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钢加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2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钢加固件,包括相互铰接固定的两个加固折板,两个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可绕铰接侧开合,相互铰接的加固折板的自由端相互对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从而围设成一个闭合区域,加固折板包括两个加固框,两个加固框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其中加固框相互重合的边固定相连,加固框内固定有加固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将包钢快速将混凝土柱包裹加固同时避免大量焊接工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钢加固件
本技术涉及加固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钢加固件。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的加固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加固是对现有建筑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提升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能力、变形性能和整体安全性。柱外包钢加固法是以型钢外包于混凝土柱两角或四角,角钢焊在扁钢箍上,以增强其刚度和受力性能的加固方法。使用柱外包钢加固法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同时施工现场环境复杂,进行大量焊接工作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钢加固件,其具有可将包钢快速将混凝土柱包裹加固同时避免大量焊接工作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钢加固件,包括相互铰接固定的两个加固折板,两个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可绕铰接侧开合,相互铰接的加固折板的自由端相互对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从而围设成一个闭合区域,加固折板包括两个加固框,两个加固框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其中加固框相互重合的边固定相连,加固框内固定有加固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的设置,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可快速将待加固的混凝土柱围设起来并配合固定件实现稳固加固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的自由端固定有翻边,翻边朝向远离加固框的方向伸出且加固折板相互对合时翻边相互贴合,固定件贯穿相互贴合的翻边将铰接的加固折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对设置的翻边相互贴合,配合固定件贯穿相互对合的翻边从而快速将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包括螺栓,螺栓贯穿相互对合的翻边将铰接的加固折板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贯穿相对设置的翻边,从而将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稳固相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固折板相对的一个翻边上设置有预紧件,在另一个翻边上与预紧件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插孔,在加固折板相互对合,预紧件插入插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紧件配合插孔的设置,预紧件插入插孔中,从而将加固折板的自由端快速固定,便于再通过固定件进一步将其加固固定在混凝土柱的外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预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板,插板的长度方向与翻边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插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加固折板的翻边的侧壁固定,插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插头,相对设置的插头形成的整体的最大宽度大于设置在另一个翻边上的插孔的长度,相对设置的插板之间固定有弹簧,弹簧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插板相对的侧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板与插头的设置,在翻边相互对合时,相对设置的插板被压缩,使得固定在插板自由端的插头插入插孔中,随之弹簧恢复自由状态,由于相对设置的插头的最大宽度大于插孔的长度,从而将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固定相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插头沿远离插板的方向的宽度逐渐变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头沿远离插板方向逐渐变小的设置,便于将插头快速插入插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对设置的翻边之间还设置有卡板,卡板的长度方向与翻边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翻边上与另一个翻边上的卡板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翻边相互对合时,卡板分别插入相对的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板与卡槽的配合设置,在翻边相互对合时,卡板分别插入相对的卡槽中,从而使得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在对合时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固框与混凝土柱相对的内侧壁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加固框与混凝土柱相贴时,增大与混凝土柱的摩擦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的设置,便于快速将待加固的混凝土柱围设起来并配合固定件实现稳固加固固定;2.通过预紧件的设置,便于将预紧件插入插孔中,从而将加固折板的自由端快速固定,便于再通过固定件进一步将其加固固定在混凝土柱的外侧;3.通过固定件的设置,便于快速将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稳固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包钢加固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固折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固折板和预紧件爆炸图。图中,1、混凝土柱;2、加固折板;21、加固框;211、防滑纹;22、加固网;23、翻边;231、插孔;3、螺栓;4、预紧件;41、插板;42、插头;43、弹簧;5、卡板;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包钢加固件,包括相互铰接固定的两个加固折板2,两个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2可绕铰接侧开合,相互铰接的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相互对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从而围设成一个闭合区域,将混凝土柱1包裹加固。加固折板2包括两个加固框21,两个加固框21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其中加固框21相互重合的边固定相连。在加固框21与混凝土柱1相对的内侧壁开设有防滑纹211,加固框21与混凝土柱1相贴时,增大与混凝土柱1的摩擦力。加固框21内固定有加固网22,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柱1的加固。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固定有翻边23,翻边23朝向远离加固框21的方向伸出且加固折板2相互对合时翻边23相互贴合,从而便于通过固定件穿过相对设置的翻边23将相对的加固折板2固定。参照图2、图3,在加固折板2相对的一个翻边23上设置有预紧件4,在另一个翻边23上与预紧件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插孔231。在加固折板2相互对合,预紧件4插入插孔231中,从而将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快速固定,便于再通过固定件进一步将其加固固定在混凝土柱1的外侧。参照图3,预紧件4包括相对设置的插板41,插板41的长度方向与翻边2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插板4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加固折板2的翻边23的侧壁固定,插板41的另一端固定有插头42。插头42沿远离插板41的方向的宽度逐渐变小,且相对设置的插头42形成的整体的最大宽度大于设置在另一个翻边23上的插孔231的长度。相对设置的插板41之间固定有弹簧43,弹簧4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插板41相对的侧壁固定。在翻边23相互对合时,相对设置的插板41被压缩,使得固定在插板41自由端的插头42插入插孔231中,随之弹簧43恢复自由状态,由于相对设置的插头42的最大宽度大于插孔231的长度,从而将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2固定相连。在相对设置的翻边23之间还设置有卡板5,卡板5的长度方向与翻边23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翻边23上与另一个翻边23上的卡板5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6。翻边23相互对合时,卡板5分别插入相对的卡槽6中,从而使得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2在对合时更加稳固。相互对合的翻边23配合预紧件4形成闭合的区域,通过螺栓3贯穿相对的翻边23从而将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2实现禁固固定,从而将混凝土柱1加固固定。在加固混凝土柱1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钢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固定的两个加固折板(2),两个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2)可绕铰接侧开合,相互铰接的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相互对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从而围设成一个闭合区域,加固折板(2)包括两个加固框(21),两个加固框(21)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其中加固框(21)相互重合的边固定相连,加固框(21)内固定有加固网(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钢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固定的两个加固折板(2),两个相互铰接固定的加固折板(2)可绕铰接侧开合,相互铰接的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相互对合并通过固定件固定从而围设成一个闭合区域,加固折板(2)包括两个加固框(21),两个加固框(21)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其中加固框(21)相互重合的边固定相连,加固框(21)内固定有加固网(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钢加固件,其特征在于:相互对合的加固折板(2)的自由端固定有翻边(23),翻边(23)朝向远离加固框(21)的方向伸出且加固折板(2)相互对合时翻边(23)相互贴合,固定件贯穿相互贴合的翻边(23)将铰接的加固折板(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钢加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3),螺栓(3)贯穿相互对合的翻边(23)将铰接的加固折板(2)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钢加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折板(2)相对的一个翻边(23)上设置有预紧件(4),在另一个翻边(23)上与预紧件(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插孔(231),在加固折板(2)相互对合,预紧件(4)插入插孔(23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渤东博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