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11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加热机构,包括连接管以及加热管;所述连接管为螺旋形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加热管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螺旋形容腔内,其中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有进口管和出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形的聚四氟乙烯管供介质通过,降低了连接管的材料成本,而且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对连接管进行固定,以此确保途经该连接管内介质不受污染;同时,连接管具有的螺旋形容腔,延长介质途经该连接管的路径,进而具有提高该加热机构加热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机构
本技术属于介质加热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应用于饮水机,胶囊咖啡机等小家电上的加热机构,通常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直管,以及设于直管内的U形电加热管,其中直管通常选用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然而,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的直管,其对应的材料成本高,且直管在装配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焊接的方式,而焊接的焊料长时间使用容易氧化,并对直管内通过的介质造成污染;另外,直管供介质通过的路径短,从而使得该加热机构的加热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具体地,一种加热机构,包括连接管以及加热管;所述连接管为螺旋形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加热管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螺旋形容腔内,其中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有进口管和出口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具有两个直管部,所述加热管的两个端部经由所述直管部伸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口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直管部,所述出口管设于另一个所述直管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口管和/或所述出口管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直管部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口管低于所述出口管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管上位于所述连接管内的部分的管壁与所述连接管的管壁之间的间隙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贴靠于所述连接管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温控器的数量为两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加热机构,采用螺旋形的聚四氟乙烯管供介质通过,降低了连接管的材料成本,而且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对连接管进行固定,以此确保途经该连接管内介质不受污染;同时,连接管具有的螺旋形容腔,延长介质途经该连接管的路径,进而具有提高该加热机构加热效率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连接管;11、进口管;12、出口管;13、直管部;20、加热管;30、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加热机构,包括连接管10、加热管20,以及温控器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10为螺旋形聚四氟乙烯管,也就是说,所述连接管10由食品级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连接管10具有螺旋形容腔(图未示),所述加热管20部分设于所述螺旋形容腔内,而所述加热管20的两个端部相对于所述连接管10向外伸出。其中,所述连接管10连接并连通有进口管11和出口管12,且由所述进口管11导入的介质能够途经所述螺旋形容腔并从所述出口管12向外导出。由于所述加热管20部分设于所述螺旋形容腔内,使得介质途经所述螺旋形容腔时,介质能够与设于所述螺旋形容腔内的加热管20介质,并利用所述加热管20实现对介质进行加热,以此实现该加热机构工作时对介质的加热。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管10具有两个直管部13,所述加热管20的两个端部相对于两个所述直管部13向外伸出,以便于该加热机构上加热管20与外置电源线连接。可以理解,所述进口管11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直管部13,所述出口管12设于另一个所述直管部13,以便于所述连接管10上进口管11与出口管12与外置管路之间的连接并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口管11和/或所述出口管12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直管部13设置,进一步便于该连接管10上进口管11与出口管12与外置管路之间的装配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口管11低于所述出口管12设置,以此确保途经该加热机构内的介质低进高出,使得该加热机构工作时,导入至所述螺旋形容腔内的介质能够充满所述螺旋形容腔,以此避免所述螺旋形容腔内空气的存在,进而起到防止该加热机构工作时发生干烧的情形。且,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管20上位于所述连接管10内的部分的管壁与所述连接管1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均匀设置,使得所述加热管20工作时能够对途经该螺旋形容腔内的介质实现均匀加热。其中,所述加热管20为电加热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器30贴靠于所述连接管10设置,以此实现对所述连接管10内介质温度的实时检测。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加热机构上温控器30的数量为两个。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加热机构,采用螺旋形的聚四氟乙烯管供介质通过,降低了连接管的材料成本,而且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对连接管进行固定,以此确保途经该连接管内介质不受污染;同时,连接管具有的螺旋形容腔,延长介质途经该连接管的路径,进而具有提高该加热机构加热效率的作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以及加热管;所述连接管为螺旋形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加热管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螺旋形容腔内,其中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有进口管和出口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以及加热管;所述连接管为螺旋形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加热管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的螺旋形容腔内,其中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有进口管和出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具有两个直管部,所述加热管的两个端部经由所述直管部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直管部,所述出口管设于另一个所述直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和/或所述出口管垂直于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潘跃进吴佳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