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6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6
一种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阴角连接构件包括阴角连接构件本体,护墙板包括第一和第二护墙板板体,第一护墙板板体的后侧边缘部位与阴角连接构件本体前侧配合,第二护墙板板体的左侧边缘部位与阴角连接构件本体的右侧配合,特点:阴角连接构件本体包括过渡连接板、第一和第二镶嵌装置,第一镶嵌装置延伸构成于过渡连接板朝向第一护墙板板体的一侧,第二镶嵌装置构成于过渡连接板朝向第二护墙板板体的一侧,第一护墙板板体的后侧边缘部位设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第二护墙板板体的左侧边缘部位设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与第一镶嵌装置配合,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与第二镶嵌装置配合。装饰效果持久;方便制作,安装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内装饰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前述的护墙板是一种在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基材的表面经砂光、刮腻、淋油、印刷木纹等工艺使表面具有木质感的内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恒温性、隔离降噪性、对建筑物墙面具有优异的装饰性并且还可对并不平整的墙面遮蔽等长处,因而颇受人们青睐。如装饰装潢业界所知,为了使护墙板在墙体的阴角部位与墙体良好地持久固定,需借助于作为过渡载体的前述阴角连接构件,具体地讲,先将阴角连接构件与墙体阴角的位置固定,再将护墙板与阴角连接件固定。阴角连接构件又通常习惯称为装饰线条,由于其材质普遍是金属的,因而又称为金属线条、金属配件或金属构件。已有技术中的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的配合结构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当护墙板以阴角连接构件为载体定位于墙体后,往往会在两相邻护墙板的对应部位出现由挠度引起的台阶,从而会影响装饰效果;其二,由于阴角连接构件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无法依需对两相邻护墙板的对应一侧的部位获得人们期望的定位效果。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阴角连接构件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437789Y(阴角装饰铝合金型材)、CN2437789Y(阴角装饰铝合金型材)、CN206928554U(一种装饰工程用的阴角直角扣配件)、CN207499297U(一种饰面板阴角转接件)、CN208733972U(装饰内墙阴角连接结构)、CN209509365U(一种阴角装饰板安装组件)、CN209874311U(一种磁吸式铝合金护墙板的阴角阳角连接结构)、CN209942166U(一种用于装配或装修的阴角扣件及装饰墙板组件)、CN105908928B(一种墙体框架阴角卡接系统)和CN207739537U(护墙板阴角结构),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虽然各有特定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着设计思路单一的通弊,所谓设计思路单一是指:由于在设计阴角连接构件的过程中并未充分兼顾到如何有效地使阴角连接构件对护墙板起到良好的约束管制作用,因而对应于弥补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不具有启示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护墙板板体起到优异的管制作用而得以避免护墙板板体在连接构件处出现诸如起拱及挣脱之类的情形发生并且得以保障持久的装饰效果、有利于体现结构简练而得以满足制作与安装快捷要求的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所述的阴角连接构件包括一阴角连接构件本体,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后侧边缘部位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前侧镶嵌配合,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左侧边缘部位与阴角连接构件本体的右侧镶嵌配合,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包括一过渡连接板、一第一镶嵌装置Ⅰ和一第二镶嵌装置Ⅱ,第一镶嵌装置Ⅰ延伸构成于过渡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一侧,第二镶嵌装置Ⅱ构成于过渡连接板朝向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后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左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与所述第一镶嵌装置Ⅰ镶嵌配合,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与所述第二镶嵌装置Ⅱ镶嵌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镶嵌装置Ⅰ包括一墙体贴触板和第一嵌板Ⅰ,该墙体贴触板以及第一嵌板Ⅰ构成于所述过渡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一侧并且彼此形成左右对应关系,该墙体贴触板与第一嵌板Ⅰ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一镶嵌腔Ⅰ,所述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与第一嵌板Ⅰ彼此镶嵌配合,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的左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左边缘嵌入所述第一镶嵌腔Ⅰ内,而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右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右边缘对应于所述第一嵌板Ⅰ的右侧;所述的第二镶嵌装置Ⅱ包括一墙体固定板和第二嵌板Ⅱ,该墙体固定板以及第二嵌板Ⅱ构成于过渡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一侧并且第二嵌板Ⅱ对应于墙体固定板左侧前方,该墙体固定板与第二嵌板Ⅱ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二镶嵌腔Ⅱ,所述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与第二嵌板Ⅱ彼此镶嵌配合,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的后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后边缘嵌入所述第二镶嵌腔Ⅱ内,而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的前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前边缘对应于第二嵌板Ⅱ的前侧。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嵌板Ⅰ的左侧和右端并且循着第一嵌板Ⅰ的高度方向各间隔构成有用于增进第一嵌板Ⅰ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的槽壁之间的结合力的第一嵌板齿Ⅰ;在所述第二嵌板Ⅱ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循着第二嵌板Ⅱ的高度方向各间隔构成有用于增强第二嵌板Ⅱ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的槽壁之间的结合力的第二嵌板齿Ⅱ。