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敬强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11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热水器进水口及热水器出水口,壳体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出水口与热水器出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管连接,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自吸泵设有自吸泵进水口及自吸泵出水口,离心式增压泵设有增压泵进水口及增压泵出水口,加热器进水口与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口与自吸泵出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电控系统与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连接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加热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主动进水,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加热浴缸内的水,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时市面上的电热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储水式电热水器,另一种是即热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内部设有电发热体,水流过加热器并与电发热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功率较大,能在短时间内将流过加热器的冷水加温至沐浴温度,故称作“即热式”。现时市面上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用于加热自来水,自来水由自身的水压流经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即可以说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是被动进水的。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不能主动进水,例如需要加热浴缸内的水时,由于浴缸内的水不能自行流入到即热式电热水器并再流回到浴缸内,所以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不能加热浴缸内的水,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它能主动进水,适应性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的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热水器进水口及热水器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有加热器进水口及加热器出水口,所述加热器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管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所述自吸泵设有自吸泵进水口及自吸泵出水口,所述离心式增压泵设有增压泵进水口及增压泵出水口,所述加热器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与所述自吸泵出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控制连接所述自吸泵、所述离心式增压泵及所述加热器。优选地,所述自吸泵为直流电动隔膜泵。优选地,离心式增压泵为直流无刷离心式水泵。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铝压铸电加热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加热器进水口与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口与自吸泵出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电控系统与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连接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加热器,通过设置自吸泵结合离心式增压泵,使本技术能主动进水,从而本技术能加热浴缸内的水,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壳体;2-加热器;201-加热器进水口;202-加热器出水口;3-加热器出水管;4-加热器进水管;5-自吸泵;501-自吸泵进水口;502-自吸泵出水口;6-自吸泵进水管;7-自吸泵出水管;8-热水器进水口;9-流量传感器;10-离心式增压泵;1001-增压泵进水口;1002-增压泵出水口;11-电控系统;12-热水器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处都形成有用于连接外部水管的外螺纹。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加热器2为现有技术,加热器2可以与市面上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原理相同,加热器2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流经加热器2的水。加热器出水口202与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自吸泵5为现有技术的具有自吸功能的水泵,即自吸泵5可以设置在比液面高的地方,且自吸泵5的进水管道在有空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抽水。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离心式增压泵10为现有技术,由于离心式增压泵10为离心泵,所以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且具有流量相对较大、效率较高的特点,但是离心泵在运行前需要使其泵腔和进水管道充满水。加热器进水口201与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自吸泵出水口502通过自吸泵出水管7连接,自吸泵进水口501与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自吸泵进水管6连接。自吸泵进水管6设有流量传感器9,电控系统11与流量传感器9电连接,电控系统11控制连接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加热器2。流量传感器9为现有技术,流量传感器9具体可以是霍尔效应式水流量传感器,此类流量传感器主要设有水流转子组件和霍尔元件,水流驱动水流转子转动,水流转子叶片上的永磁铁使霍尔元件产生与水流转子转速相应的电信号。流量传感器9可以将与自吸泵进水管6的水流量相应的电信号提供给电控系统11,电控系统11为现有技术,它主要功能是依据流量传感器9的信号控制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加热器2的开启或停止。以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热水器进水口8接上外部水管,与热水器进水口8连接的外部水管必须插入到浴缸的液面之下。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安装另一条外部水管,与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的外部水管的管口可以设在浴缸液面之上,只需要保证热水能流回到浴缸内。启动本技术后,电控系统11首先控制自吸泵5运转,自吸泵5将浴缸内的水抽上,水流充满了自吸泵进水管6、自吸泵出水管7及离心式增压泵10的泵腔,当流量传感器9检测到的水流量达到离心式增压泵10的允许启动流量值时,电控系统11控制离心式增压泵10启动运转,电控系统11随即控制自吸泵5停止运转并开启加热器2,于是离心式增压泵10不断地将浴缸内的水抽入到加热器2内,电控系统11停止自吸泵5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吸泵5长时间使用而损坏。加热器2将水流加热之后,水流再从热水器出水口12流回到浴缸内。本技术通过将流量大且耐用性好的离心式增压泵10结合具有自吸功能的自吸泵5,实现了主动进水,即在热水器进水口8没有进水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主动抽水,而且可以将本技术设置在高于液面的地方,方便本技术布置安装。从上述可见,本技术可以加热浴缸内的水,在冬季时,人在浴缸内泡澡,浴缸内的水温下降较快,通过使用本技术,可以使浴缸内的水升温,使人感觉舒适。当本技术的热水器进水口8连接自来水管使用时,即本技术需要实现普通热水器的功能时,自吸泵5和离心式增压泵10可以保持停止状态,自来水由自身的水压流经自吸泵5和离心式增压泵10,继而进入加热器2,再从热水器出水口12流出。本技术也不限于应用在浴缸场合,例如鱼缸,水池等场合也可以使用本技术,可见,相比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本技术的适应性更广。进一步地,自吸泵5为直流电动隔膜泵,直流电动隔膜泵为现有技术,直流电动隔膜泵体积小,使用电压一般为24V,直流电动隔膜泵现时应用在净水器的增压场合,直流电动隔膜泵在运行前不需要预先灌入水,在运行前,直流电动隔膜泵的泵腔和进水管道完全没有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所述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所述加热器出水口(202)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所述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所述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所述加热器进水口(201)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所述自吸泵出水口(502)通过自吸泵出水管(7)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口(501)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自吸泵进水管(6)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管(6)设有流量传感器(9),所述电控系统(11)与所述流量传感器(9)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11)控制连接所述自吸泵(5)、所述离心式增压泵(10)及所述加热器(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所述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所述加热器出水口(202)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所述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所述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所述加热器进水口(201)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所述自吸泵出水口(502)通过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敬强黄钜文
申请(专利权)人:龚敬强黄钜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