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6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6
一种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护墙板连接构件包括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包括底板、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第一和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底板的右侧有底板扩展板,底板扩展板上有紧固件参照槽;护墙板包括第一、第二护墙板板体,第一、第二护墙板板体分别开设第一、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对应于第一、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的后侧的第一、第二护墙板板体的板体边缘分别为第一、第二护墙板嵌边;第一与第二护墙板侧面之间有护饰条空间,护饰条插入护饰条空间。能实现第一、第二护墙板侧面无缝对接且能无台阶地整体保持于同一平面,保障理想的装饰效果;体现护饰条的灵活多变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内装饰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前述的护墙板是一种在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基材的表面经砂光、刮腻、淋油、印刷木纹等工艺使表面具有木质感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恒温性、隔离降噪性、对建筑物墙面具有优异的装饰性并且还可对并不平整的墙面遮蔽等长处,因而颇受人们青睐。如装饰装潢业界所知,为了使护墙板与墙面良好地持久固定,需借助于作为过渡载体的前述护墙板连接构件,具体地讲,先将护墙板连接构件与墙体固定,再将护墙板与护墙板连接件固定。护墙板连接构件又通常习惯称为装饰线条,由于其材质普遍是金属的,因而又称为金属线条、金属配件或金属构件。已有技术中的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的配合结构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当护墙板以护墙板连接构件为载体以一枚挨着一枚的状态结合于墙体即墙面后,往往会在两相邻护墙板的相向一侧的接合部位出现由挠度引起的台阶,也就是说由于两相邻护墙板在彼此接合部位无法完全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会影响装饰效果;其二,由于护墙板连接构件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无法依需对两相邻护墙板的相向一侧的接合部位获得人们期望的拼缝遮蔽性装饰效果;其三,同样由于护墙板连接件的自身结构有失合理,因而纵使可对前述拼缝进行遮蔽装饰,但是不具有遮蔽装饰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非配备不同结构形式的护墙板连接构件,而若要配合不同结构形式的护墙板连接构件,则一方面需增加制作护墙板连接构件的模具如铝挤模,另一方面增大管理工作量,再一方面会提高构件成本。<br>中国专利CN208293950U推荐的“一种组合式炭化木条形墙板”,在该专利的相当于前述护墙板连接构件的中间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构成有一大体上呈U字形的凹腔,而位于该凹腔的两侧各构成有即延伸有一翼片,在实施安装时,将翼片嵌入预制于墙板上的槽内,并且在前述凹腔内间隔设置磁片,最后在对应于磁片的外侧设置装饰条,装饰条的表面低于墙板的表面。该专利结构对于弥补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不具有启示意义;CN203213543U提供的“内墙平面装饰线条”是为有利于吸收室内噪声而设计的,因而在实际使用时两相邻的护墙板(专利称“装饰板”)之间保留有足够大的沟槽状空腔,从而对于大面积护墙板的装饰同样不具有借鉴意义并且对于消除前述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也并无启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两相邻护墙板的相向一侧在边缘接合部位实现理想的无缝对接并且能无台阶地整体保持于同一平面而得以保障理想的装饰效果、有利于依需在两相邻护墙板的相向一侧的边缘部位之间设置护饰条而得以体现对拼缝边缘的优异的装饰效果、有益于增进对不同护饰条的适应性而得以体现经济性的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所述护墙板连接构件包括一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该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包括一底板、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一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在底板的右侧并且循着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底板扩展板,在该底板扩展板上并且循着底板扩展板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紧固件参照槽,护墙板镶嵌翼板座构成于所述底板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构成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构成于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与底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而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与底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在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的后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Ⅰ,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内,而所述的第一护墙板嵌边Ⅰ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内,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的后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Ⅱ,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内,而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Ⅱ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内;其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第一护墙板侧面Ⅰ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第二护墙板侧面Ⅱ彼此接合或者相互之间构成有护饰条空间,并且当构成有护饰条空间时,在对应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并且循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护饰条,该护饰条插入护饰条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参照槽构成于所述底板扩展板朝向外的一侧,并且在使用状态下由循着紧固件参照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紧固件将底板扩展板与建筑物墙体固定。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的前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与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护饰条插嵌腔,所述的护饰条与该护饰条插嵌腔插嵌配合。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的宽度相适应的;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的宽度相适应的;所述第一护墙板嵌边Ⅰ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的宽度相适配的,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Ⅱ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的宽度相适配的。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各构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的槽壁扣固的第一扣齿Ⅰ,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各构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的槽壁扣固的第二扣齿Ⅱ。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紧固件为自攻螺钉。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由铝挤材制成。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护饰条的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T字形或π字形。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护饰条为金属护饰条,所述的金属护饰条由模具挤制构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的结构体系中构成有用于与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嵌配的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以及用于与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嵌配的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又由于第一护墙板嵌边Ⅰ以及第二护墙板嵌边Ⅱ分别与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以及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嵌配,因而能实现第一护墙板侧面Ⅰ与第二护墙板侧面Ⅱ无缝对接并且能无台阶地整体保持于同一平面,保障理想的装饰效果;之二,由于能依需在第一护墙板侧面Ⅰ以及第二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板连接构件包括一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1),该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1)包括一底板(11)、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一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在底板(11)的右侧并且循着底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底板扩展板(111),在该底板扩展板(111)上并且循着底板扩展板(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紧固件参照槽(1111),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构成于所述底板(1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构成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构成于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与底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15),而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与底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16);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在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的后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Ⅰ(22),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内,而所述的第一护墙板嵌边Ⅰ(22)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15)内,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的后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Ⅱ(32),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内,而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Ⅱ(32)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16)内;其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第一护墙板侧面Ⅰ(23)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第二护墙板侧面Ⅱ(33)彼此接合或者相互之间构成有护饰条空间(4),并且当构成有护饰条空间(4)时,在对应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并且循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护饰条(5),该护饰条(5)插入护饰条空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墙板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板连接构件包括一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1),该护墙板连接构件本体(1)包括一底板(11)、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一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在底板(11)的右侧并且循着底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一底板扩展板(111),在该底板扩展板(111)上并且循着底板扩展板(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紧固件参照槽(1111),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构成于所述底板(1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构成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构成于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与底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15),而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与底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16);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在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的后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一护墙板嵌边Ⅰ(22),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Ⅰ(13)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Ⅰ(21)内,而所述的第一护墙板嵌边Ⅰ(22)嵌入所述第一护墙板嵌边腔Ⅰ(15)内,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长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的后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板体边缘构成为第二护墙板嵌边Ⅱ(32),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Ⅱ(14)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镶嵌翼板槽Ⅱ(31)内,而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Ⅱ(32)嵌入所述第二护墙板嵌边腔Ⅱ(16)内;其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第一护墙板侧面Ⅰ(23)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第二护墙板侧面Ⅱ(33)彼此接合或者相互之间构成有护饰条空间(4),并且当构成有护饰条空间(4)时,在对应于所述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并且循着护墙板镶嵌翼板座(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护饰条(5),该护饰条(5)插入护饰条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亚恪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