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嵌板Ⅰ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的宽度相适应的;所述第二嵌板Ⅱ的厚度是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的宽度相适配的。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墙体固定板的右侧并且循着墙体固定板的高度方向延伸有一紧固件定位板,在该紧固件定位板的前侧并且循着紧固件定位板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紧固件位置参照槽。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右边缘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前边缘之间构成有护墙板相邻空隙并且在对应于该护墙板相邻空隙的位置由嵌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嵌板Ⅰ与第二嵌板Ⅱ的基部之间的空隙遮挡饰条遮蔽。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右边缘与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前边缘彼此接触。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墙体贴触板的前方并且朝向所述第一镶嵌腔Ⅰ的一侧构成有一护墙板板体左边缘插入导斜面。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使用状态下,在对应于所述紧固件位置参照槽间隔配设用于与所述墙体固定板与墙体固定的紧固件。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紧固件为自攻螺钉。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由过渡连接板、第一镶嵌装置Ⅰ和第二镶嵌装置Ⅱ构成阴角连接件本体,又由于在第一护墙板板体Ⅰ的后侧边缘部位开设了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并且在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左侧边缘部位开设了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将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与第一镶嵌装置Ⅰ配合,将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与第二镶嵌装置Ⅱ镶嵌配合,因而可由阴角连接件本体起到对第一护墙板板体Ⅰ以及第二护墙板板体Ⅱ的优异的管制作用,避免在阴角连接件本体的部位出现诸如因挠度产生的弧拱乃至挣脱阴角连接件本体之类的情形,保障持久的装饰效果;由于阴角连接件本体的结构简练,因而既有助于方便制作又有利于快捷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所述的阴角连接构件包括一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后侧边缘部位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前侧镶嵌配合,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左侧边缘部位与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的右侧镶嵌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包括一过渡连接板(11)、一第一镶嵌装置Ⅰ(12)和一第二镶嵌装置Ⅱ(13),第一镶嵌装置Ⅰ(12)延伸构成于过渡连接板(11)朝向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一侧,第二镶嵌装置Ⅱ(13)构成于过渡连接板(11)朝向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后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左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与所述第一镶嵌装置Ⅰ(12)镶嵌配合,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与所述第二镶嵌装置Ⅱ(13)镶嵌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所述的阴角连接构件包括一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所述的护墙板包括一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和一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后侧边缘部位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前侧镶嵌配合,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左侧边缘部位与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的右侧镶嵌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构件本体(1)包括一过渡连接板(11)、一第一镶嵌装置Ⅰ(12)和一第二镶嵌装置Ⅱ(13),第一镶嵌装置Ⅰ(12)延伸构成于过渡连接板(11)朝向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一侧,第二镶嵌装置Ⅱ(13)构成于过渡连接板(11)朝向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后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在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左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与所述第一镶嵌装置Ⅰ(12)镶嵌配合,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与所述第二镶嵌装置Ⅱ(13)镶嵌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角连接构件与护墙板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镶嵌装置Ⅰ(12)包括一墙体贴触板(121)和第一嵌板Ⅰ(122),该墙体贴触板(121)以及第一嵌板Ⅰ(122)构成于所述过渡连接板(11)朝向所述第一护墙板板体Ⅰ(2)的一侧并且彼此形成左右对应关系,该墙体贴触板(121)与第一嵌板Ⅰ(12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一镶嵌腔Ⅰ(123),所述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与第一嵌板Ⅰ(122)彼此镶嵌配合,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的左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左边缘(22)嵌入所述第一镶嵌腔Ⅰ(123)内,而对应于第一护墙板板体嵌槽Ⅰ(21)右侧的第一护墙板板体右边缘(23)对应于所述第一嵌板Ⅰ(122)的右侧;所述的第二镶嵌装置Ⅱ(13)包括一墙体固定板(131)和第二嵌板Ⅱ(132),该墙体固定板(131)以及第二嵌板Ⅱ(132)构成于过渡连接板(11)朝向所述第二护墙板板体Ⅱ(3)的一侧并且第二嵌板Ⅱ(132)对应于墙体固定板(131)左侧前方,该墙体固定板(131)与第二嵌板Ⅱ(13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第二镶嵌腔Ⅱ(133),所述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与第二嵌板Ⅱ(132)彼此镶嵌配合,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的后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后边缘(32)嵌入所述第二镶嵌腔Ⅱ(133)内,而对应于第二护墙板板体嵌槽Ⅱ(31)的前侧的第二护墙板板体前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亚恪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