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5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包括扶手、固位槽、立柱、卡位槽、适应槽和卡位机构,所述扶手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位槽,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固位槽的内腔插接,所述立柱顶端的两侧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所述扶手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适应槽,所述卡位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扶手顶面中心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通过对栏杆结构的改进,首先通过驱动杆与回位弹簧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快速完成立柱与扶手之间的拆卸和安装,这样减少了扶手与立柱拆卸时的损伤,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然后还能够方便快速更换新的栏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栏杆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栏杆
,尤其涉及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木栏杆均有立柱、扶手及横挡组成,但是现有的木栏杆中立柱与扶手的连接多为榫接,虽然立柱与扶手之间的安装比较方便,但是为后续扶手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却不能够方便进行拆卸,尤其是拆卸时需要使用锤子进行多次敲打,这样就很大程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而且如果敲打力度过大的话还会进一步造成栏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栏杆结构中立柱与扶手之间不方便拆卸和更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包括扶手、固位槽、立柱、卡位槽、适应槽和卡位机构,所述扶手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位槽,所述立柱的顶端与固位槽的内腔插接,所述立柱顶端的两侧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所述扶手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适应槽,所述卡位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扶手顶面中心处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防偏管、回位弹簧、固位件、第一固位孔、尼龙绳、固位壳、固位轴承、驱动杆、易旋件、移位管、卡件、收线轮、第二固位孔和定位孔,两个所述防偏管相互靠近的一端镶嵌于两个适应槽相互靠近的一面,两个所述回位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个防偏管内腔相互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位件相互远离的一面与两个回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偏管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固位孔,两个所述尼龙绳的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固位孔和两个回位弹簧的内腔并与两个固位件相互远离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位壳两端的底部与扶手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位轴承镶嵌于固位壳顶面的中心处,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与固位轴承内环的内腔插接,所述易旋件底部的中心处与驱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移位管的内腔套装于驱动杆中心处的表面,所述卡件的左端与移位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线轮的顶部与驱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位壳两侧面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固位孔,两个所述尼龙绳的顶端分别贯穿扶手的顶面并延伸到两个第二固位孔的内部,且两个尼龙绳延伸到固位壳的一端与收线轮两端的槽面固定连接,所述固位壳右端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孔,通过驱动杆与回位弹簧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快速完成立柱与扶手之间的拆卸和安装,这样减少了扶手与立柱拆卸时的损伤,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立柱顶端的表面与固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固位槽是对立柱放置进行固位。优选的,两个所述固位件的表面与两个防偏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固位件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两个卡位槽的内腔插接,防偏管是对固位件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这样固位件就可以方便对准卡位槽,当固位件与卡位槽的内腔插接时,这样就完成了立柱与扶手之间的安装。优选的,所述卡件的底端与定位孔的内腔插接,卡件与定位孔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固定整个卡位机构,当固位件脱离卡位槽内腔时,这时卡件与定位孔的插接就可以充分固定住整个卡位机构,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继续完成扶手与立柱之间的拆卸工作。优选的,所述驱动杆顶端表面的形状与移位管内腔的形状均为方形,且驱动杆顶端的表面与移位管的内壁滑动连接,驱动杆与移位管的形状是可以方便驱动杆带动移位管进行转动,这样就能够方便调整移位管上卡件的位置,进而方便卡件与定位孔的连接。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卡位机构,首先控制驱动杆正转,驱动杆正转就能够带动收线轮正转,收线轮正转就能够把两个尼龙绳的顶端缠绕到收线轮的槽内,这时两个尼龙绳的底端就会带动两个固位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固位件相对的一端充分脱离两个卡位槽的内腔时,这时向下拉动移位管并促使其上的卡件底端与定位孔内腔插接,这样就可以快速完成立柱与扶手之间的分离,从而促使整个栏杆结构具备便于快拆的功能,然后再向上拉动移位管并促使卡件脱离定位孔的内腔,这时回位弹簧的弹力就会推动两个固位件再次移动到卡位槽的内腔,这样就快速完成了扶手与立柱之间的安装,从而很大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度。