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9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承载板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栏,所述承载板上端面靠近护栏的一侧开设有舱门轨道,且通过舱门轨道滑动安装有两个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货物靠近,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电机将舱门打开,再将货物进行搬运,无需人工控制舱门打开,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伸缩电机将舱门在关闭时抵住,通过舱门端头设置插槽和插板,舱门在关闭时稳定效果好,不会出现向外倾斜的状况,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滑动的滑动板可以将货物进行转移,不需要在舱门处进行货物处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舱门,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属于自动舱门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化工配方类原料进行搬运,有些原料需要将其搬运至高处的台面上,这时需要用到叉车对其进行搬运,高处台面上工作人员在进行搬运时容易发生危险,这时,需要用到舱门来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工作人员从高空落下,但是现有的舱门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来控制进行舱门的开合,且舱门坚固度不高,容易出现倾斜导致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解决设置在高台上的舱门自动化程度不高和坚固度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承载板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栏,所述承载板上端面靠近护栏的一侧开设有舱门轨道,且通过舱门轨道滑动安装有两个舱门,两个所述护栏相背离的一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且第一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与舱门一端相连接,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承载板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且第二伸缩电机输出端贯穿承载板置于舱门一侧,所述承载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置于舱门下方的红外感应器。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承载板底面与限位板侧端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台面上。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端置于舱门背离舱门轨道的一侧。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两个所述舱门背离第一伸缩电机的一端分别设有插槽和插板,且插槽和插板相插接。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两个护栏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舱门的宽度。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护栏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电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红外感应器通信连接。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端顶部高于舱门中部,且侧壁与舱门端面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货物靠近,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电机将舱门打开,再将货物进行搬运,无需人工控制舱门打开,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伸缩电机将舱门在关闭时抵住,通过舱门端头设置插槽和插板,舱门在关闭时稳定效果好,不会出现向外倾斜的状况,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滑动的滑动板可以将货物进行转移,不需要在舱门处进行货物处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板,2-护栏,3-舱门,301-插槽,302-插板,4-控制器,5-第一伸缩电机,6-红外感应器,7-第二伸缩电机,8-限位板,9-舱门轨道,10-滑动板,11-架板,12-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承载板1和限位板8上均设有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高台上,承载板1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栏2,承载板1上端面靠近护栏2的一侧开设有舱门轨道9,且通过舱门轨道9滑动安装有两个舱门3,舱门3滑动安装在舱门轨道9上,且通过卡接件卡接在舱门轨道9上,两个护栏2相背离的一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5,即电动推杆,本技术所使用的电动推杆为深圳市康铭传动设备有限公司KM-L1型号,且第一伸缩电机5的输出端与舱门3一端相连接,承载板1上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架板11,承载板1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7,且第二伸缩电机7输出端贯穿承载板1置于舱门3一侧,承载板1下端固定安装有置于舱门3下方的红外感应器6。承载板1底面与限位板8侧端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台面上,使其不会晃动,第二伸缩电机7的输出端置于舱门3背离舱门轨道9的一侧,输出端对舱门3进行支撑,防止舱门3向外倾斜,两个舱门3背离第一伸缩电机5的一端分别设有插槽301和插板302,用于将舱门3进行锁紧,提高关闭时的稳定性,且插槽301和插板302相插接,两个护栏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舱门3的宽度,舱门3能够关闭,护栏2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和第二伸缩电机7的控制器4,控制器4与红外感应器6通信连接,对控制器4进行编程,红外感应器6感应到物体接近时,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输出端打开舱门3,控制第二伸缩电机7输出端向下缩回,第二伸缩电机7的输出端顶部高于舱门3中部,且侧壁与舱门3端面相接触,支撑效果好。下面将详细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承载板1和限位板8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高处的台面上,滑动板10初始位置停放在舱门3一侧,当叉车将货物插起抬升至舱门3一侧时,红外感应器6检测到货物离近,通过控制器4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带动舱门3打开,且第二伸缩电机7控制输出端收缩,货物底端置于承载板1上方时,工作人员将货物搬下,放置在滑动板10上端,叉车驶离,红外感应器6检测不到货物的离近通过控制器4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带动舱门3关闭,且插板302插接在插槽301内,将舱门3锁死,同时通过控制器4控制第二伸缩电机7的输出端升起第二伸缩电机7挡在舱门3外侧,防止舱门3从外侧倾倒对工作人员产生危险,通过架板11拉动滑动板10上的货物移动到远离舱门3处的地方进行货物处理,提高了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通过红外感应器6感应货物靠近,通过控制器4控制第一伸缩电机5将舱门3打开,再将货物进行搬运,无需人工控制舱门3打开,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设置第二伸缩电机7将舱门3在关闭时抵住,通过舱门3端头设置插槽301和插板302,舱门3在关闭时稳定效果好,不会出现向外倾斜的状况,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滑动的滑动板10可以将货物进行转移,不需要在舱门3处进行货物处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承载板(1)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栏(2),所述承载板(1)上端面靠近护栏(2)的一侧开设有舱门轨道(9),且通过舱门轨道(9)滑动安装有两个舱门(3),两个所述护栏(2)相背离的一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5),且第一伸缩电机(5)的输出端与舱门(3)一端相连接,所述承载板(1)上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滑动槽(12)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架板(11),所述承载板(1)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7),且第二伸缩电机(7)输出端贯穿承载板(1)置于舱门(3)一侧,所述承载板(1)下端固定安装有置于舱门(3)下方的红外感应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承载板(1)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栏(2),所述承载板(1)上端面靠近护栏(2)的一侧开设有舱门轨道(9),且通过舱门轨道(9)滑动安装有两个舱门(3),两个所述护栏(2)相背离的一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电机(5),且第一伸缩电机(5)的输出端与舱门(3)一端相连接,所述承载板(1)上端面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滑动槽(12)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架板(11),所述承载板(1)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电机(7),且第二伸缩电机(7)输出端贯穿承载板(1)置于舱门(3)一侧,所述承载板(1)下端固定安装有置于舱门(3)下方的红外感应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自动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底面与限位板(8)侧端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台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兵范从国秦旺洋
申请(专利权)人:依工特种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