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传凉专利>正文

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5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接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二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匹配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所述第二装配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通过简单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构成了拐角结构,装配时,只需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连接后,分别与楼梯扶手连接即可,装配方便快捷,且消除了传统采用三段结构的色差,保证楼梯扶手的美观性,尤其适用于窄楼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
本技术涉及楼梯扶手
,具体地,涉及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
技术介绍
楼梯扶手广泛应用各大商场、住宅等场所,楼梯扶手需要使用拐角结构实现其拐弯的功能,现有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均需要用到三个主体结构,其中中间采用硬度较低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所需的长度,保证其能够匹配各种规格的楼梯,两端采用硬度较高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用以保证楼梯拐角结构的硬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采用这种结构的拐角结构,中间与两端存在色差,影响楼梯扶手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装配结构的限制,均需要采用上述三段结构,对于一些较窄的楼梯而言,中间段的宽度很小,装配难度较大,且需要进行切割,装配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梯扶手结构,装配方便,消除了色差且保证了楼梯扶手的硬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接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所述第二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匹配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所述第二装配件内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构成第一台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紧固结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边缘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楼梯扶手内部,楼梯扶手内部的加强筋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楼梯扶手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件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装配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之间构成第二台阶。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一装配件的表面,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第二主体内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件与第二主体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径,在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构成第三台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边缘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嵌入楼梯扶手内部,楼梯扶手内部的加强筋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楼梯扶手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装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端部内壁的凹槽,分布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周向,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内壁形成第四台阶;所述第一装配件的端部与所述第四台阶相互抵接。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的第一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二主体内部的第二固定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杆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的通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压铸成型,呈弯曲的管状结构,为圆管结构或方管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压铸成型,呈弯曲的管状结构,为圆管结构或方管结构。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通过简单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构成了拐角结构,装配时,只需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互连接后,分别与楼梯扶手连接即可,装配方便快捷,且消除了传统采用三段结构的色差,保证楼梯扶手的美观性,尤其适用于窄楼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的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包括第一主体1和与所述第一主体1相连接的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1,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12;所述第二主体2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2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12相匹配的第二装配件22,所述第一装配件12嵌入所述第二装配件22内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2相互连接,构成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压铸成型,呈弯曲的管状结构,可以为圆管结构,也可以为方管结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第一主体1的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实现拐角结构的安装,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从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之间构成第一台阶13,便于与楼梯扶手相连接时,构成相对平滑的外表面,增加楼梯扶手的美观性及安全性。为了使得所述第一主体1与楼梯扶手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还设有第一紧固结构14,所述第一紧固结构1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边缘的第一凸起,安装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1嵌入楼梯扶手内部,楼梯扶手内部的加强筋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且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楼梯扶手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楼梯扶手产生微变形,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主体1与楼梯扶手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实现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12,所述第一装配件12从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装配件1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一装配件12之间构成第二台阶15,便于与所述第二主体2相连接时,构成相对平滑的外表面,增加拐角结构的美观性及安全性。为了使得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第一装配件12上还设有第二凸起16,所述第二凸起16凸出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2的表面,安装时,所述第一装配件12嵌入第二主体2内部,所述第二凸起16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2与第二主体2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装配件12和第二主体2产生微变形,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压铸成型,其呈弯曲的管状结构,可以为圆管结构,也可以为方管结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第二主体2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实现拐角结构的安装,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21,所述第二连接件21从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接的第二主体;/n所述第一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n所述第二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匹配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所述第二装配件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接的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第一装配件;
所述第二主体呈弯曲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匹配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所述第二装配件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构成第一台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紧固结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边缘的第一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楼梯扶手内部,楼梯扶手内部的加强筋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部;
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楼梯扶手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往外延伸,所述第一装配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装配件之间构成第二台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扶手拐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一装配件的表面,所述第一装配件嵌入第二主体内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件与第二主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凉
申请(专利权)人:林传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