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195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包括补种箱、转动连接在补种箱上的补种轴,以及若干沿轴向安装在补种轴上且从补种箱内取种的转勺式补种器,补种轴连接动力传递装置。当某行需要补种时,位于该行的电磁离合器通电,离合器主动转子内的磁轭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合衔铁产生摩擦扭矩使从动转子与之吸合,带动补种器转动90°,补蒜勺将蒜种抛至漏种位置进行补种,此时电磁离合器断电,离合器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分离,补种动作停止;本发明专利技术共设有多组补种装置,只在需要的补种行进行补种工作,互不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大蒜播种机发生漏播情况时及时进行补种,减少大蒜播种机的漏播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蒜播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大蒜播种机的补种装置,具体为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与出口国,为减轻劳动强度,越来越多的大蒜种植农户选择用大蒜播种机来种植大蒜。目前已有的大蒜播种机基本能满足大蒜单粒种植要求,但由于蒜种的尺寸与播种机取蒜勺尺寸不对应、机器震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大蒜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取不到蒜种的现象,造成大蒜播种漏播,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现在大多用人工进行补种,劳动强度大,且人工补种的效率较低。而在机械化补种中,识别蒜种漏播的技术方法已相对成熟,从漏播信号的检测到控制信号输出已具备用于实际生产的条件,但缺乏能用于实际生产的单粒补种装置,如针对多行播种,单行单机控制不仅会增加结构成本及复杂性,且可靠性与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随行数增加,故障率、成本都随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多行大蒜播种机,可对多行大蒜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种箱(1)、转动连接在补种箱上的补种轴(3),以及若干沿轴向安装在补种轴上且从补种箱内取种的转勺式补种器(6),所述补种轴(3)连接动力传递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种箱(1)、转动连接在补种箱上的补种轴(3),以及若干沿轴向安装在补种轴上且从补种箱内取种的转勺式补种器(6),所述补种轴(3)连接动力传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勺式补种器包括与补种轴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的圆盘(602),以及固定在圆盘上的若干补蒜勺(603),补蒜勺的开口朝向与圆盘转动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补种轴位于补种箱外侧,补种箱的箱底和靠近补种轴的箱侧壁均开设有供转勺式补种器旋转通过的取种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种通道包括开设在补种箱箱底的下通道和开设在箱侧壁的侧通道,下通道包括与圆盘适配的第一条孔,以及与补蒜勺适配的过勺孔,侧通道为与圆盘适配的第二条孔,补蒜勺与补种轴的间距大于第二条孔的侧壁与补种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条孔的侧壁为弧形挡板(103),弧形挡板(103)的弯曲方向与圆盘外圆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补种箱的箱底上固设有一端伸至过勺孔的软毛刷(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行大蒜播种机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华韩相龙侯加林姜广民施国英李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