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78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压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针对现有的空压机冷却效果差,容易结垢以及余热回收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下端嵌入式固定安装有空压机冷却器,所述空压机冷却器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润滑油入管、润滑油出管,且润滑油入管以及润滑油出管另一端均与空压机底端固定连通,所述空压机冷却器下端固定连通有冷却水入管以及第一冷却水出管,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位于冷却水入管右侧,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下端固定连通有储水器,所述储水器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冷却水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效果好,输出温度高,不结垢,且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广泛使用于电子、机械、化工等各种企业。小型空压机一般采用空气冷却,中大型空压机一般采用水冷却。现有冷却工艺存在以下不足,空气冷却收环境温度影响,冷却较差,且冷却器易结垢;水冷却一般采用冷却塔循环,长期使用也容易结垢长期;常规空压机余热可以提供生活热水,为确保空压机性能,热水温度只能达到50℃左右,进而提出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空压机冷却效果差,容易结垢以及余热回收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下端嵌入式固定安装有空压机冷却器,所述空压机冷却器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润滑油入管、润滑油出管,且润滑油入管以及润滑油出管另一端均与空压机底端固定连通,所述空压机冷却器下端固定连通有冷却水入管以及第一冷却水出管,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位于冷却水入管右侧,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下端固定连通有储水器,所述储水器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冷却水出管,所述冷却水入管以及第二冷却水出管下端均与热泵机组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热泵机组右端固定连通有冷水入管以及热水出管,且冷水入管位于热水出管下方。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入管上固定安装有冷却水循环泵。优选的,所述热水出管上固定安装有流量计以及热水循环泵。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入管、第二冷却水出管以及热水出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热泵机组底部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热泵机组、冷却水循环泵以及热水循环泵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利用空压机散发的废热,供给热泵机组,输出高温热水,同时确保空压机达到最佳的冷却工况,输出热水温度高,热水温度可达80℃,比常规的余热回收高30℃;空压机冷却效果好,根据空压机性能提供恒定的最佳的冷却温度;不结垢,空压机冷却采用闭式循环,与外界隔离。本技术冷却效果好,输出温度高,不结垢,且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空压机、2润滑油入管、3冷却水入管、4冷却水循环泵、5温度传感器、6热泵机组、7控制器、8热水循环泵、9冷水入管、10热水出管、11流量计、12储水器、13第一冷却水出管、14润滑油出管、15空压机冷却器、16第二冷却水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包括空压机1,所述空压机1下端嵌入式固定安装有空压机冷却器15,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润滑油入管2、润滑油出管14,且润滑油入管2以及润滑油出管14另一端均与空压机1底端固定连通,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下端固定连通有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一冷却水出管13,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位于冷却水入管3右侧,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下端固定连通有储水器12,所述储水器12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冷却水出管16,所述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二冷却水出管16下端均与热泵机组6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热泵机组6右端固定连通有冷水入管9以及热水出管10,且冷水入管9位于热水出管10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入管3上固定安装有冷却水循环泵4,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冷却水顺利进入到空压机冷却器15内。所述热水出管10上固定安装有流量计11以及热水循环泵8,通过设置有流量计11,可便于对热水流量进行计量,通过设置有热水循环泵8,可便于将热水顺利从热水出管10中导出。所述冷却水入管3、第二冷却水出管16以及热水出管10上均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对冷却水入管3、第二冷却水出管16以及热水出管10内温度进行计量。所述热泵机组6底部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与温度传感器5、热泵机组6、冷却水循环泵4以及热水循环泵8电性连接,控制器7型号为SC200通用型控制器,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对温度传感器5、热泵机组6、冷却水循环泵4以及热水循环泵8进行控制。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实施例:通过润滑油可将对空压机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实现对空压机1内部进行降温,吸收热量后的高温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入管2进入到空压机冷却器15内,然后通过启动冷却水循环泵4,可将冷水通过冷水入管9吸入到热泵机组6内,并通过第二冷却水出管16、储水器12、第一冷却水出管13吸入到空压机冷却器15中,并与高温润滑油进行换热,冷却后的高温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出管14回到空压机1内,继续对空压机1进行降温,冷水吸收高温润滑油中的热量变为热水,热水进入到热泵机组6内,热泵机组6可对空压机1内的废热进行吸收,进一步对热水进行加热,最后启动热水循环泵8,进一步被加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管10送给需热的人员。本技术可利用空压机1散发的废热,供给热泵机组6,输出高温热水,同时确保空压机1达到最佳的冷却工况,输出热水温度高,热水温度可达80℃,比常规的余热回收高30℃;空压机1冷却效果好,根据空压机1性能提供恒定的最佳的冷却温度;不结垢,空压机1冷却采用闭式循环,与外界隔离。本技术冷却效果好,输出温度高,不结垢,且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包括空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下端嵌入式固定安装有空压机冷却器(15),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润滑油入管(2)、润滑油出管(14),且润滑油入管(2)以及润滑油出管(14)另一端均与空压机(1)底端固定连通,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下端固定连通有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一冷却水出管(13),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位于冷却水入管(3)右侧,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下端固定连通有储水器(12),所述储水器(12)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冷却水出管(16),所述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二冷却水出管(16)下端均与热泵机组(6)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热泵机组(6)右端固定连通有冷水入管(9)以及热水出管(10),且冷水入管(9)位于热水出管(10)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包括空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下端嵌入式固定安装有空压机冷却器(15),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左右两端对称固定连通有润滑油入管(2)、润滑油出管(14),且润滑油入管(2)以及润滑油出管(14)另一端均与空压机(1)底端固定连通,所述空压机冷却器(15)下端固定连通有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一冷却水出管(13),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位于冷却水入管(3)右侧,所述第一冷却水出管(13)下端固定连通有储水器(12),所述储水器(12)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冷却水出管(16),所述冷却水入管(3)以及第二冷却水出管(16)下端均与热泵机组(6)上端固定连通,所述热泵机组(6)右端固定连通有冷水入管(9)以及热水出管(10),且冷水入管(9)位于热水出管(10)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义昝晓光赵正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跑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