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施加装置及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预应力施加装置及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煤矿巷道施工中,地层压力大、围岩条件差时,多采用钢棚架、钢拱架、管片等进行支护。上述支护结构相比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强度高。但支护初期无法与围岩紧密贴合,只有当围岩发生损伤变形,接触了支护结构后,支护结构才能发挥作用。申请号:201910443974.X,公开了隧道联络通道开挖时用的预应力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包括一个与隧道断面相适宜的多边形框架,多边形框架的边框左右对称布置,边框与边框之间采用销轴铰接;两个受力边框的交角顶部安装有向外伸出的千斤顶;千斤顶的连接结构是,千斤顶底座上设有铰耳,通过铰耳与两个受力边框共同铰接在一起。提供了隧道联络通道开挖时用的预应力支撑装置,联络通道洞口开挖前和开挖中,据隧道变形应力状况用千斤顶给各支撑点施加预应力,防止了隧道变形,但是钢棚架、钢棚架、钢拱架、管片一般通过螺栓连接,只能按设计安装尺寸安装,而巷道、隧道需要扩挖,通常巷(隧)道断面尺寸大于支护结构,因此在支护结构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预应力施加装置,安装在支护结构上相邻结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传动螺杆、用于驱动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对远离或靠近的驱动块、用于驱动驱动块沿传动螺杆轴向移动的驱动件,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分别固定在相邻的结构件上,传动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中,驱动块与传动螺杆螺纹连接,驱动块处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施加装置,安装在支护结构上相邻结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传动螺杆、用于驱动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对远离或靠近的驱动块、用于驱动驱动块沿传动螺杆轴向移动的驱动件,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分别固定在相邻的结构件上,传动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中,驱动块与传动螺杆螺纹连接,驱动块处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一端为蜗杆机构,驱动块外部为涡轮结构,蜗杆机构与涡轮结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第三基座,第三基座与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外周具有螺纹,第三基座具有螺纹孔,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基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均为一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传动螺杆的两端伸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彬,唐永志,程桦,曹承平,姚直书,李琰庆,荣传新,王传兵,余岩,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