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专利>正文

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2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角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第一立柱与横梁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一角铁,第一角铁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第二立柱与横梁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二角铁,第二角铁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加强筋板之间固定有连杆,连杆上通过螺柱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抵接在横梁上。第一支撑板、连杆、第二支撑板、第一角铁、第二角铁和螺柱,解决了混泥土梁加固结构形式笨重,加固效果差和混泥土梁加固结构无法调整支撑结构,加固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屋建筑
,具体为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常用于楼屋建筑,用于对楼面板固定支撑,是楼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楼屋建造安全性的重视,楼屋的抗震系数以及稳定性要求逐步上升,现有的混凝土梁有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的抗震系数等,需对现有的混凝土梁进行加固,以满足要求,通常对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多采用外加钢板,加强混泥土梁的稳定性,但这种结构较为笨重,增加了立柱梁的承重力,同时结构较为固定,不便根据所需进行调节,实用性不强,故需对现有的混泥土梁组合加固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角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第一角铁(6)、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1)的顶部通过横梁(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8)与横梁(1)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一角铁(6),所述第一角铁(6)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14),所述第二立柱(11)与横梁(1)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二角铁(17),所述第二角铁(17)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14),所述第一角铁(6)和第二角铁(17)的加强筋板(14)之间固定有连杆(4),所述连杆(4)上通过螺柱(9)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第一角铁(6)、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11)的顶部通过横梁(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8)与横梁(1)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一角铁(6),所述第一角铁(6)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14),所述第二立柱(11)与横梁(1)的夹角位置固定有第二角铁(17),所述第二角铁(17)的内侧面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14),所述第一角铁(6)和第二角铁(17)的加强筋板(14)之间固定有连杆(4),所述连杆(4)上通过螺柱(9)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的顶部抵接在横梁(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铁(6)的两边均开设有安装孔(12),且第一角铁(6)与第二角铁(17)的结构相同,所述加强筋板(1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中心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屋面混凝土梁组合加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