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能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呈中空状,包括位于自身一侧的混凝土浇注口,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呈“L”字型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均朝下壳体方向延伸出上壳体的端面,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供连接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及用于扣合连接件的限位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壳,尤其涉及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
技术介绍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吊篮的使用安全非常重要,包括其中防吊篮倾翻的配重,传统吊篮的配重方式主要由混凝土块叠加而成。现有的吊篮配重块外壳能够解决混凝土块的保护、搬运、使用寿命等问题,但生产工序不够简化,成本较高,在外壳的两个部分注塑成型后,还需用热熔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制造成本还需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能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呈中空状,包括位于自身一侧的混凝土浇注口,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呈“L”字型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均朝下壳体方向延伸出上壳体的端面,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供连接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及用于扣合连接件的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与连接板,所述底板表面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上壳体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底板表面靠近连接板的一端位于上壳体的中空部位、并倾斜于上壳体的侧面,所述连接板位于底板朝外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并位于下壳体的中空部位;所述限位板的外侧与下壳体的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横向宽度从自身靠近上壳体一端至自身远离上壳体一端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上连接孔与第二上连接孔,第一上连接孔与第二上连接孔同轴,且第一上连接孔背向第二上连接孔的一端设有横截面呈六角形的第一上沉孔;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下连接孔与第二下连接孔,第一下连接孔与第二下连接孔同轴,且第一下连接孔背向第二下连接孔的一端设有横截面呈六角形的第一下沉孔;所述第二上连接孔背向第一上连接孔的一端、及第二下连接孔背向第一下连接孔的一端分别设有横截面呈圆形的第二上沉孔与第二下沉孔。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壁均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第一上连接孔、第二上连接孔、第一下连接孔、第二下连接孔分别位于各加强筋的外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卡接的方式代替现有热熔焊接,简化了吊篮配重块外壳的生产工序,在上壳体与下壳体注塑成型后,直接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效率高、成本低;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设计,也便于开模,注塑成型后脱模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装有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不含连接孔及沉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上壳体内侧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安装螺杆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浇注口;2、上壳体;21、底板;22、连接板;23、第一上连接孔;24、第二上连接孔;25、第一上沉孔;26、第二上沉孔;3、下壳体;31、定位槽;32、定位板;33、限位板;34、第一下连接孔;35、第二下连接孔;36、第一下沉孔;37、第二下沉孔;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呈中空状,包括位于自身一侧的混凝土浇注口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上壳体2的侧面设有若干呈“L”字型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均朝下壳体3方向延伸出上壳体2的端面,然后在下壳体3的侧面设置供连接件嵌入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由两侧的定位板32和限位板33配合形成。其中,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21与连接板22,底板21表面远离连接板22的一端与上壳体2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底板21表面靠近连接板22的一端位于上壳体2的中空部位、并倾斜于上壳体2的侧面,使整个底板21与上壳体2的侧面形成夹角,而连接板22则位于底板21朝外的一侧,且限位板33的外侧与下壳体3的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并在连接板22远离底板21一端的底部设置倒角,倒角的斜面与连接板22顶部抵触,连接板22利用倒角将连接板22往上壳体2内部方向推动,此时底板21延伸出上壳体2端面的部分因自身材料的特点发生弹性弯曲,使连接板22顶着限位板33的内侧进入定位槽31;当连接板22到达限位板33的底部、其外侧离开限位板33后,此时,连接板22与底板21失去限位板33的作用力,便自行恢复形状,底板21会抵触限位板33的内侧,连接板22因底板21的复位会位于限位板33的底部,上壳体2与下壳体3完成扣合。本实施例不限制连接件、限位板33、定位槽31与定位板32的数量,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尺寸、容积等因素设计合适的数量。本实施例优选设置5组相互配合的连接件、限位板33、定位槽31与定位板32,由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3的一侧设有混凝土浇注口1,因此该侧仅设计两组连接件、限位板33、定位槽31与定位板32,分别位于混凝土浇注口1两侧,然后在混凝土浇注口1的对侧设置3组连接件、限位板33、定位槽31与定位板32,能够满足上壳体2与下壳体3的连接的需求。定位板32的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并位于下壳体3的中空部位,给连接件提供了配合的空间;定位板32的横向宽度从自身靠近上壳体2一端至自身远离上壳体2一端逐渐增大,方便脱模。为防止混凝土在浇注时泄漏,本实施例将底板21未延伸出上壳体2端面部分的两侧、定位板32的两侧分别与上壳体2侧面及下壳体3的侧面一体成型。此外,为了提高外壳内的混凝土块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呈中空状,包括位于自身一侧的混凝土浇注口,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呈“L”字型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均朝下壳体方向延伸出上壳体的端面,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供连接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及用于扣合连接件的限位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呈中空状,包括位于自身一侧的混凝土浇注口,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呈“L”字型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均朝下壳体方向延伸出上壳体的端面,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供连接件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板及用于扣合连接件的限位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板与连接板,所述底板表面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上壳体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底板表面靠近连接板的一端位于上壳体的中空部位、并倾斜于上壳体的侧面,所述连接板位于底板朝外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呈“U”字型结构、并位于下壳体的中空部位;
所述限位板的外侧与下壳体的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配重块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穗通吊篮租赁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