2、通过对栏杆结构的改进,首先通过驱动杆与回位弹簧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快速完成立柱与扶手之间的拆卸和安装,这样就减少了扶手与立柱拆卸时的损伤,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然后还能够方便快速更换新的栏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栏杆结构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的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扶手;2、固位槽;3、立柱;4、卡位槽;5、适应槽;6、卡位机构;601、防偏管;602、回位弹簧;603、固位件;604、第一固位孔;605、尼龙绳;606、固位壳;607、固位轴承;608、驱动杆;609、易旋件;611、移位管;612、卡件;613、收线轮;614、第二固位孔;615、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包括扶手1、固位槽2、立柱3、卡位槽4、适应槽5和卡位机构6,扶手1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位槽2,立柱3的顶端与固位槽2的内腔插接,立柱3顶端的表面与固位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立柱3顶端的两侧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4,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适应槽5,卡位机构6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卡位机构6包括防偏管601、回位弹簧602、固位件603、第一固位孔604、尼龙绳605、固位壳606、固位轴承607、驱动杆608、易旋件609、移位管611、卡件612、收线轮613、第二固位孔614和定位孔615,两个防偏管601相互靠近的一端镶嵌于两个适应槽5相互靠近的一面,两个回位弹簧602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个防偏管601内腔相互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固位件603相互远离的一面与两个回位弹簧60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位件603的表面与两个防偏管60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固位件603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两个卡位槽4的内腔插接,两个防偏管601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固位孔604,两个尼龙绳605的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固位孔604和两个回位弹簧602的内腔并与两个固位件603相互远离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固位壳606两端的底部与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固定连接,固位轴承607镶嵌于固位壳606顶面的中心处,驱动杆608的底端与固位轴承607内环的内腔插接,驱动杆608顶端表面的形状与移位管611内腔的形状均为方形,且驱动杆608顶端的表面与移位管611的内壁滑动连接,易旋件609底部的中心处与驱动杆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包括扶手(1)、固位槽(2)、立柱(3)、卡位槽(4)、适应槽(5)和卡位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位槽(2),所述立柱(3)的顶端与固位槽(2)的内腔插接,所述立柱(3)顶端的两侧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4),所述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适应槽(5),所述卡位机构(6)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n所述卡位机构(6)包括防偏管(601)、回位弹簧(602)、固位件(603)、第一固位孔(604)、尼龙绳(605)、固位壳(606)、固位轴承(607)、驱动杆(608)、易旋件(609)、移位管(611)、卡件(612)、收线轮(613)、第二固位孔(614)和定位孔(615);/n两个所述防偏管(601)相互靠近的一端镶嵌于两个适应槽(5)相互靠近的一面,两个所述回位弹簧(602)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个防偏管(601)内腔相互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位件(603)相互远离的一面与两个回位弹簧(60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偏管(601)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固位孔(604),两个所述尼龙绳(605)的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固位孔(604)和两个回位弹簧(602)的内腔并与两个固位件(603)相互远离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位壳(606)两端的底部与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位轴承(607)镶嵌于固位壳(606)顶面的中心处,所述驱动杆(608)的底端与固位轴承(607)内环的内腔插接,所述易旋件(609)底部的中心处与驱动杆(60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移位管(611)的内腔套装于驱动杆(608)中心处的表面,所述卡件(612)的左端与移位管(6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线轮(613)的顶部与驱动杆(60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位壳(606)两侧面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固位孔(614),所述固位壳(606) 右端的顶面开设有定位孔(615);/n两个所述尼龙绳(605)的顶端分别贯穿扶手(1)的顶面并延伸到两个第二固位孔(614)的内部,且两个尼龙绳(605)延伸到固位壳(606)的一端与收线轮(613)两端的槽面固定连接;/n所述立柱(3)顶端的表面与固位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n两个所述固位件(603)的表面与两个防偏管(60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固位件(603)相互靠近的一端与两个卡位槽(4)的内腔插接;/n所述卡件(612)的底端与定位孔(615)的内腔插接;/n所述驱动杆(608)顶端表面的形状与移位管(611)内腔的形状均为方形,且驱动杆(608)顶端的表面与移位管(611)的内壁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卡口式新型栏杆结构,包括扶手(1)、固位槽(2)、立柱(3)、卡位槽(4)、适应槽(5)和卡位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底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固位槽(2),所述立柱(3)的顶端与固位槽(2)的内腔插接,所述立柱(3)顶端的两侧面开设有两个卡位槽(4),所述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开设有两个适应槽(5),所述卡位机构(6)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扶手(1)顶面中心处的两侧;
所述卡位机构(6)包括防偏管(601)、回位弹簧(602)、固位件(603)、第一固位孔(604)、尼龙绳(605)、固位壳(606)、固位轴承(607)、驱动杆(608)、易旋件(609)、移位管(611)、卡件(612)、收线轮(613)、第二固位孔(614)和定位孔(615);
两个所述防偏管(601)相互靠近的一端镶嵌于两个适应槽(5)相互靠近的一面,两个所述回位弹簧(602)相互远离的一端与两个防偏管(601)内腔相互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位件(603)相互远离的一面与两个回位弹簧(60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防偏管(601)相互远离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固位孔(604),两个所述尼龙绳(605)的底端贯穿两个第一固位孔(604)和两个回位弹簧(602)的内腔并与两个固位件(603)相互远离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亚来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