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包括执手、面板以及锁体相配合的方条,所述面板朝向执手的一端面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面板上的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转动轴、定位片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方条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与锁体相配合,另一端部穿过转动轴的方孔与执手相连接,该执手通过方条带动转动轴转动,执手通过联动组件与面板相连接,并且定位片和复位弹簧通过转动轴安装在联动组件的壳体上,使得定位片和复位弹与执手分开独立安装,在拉出执手进行执手的换方向安装时,使得定位片和复位弹簧的装配结构维持不变,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执手的换方向装配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锁执手面板
本技术涉及门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锁执手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门锁执手面板,都包括面板本体和执手,面板本体上开设有通透的安装孔,面板本体的背侧形成凹陷的安装腔,执手穿过安装孔在安装腔中连接带动执手定位片转动,执手定位片和复位弹簧相配合,复位弹簧与定位部相配合。当门锁执手面板为匹配门扇的开启方向而改变执手的安装方向时,需先将执手拉出,在拉出执手的过程中,复位弹簧、执手定位片和面板本体之间的的装配结构自然就被分解,复位弹簧和执手定位片处于分散状态,执手换方向插入后复位弹簧和执手定位片又要重新装配,因此,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执手面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包括执手、面板以及锁体相配合的方条,在面板上开设有与方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面板朝向执手的一端面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面板上的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转动轴、定位片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并且定位片贴靠在复位弹簧的一侧并和复位弹簧相配合,复位弹簧与定位部相配合,所述方条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与锁体相配合,另一端部穿过转动轴的方孔与执手相连接,该执手通过方条带动转动轴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执手包括手柄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置于壳体内与转动轴相对设置,所述方条可拆卸固定在连接轴的方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其中固定螺钉穿过方槽侧壁将方条固定在方槽内,所述壳体与固定螺钉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方条设置有固定孔,该固定孔的圆心与方条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设置安装凹槽,所述定位部设置在安装凹槽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部与定位片固定连接置于安装凹槽内,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安装凹槽与连接轴相对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为扁弹簧,所述扁弹簧的一端部固定在转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定位部相配合。本技术有益效果:执手通过联动组件与面板相连接,并且定位片和复位弹簧通过转动轴安装在联动组件的壳体上,使得定位片和复位弹与执手分开独立安装,在拉出执手进行执手的换方向安装时,使得定位片和复位弹簧的装配结构维持不变,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执手的换方向装配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门锁执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去除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执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方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联动组件的分解图;图6为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执手;11、手柄;12、连接轴;121、方槽;2、面板;3、方条;31、固定孔;4、联动组件;41、壳体;411、定位部;412、安装凹槽;413、避让孔;42、转动轴;421、方孔;43、定位片;44、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至图6对本技术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包括执手1、面板2以及锁体相配合的方条3,在面板2上开设有与方条3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面板2朝向执手1的一端面设置有联动组件4;所述联动组件4包括固定在面板2上的壳体41,在壳体41上设置有转动轴42、定位片43和复位弹簧44,所述定位片43与转动轴42固定连接,并且定位片43贴靠在复位弹簧44的一侧并和复位弹簧44相配合,复位弹簧44与定位部411相配合,所述方条3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与锁体相配合,另一端部穿过转动轴42的方孔421与执手1相连接,该执手1通过方条3带动转动轴42转动,使得执手1通过联动组件4与面板2相连接,并且定位片43和复位弹簧44通过转动轴42安装在壳体41上,使得定位片43和复位弹与执手1分开独立安装,在拉出执手1进行执手1的换方向安装时,使得定位片43和复位弹簧44的装配结构将维持不变,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执手1的换方向装配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为了便于转动轴42、定位片43和复位弹簧44更加方便安装在壳体41内,在所述壳体41设置安装凹槽412,所述定位部411设置在安装凹槽412的一侧;所述转动轴42的一端部与定位片43固定连接置于安装凹槽412内,所述转动轴42的另一端部穿过安装凹槽412与执手1的连接轴相对设置,所述复位弹簧44为扁弹簧,所述扁弹簧的一端部固定在转动轴42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定位部411相配合,可以进一步该执手1面板2使用寿命。所述执手1包括手柄11和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置于壳体41内与转动轴42相对设置,所述方条3可拆卸固定在连接轴12的方槽121内,其中固定螺钉穿过方槽121侧壁将方条3固定在方槽121内,所述壳体41与固定螺钉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孔413,当需要更换执手1方向时,只需要通过避让孔413松开固定螺钉,将执手1拉出换向后,重新置于壳体41内与方条3相连接,而不需要拆卸面板2,使得执手1的换方向装配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其中所述方条3设置有固定孔31,该固定孔31的圆心与方条3的中心轴线偏心设置,使得固定螺钉容易顶破固定孔31的侧壁,将方条3固定在方槽121内,便于安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包括执手、面板以及锁体相配合的方条,其特征是:在面板上开设有与方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面板朝向执手的一端面设置有联动组件;/n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面板上的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转动轴、定位片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并且定位片贴靠在复位弹簧的一侧并和复位弹簧相配合,复位弹簧与定位部相配合,/n所述方条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与锁体相配合,另一端部穿过转动轴的方孔与执手相连接,该执手通过方条带动转动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包括执手、面板以及锁体相配合的方条,其特征是:在面板上开设有与方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面板朝向执手的一端面设置有联动组件;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面板上的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转动轴、定位片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并且定位片贴靠在复位弹簧的一侧并和复位弹簧相配合,复位弹簧与定位部相配合,
所述方条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与锁体相配合,另一端部穿过转动轴的方孔与执手相连接,该执手通过方条带动转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执手面板,其特征是:所述执手包括手柄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置于壳体内与转动轴相对设置,所述方条可拆卸固定在连接轴的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后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欧兰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