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06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包括安装板、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所述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上均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下方设置有推板,所述驱动齿轮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轴,所述驱动齿轮上安装有夹持杆,且夹持杆上安装有竖轴,所述夹持杆通过竖轴与夹持板相互连接,且夹持板位于安装板以及推板的外侧。该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在支管通过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之间完成连接之后,此时支管位于推板的外侧以及两个夹持板之间,推板与夹持板之间能够进行配合对支管进行稳定夹持限位,避免支管发生晃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
本技术涉及地暖分水器
,具体为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
技术介绍
地暖分水器是一种用于连接采暖主干供水管和回水管的装置,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其功能主要是增压、减压、稳压以及分流四项。现有的分水器与支管之间完成连接之后,无法对支管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支管会出现晃动情况,从而导致支管与分水器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出现破裂松脱的情况,影响地暖进行正常使用。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地暖分水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分水器与支管之间完成连接之后,无法对支管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支管会出现晃动情况,从而导致支管与分水器之间的连接位置容易出现破裂松脱的情况,影响地暖进行正常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包括安装板、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且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并且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均通过安装环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上均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下方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侧安装有推杆,且推杆位于安装槽的内侧,并且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板的表面,所述推杆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块,且推杆的下表面开设于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导轨,且导轨位于安装槽的内侧,所述推杆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安装槽的内侧,并且推杆通过复位弹簧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推杆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且推杆通过连接齿块与驱动齿轮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轴,且驱动齿轮通过安装轴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上安装有夹持杆,且夹持杆上安装有竖轴,所述夹持杆通过竖轴与夹持板相互连接,且夹持板位于安装板以及推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嵌套在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的外侧,且安装环侧视为“C”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推杆嵌套在安装槽的内侧,且推杆通过复位弹簧与安装槽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齿块在推杆的表面等间距分布,且推杆通过连接齿块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导轨正剖为“T”字型结构,且推杆通过限位槽与导轨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夹持杆与驱动齿轮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夹持杆与夹持板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夹持板俯视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1、在支管通过连接头分别与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之间完成连接之后,此时支管位于推板的外侧以及两个夹持板之间,推板与夹持板之间能够进行配合对支管进行稳定夹持限位,避免支管发生晃动情况;2、在第一分水器管体和第二分水器管体上完成安装的支管位于推板的正前方,支管完成安装之后会对推板进行挤压,故推板带动推杆缩回安装槽内,而推杆则通过连接齿块推动驱动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的驱动齿轮会通过夹持杆带动夹持板对支管进行限位夹持,防止支管产生晃动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推杆以及驱动齿轮俯剖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推杆与导轨正剖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第一分水器管体;3、第二分水器管体;4、安装环;5、连接头;6、推板;7、推杆;8、安装槽;9、连接齿块;10、限位槽;11、导轨;12、复位弹簧;13、驱动齿轮;14、安装轴;15、夹持杆;16、竖轴;17、夹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包括安装板1、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4,并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均通过安装环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安装环4嵌套在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的外侧,且安装环4侧视为“C”字型结构,方便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通过“C”字型结构的安装环4与安装板1之间进行稳定连接,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上均安装有连接头5,且连接头5的下方设置有推板6,推板6的外侧安装有推杆7,且推杆7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安装槽8开设于安装板1的表面,推杆7嵌套在安装槽8的内侧,且推杆7通过复位弹簧12与安装槽8构成伸缩结构,有利于复位弹簧12推动推杆7在安装槽8的内侧进行伸缩运动;推杆7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块9,且推杆7的下表面开设于限位槽10,连接齿块9在推杆7的表面等间距分布,且推杆7通过连接齿块9与驱动齿轮13啮合连接,方便在推杆7进行伸缩运动时,推杆7能够通过连接齿块9推动驱动齿轮13进行旋转运动,限位槽10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1,且导轨11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导轨11正剖为“T”字型结构,且推杆7通过限位槽10与导轨11构成滑动结构,能够限制推杆7的运动方便以及提升推杆7进行伸缩运动的流畅性;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推杆7通过复位弹簧12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3,且推杆7通过连接齿块9与驱动齿轮13相互连接,驱动齿轮1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轴14,且驱动齿轮13通过安装轴1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驱动齿轮13上安装有夹持杆15,且夹持杆15上安装有竖轴16,夹持杆15与驱动齿轮13之间为焊接连接,且夹持杆15与夹持板1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夹持板17俯视为弧形结构,方便夹持板17在夹持杆15上进行自适应角度旋转,有利于夹持板17贴合夹持在支管的表面,夹持杆15通过竖轴16与夹持板17相互连接,且夹持板17位于安装板1以及推板6的外侧。工作原理:根据图1和图2所示,首先将支管通过连接头5分别安装于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的下方,而此时完成安装的支管位于推板6的正前方并且对推板6进行挤压,根据图2和图3所示,受到挤压的推板6带动推杆7缩回安装槽8内,推杆7通过限位槽10以及导轨11滑动缩回安装槽8内,而在推杆7缩回安装槽8内的同时,此时的推杆7通过连接齿块9推动驱动齿轮13通过安装轴14进行旋转运动工作,根据图2所示,此时旋转的驱动齿轮13则通过夹持杆15带动夹持板17对支管进行夹持,而夹持板17则通过竖轴16在夹持杆15上进行自适应角度旋转,方便夹持板17贴合在支管的表面对其进行稳定夹持,从而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包括安装板(1)、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4),并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均通过安装环(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上均安装有连接头(5),且连接头(5)的下方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外侧安装有推杆(7),且推杆(7)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安装槽(8)开设于安装板(1)的表面,所述推杆(7)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块(9),且推杆(7)的下表面开设于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1),且导轨(11)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所述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推杆(7)通过复位弹簧(12)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3),且推杆(7)通过连接齿块(9)与驱动齿轮(13)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轴(14),且驱动齿轮(13)通过安装轴(1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3)上安装有夹持杆(15),且夹持杆(15)上安装有竖轴(16),所述夹持杆(15)通过竖轴(16)与夹持板(17)相互连接,且夹持板(17)位于安装板(1)以及推板(6)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支路固定结构的地暖分水器,包括安装板(1)、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4),并且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均通过安装环(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分水器管体(2)和第二分水器管体(3)上均安装有连接头(5),且连接头(5)的下方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外侧安装有推杆(7),且推杆(7)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安装槽(8)开设于安装板(1)的表面,所述推杆(7)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齿块(9),且推杆(7)的下表面开设于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1),且导轨(11)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所述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位于安装槽(8)的内侧,并且推杆(7)通过复位弹簧(12)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推杆(7)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3),且推杆(7)通过连接齿块(9)与驱动齿轮(13)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轴(14),且驱动齿轮(13)通过安装轴(14)与安装板(1)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3)上安装有夹持杆(15),且夹持杆(1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水张宇本王延翠陈海环李一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