腔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吸收机构还包括固定设在在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的供电器,所述供电器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内部能够导电,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杆的左端贯穿所述外壳的右端面,所述导电杆的右端转动设有电动搅拌器。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前后端面左右对称转动设有四个万向轮,同侧的两个所述万向轮通过履带摩擦传动。优选地,所述工作腔的左右侧内壁分别固定设有压缩气囊,每个所述压缩气囊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设有气管,每个所述气管的靠近所述压缩气囊的一端贯穿所述外壳的左右端面,每个所述气管的上端固定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设有气囊腔。优选地,所述压缩气囊的压缩气体进入所述气囊腔时能使所述气囊腔膨胀。优选地,所述过滤网能够使水通过,不能够使淤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内设离心泵和电动搅拌棒可实现自动吸取淤泥,防止淤泥扩散二次污染,同时滤网能够分离河水与淤泥,提高清淤效率,加热环能够干燥淤泥,能够提高了淤泥收集量,同时当淤泥存储到达一定量时,该装置自带压缩气囊,能够实现自动上浮,方便打捞和回收,能够实现多次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C-C方向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D-D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E-E方向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面固定设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与离心泵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泵外壳内设有离心腔,所述离心轴的后侧固定设有离心叶,所述离心叶位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后端面固定设有吸收器,所述吸收器的右端与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器的右端贯穿所述外壳的右端面,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左端与淤泥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内设有淤泥水箱腔,所述淤泥水箱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第一转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离心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离心叶转动,所述离心叶带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器外壳,所述过滤器外壳内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淤泥水箱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滑动设有过滤推杆,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固定设有凸轮推杆,所述凸轮推杆的右端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还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前端固定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推杆滑动相抵,所述过滤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设有四个环形排列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环形排列固定设有四个第二固定杆,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杆,每一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固定设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左端滑动设有粗杆,所述粗杆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粗杆腔,所述粗杆腔与所述细杆滑动连接,所述粗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活塞,所述过滤腔的内壁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侧与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下端面,所述工作腔的左侧内壁还固定设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净水箱内设有净水腔,所述净水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水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设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五活塞,所述净水腔内设有齿轮泵箱,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与所述净水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贯穿所述净水箱与所述外壳的左端面,所述齿轮泵箱内设有齿轮泵腔,所述齿轮泵腔内上下对称转动设有两个齿轮轴,上侧的所述齿轮轴后侧连接有马达,每个所述齿轮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一个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带动所述凸轮推杆移动,所述凸轮推杆带动所述过滤推杆移动,所述过滤推杆带动所述第二活塞移动,所述第二活塞带动所述细杆移动,所述细杆带动所述粗杆移动,所述粗杆带动所述第三转动杆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带动所述第四活塞移动,所述第五活塞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四固定杆转动,所述齿轮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有干燥腔,所述淤泥引流管贯穿所述干燥箱的上端面且与所述干燥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干燥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前端面转动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主动带轮,所述干燥腔的后侧内壁还转动设有从动带轮轴,所述从动带轮轴位于所述第三电机的右侧,所述从动带轮轴的前端固定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摩擦传动,所述干燥腔的内壁还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设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箱的左端面与所述干燥箱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存储腔的左侧内壁设有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内壁连通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设有刮板,所述存储腔的下侧内壁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存储腔的下侧内壁还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设有存储板,所述存储板与所述存储腔内壁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面固定设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与离心泵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离心泵外壳内设有离心腔,所述离心轴的后侧固定设有离心叶,所述离心叶位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后端面固定设有吸收器,所述吸收器的右端与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器的右端贯穿所述外壳的右端面,所述离心泵外壳的左端与淤泥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水箱内设有淤泥水箱腔,所述淤泥水箱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第一转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离心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离心叶转动,所述离心叶带动所述第一活塞移动,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器外壳,所述过滤器外壳内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淤泥水箱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滑动设有过滤推杆,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所述过滤推杆的左端固定设有凸轮推杆,所述凸轮推杆的右端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端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工作腔的后侧内壁还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前端固定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凸轮推杆滑动相抵,所述过滤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上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设有四个环形排列的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以所述过滤推杆为中心,环形排列固定设有四个第二固定杆,每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杆,每一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左端固定设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左端滑动设有粗杆,所述粗杆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粗杆腔,所述粗杆腔与所述细杆滑动连接,所述粗杆的左端转动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活塞,所述过滤腔的内壁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侧与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与所述过滤腔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淤泥引流管的下端贯穿所述过滤器外壳的下端面,所述工作腔的左侧内壁还固定设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位于所述过滤器外壳的左侧,所述净水箱内设有净水腔,所述净水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过滤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净水腔的上侧内壁固定设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转动设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五活塞,所述净水腔内设有齿轮泵箱,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与所述净水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泵箱的左端贯穿所述净水箱与所述外壳的左端面,所述齿轮泵箱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赫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闽清县千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