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147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该干燥流化床由气体分布板分为上床体和下床体,所述上床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气体出口,所述上床体的底部与出料口连通;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气进口、位于干燥气进口上方气体分布板下方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燥流化床,为聚乙烯干燥的一种新型设备,处理量、处理效率及安全性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均有极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干燥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同时该干燥流化床也适用于ABS塑料、PPO等有机聚合物的干燥工艺。
技术介绍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我国聚乙烯行业通过近几年不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仍有抚顺石化、武汉乙烯、四川炼化、大庆石化等装置投产,到十二五末期,聚乙烯产能将达到1667万吨。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聚乙烯国产量在1015.2万吨,表观需求量在1727.27万吨,从中可看出国内聚乙烯仍存在700多万吨的缺口不得不依托进口。因此,进口产品凭借其相对较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占据了我国聚乙烯市场的重要比例。但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大和十二五期间烯烃原料的多元化,我国聚乙烯的自给率将大幅提高,对外依存度将逐渐降低。需求方面,作为聚乙烯主要消费领域的塑料薄膜,由于其多应用于终端消费及运输环节,其需求的增长与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关系较大,基本维持着略高于国内GDP的增长,其增长势头稳定,存在需求刚性。从软包装薄膜产量统计来看,自2006年起平均以13%的速率递增,也印证了塑料薄膜的稳速增长。聚乙烯的另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是塑料管材,它的产量也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市政管道建设项目增加的实施不断增加。未来几年,城镇供排水、燃气管道,以及城市地下电力、通讯护套管道等市政用塑料管道仍将成为近几年的发展重点。聚乙烯合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干燥,传统干燥工艺采用在干燥机内密封干燥,随着聚乙烯工业发展,单套设备产量增大,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聚乙烯干燥过程需要密闭条件下也制约了大型干燥机的设计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聚乙烯干燥工艺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适合用于制造大型干燥机。本技术提供一种密闭式聚乙烯干燥流化床,该干燥流化床由气体分布板分为上床体和下床体,所述上床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气体出口,所述上床体的底部与出料口连通;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气进口、位于干燥气进口上方气体分布板下方的换热器。其中,上述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工作时,物流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上床体,同时,干燥气由所述干燥气进口进入所述干燥单元进行加热干燥后,通过气体分布板进入所述上床体干燥其内的物流,得到一次干燥后的物流和尾气,一次干燥后的物流通过出料口排出所述上床体,一次干燥后的尾气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排出所述上床体,经过除尘处理后得到回收的一次干燥物流和回收的一次干燥尾气,所述回收的一次干燥尾气可以通过所述干燥气进口再次进入所述干燥单元循环利用,所述回收的一次干燥物流可以与一次干燥后的物流合并处理。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排出所述上床体的一次干燥后的物流(可以包含所述回收的一次干燥物流)还可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再次进入上述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依据上述流程进行二次及以上的干燥。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两个干燥单元,相邻的所述干燥单元由干燥气隔板隔开。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床体由上隔板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上隔板的底部设有能够调整大小的卸料孔,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所述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还设有回收料进口Ⅰ。其中,所述回收料进口Ⅰ用作气体出口的气体所带出物料除尘后的回流口。其中,卸料孔可以实时调整大小,便于物料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还设有测温口。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通过出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管的上段设置气动安全装置和回收料进口Ⅱ。其中,所述气动安全装置的设置便于设备的自动控制。其中,所述回收料进口Ⅱ用作气体出口的气体所带出物料除尘后的回流口。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床体由下隔板分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干燥单元。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分别包括至少两个个所述干燥单元。其中,当所述下床体、所述第三腔体或所述第四腔体具有两个以上换热单元时,其中包含的两个以上干燥气进口便于干燥气的均匀分布,并且包含的两个以上换热器便于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对干燥气温度进行调整。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蒸汽入口和凝结水出口。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入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上部;所述凝结水出口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下部。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床体设有至少一个人孔。本技术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人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上。上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工作时,物流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同时,干燥气由所述干燥气进口进入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干燥单元,经过加热和干燥后,通过气体分布板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干燥其内的物流,得到一次干燥后的物流和尾气,一次干燥后的物流通过卸料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一次干燥后的尾气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排出所述第一腔体,经过除尘处理后得到回收的一次干燥物流和回收的一次干燥尾气,所述回收的一次干燥尾气可以通过所述干燥气进口进入所述第四腔体的所述干燥单元循环利用,所述回收的一次干燥物流通过所述回收物流进口Ⅰ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与一次干燥相类似,所述第四腔体的干燥气经过所述干燥单元加热和干燥后,通过所述气体分布板进入所述第三腔体干燥其内的物流,得到二次干燥后的物流和尾气,二次干燥后的物流通过出料口排出该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后的尾气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排出所述第二腔体,经过除尘处理后得到回收的二次干燥物流和尾气,其中,回收的二次干燥物流通过所述回收料进口Ⅱ进入所述出料管通过出料口排出该干燥流化床,回收的二次干燥尾气通过干燥气进口进入第一腔体的干燥单元进行循环利用。当然,如果需要的话,排出该干燥流化床的二次干燥后的物流(可以包含所述回收的二次干燥物流)还可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再次进入上述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依据上述流程进行再次的干燥。其中,干燥气的循环为闭路系统。本技术提供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适合作为大型干燥设备,例如,长度超过11米,高度超过6.5米,宽度超过3.8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特征在于,该干燥流化床由气体分布板分为上床体和下床体,/n所述上床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气体出口,所述上床体的底部与出料口连通;/n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气进口、位于所述干燥气进口上方所述气体分布板下方的换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特征在于,该干燥流化床由气体分布板分为上床体和下床体,
所述上床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气体出口,所述上床体的底部与出料口连通;
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气进口、位于所述干燥气进口上方所述气体分布板下方的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床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干燥单元,相邻的所述干燥单元由干燥气隔板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床体由上隔板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上隔板的底部设有卸料孔,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所述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还设有回收料进口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还设有测温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聚乙烯干燥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尧孙中心安亚中张国海邱永宁王天宝何德强张晓阳徐澍海刚冉蔡玲赵鸿江贾敏张帆杜皓蕾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