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涉及建筑保温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外墙保温结构内部相对易出现空洞而影响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室内向室外方向排布的外墙砌体、粘接层、保温隔热层以及保护层,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所述外墙砌体朝向室外一侧连接有多个锚固组,所述锚固组包括插设于外墙砌体的锚杆,多个所述锚杆朝向背离外墙砌体一侧延伸且其端部穿过隔板并可拆卸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抵接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满观察孔,所述溢满观察孔内固定有适配的且呈透明结构的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小保温结构导致的空鼓问题,提高外墙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墙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墙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外墙,大多为砖石混凝土面结构,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外墙的性能要求相对越来越高,例如:考虑到室内外温差和外墙热交互问题,有需要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以节能。公开号为CN103669621A的专利: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包括粘接层、保温隔热层和保护层;所述粘接层粘接在建筑外墙外侧,保温隔热层位于粘接层外侧,所述具有防腐作用的保护层位于保温隔热层外侧;其中:所述保温隔热层具体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板;所述保护层具体材料为抗裂砂浆。上述技术方案展示了一种可提高外墙保温性能的结构,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作为保温隔热层的发泡板其作为后设铺贴结构,受施工、粘接固化后变形量等影响相对容易出现空洞,导致影响外墙质量,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其可减小保温结构导致的空鼓问题,提高外墙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从室内向室外方向排布的外墙砌体、粘接层、保温隔热层以及保护层,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所述外墙砌体朝向室外一侧连接有多个锚固组,所述锚固组包括插设于外墙砌体的锚杆,多个所述锚杆朝向背离外墙砌体一侧延伸且其端部穿过隔板并可拆卸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抵接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满观察孔,所述溢满观察孔内固定有适配的且呈透明结构的透板。<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工作人员先将锚杆锚固于外墙砌体,再安装隔板并利用拉板将隔板拉住,接着再在外墙砌体和隔板之间填充形成粘接层(例如:混凝土砂浆),后续将粘接层捣实即可;相对于现有的隔板(保温隔热层)需要先涂覆粘接层,再贴附隔板的方式,本实用可有效减小内部空洞的产生,从而保证外墙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通过溢满观察孔的注满情况判断粘接层的填实程度,从而进一步减小空洞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分为定位板和副板,多个定位板横向排布成多排,多个副板排布于相邻两排定位板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板,所述锚杆穿透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固定定位板,相邻两排定位板配合固定副板,从而本技术的锚固组使用相对更少在,成本相对更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朝向副板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副板上开设有适配插块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和副板以插接的方式固定,从而安装相对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中间粘接找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中间粘接找平层加强各个隔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远离外墙砌体的一端于外壁上设置平行中心轴的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拉板在刻度上的所处位置,确定其相对锚杆的位置,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板螺纹连接于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板的安装调节相对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包括锚固于外墙砌体的主杆和可拆卸连接于主杆远离外墙砌体一端的可调端头,刻度设置于可调端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锚杆锚入外墙砌体的深度选择合适长度的可调端头,以调节锚杆的长度(外露长度),从而其使用效果相对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调端头一端同轴设置有螺杆,所述主杆的一端开设有适配螺杆的螺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调端头和主杆呈螺纹连接,从而其安装相对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施工时,锚杆一端锚入外砌墙体,另一端穿透隔板并固定拉板,拉板拉住隔板;后续,在隔板和外砌墙体之间填充形成粘接层并捣实,从而本技术相对过往先涂覆粘接层,再贴附隔板的方式,其内部空洞产生几率相对更小,进而保证外墙质量;2、隔板上开有溢满观察孔且孔内有透板,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孔内填实情况判断粘接层的填实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中:1、外墙砌体;2、粘接层;3、保护层;4、隔板;4a、定位板;4b、副板;41、插块;42、插槽;43、中间粘接找平层;44、溢满观察孔;5、锚固组;51、锚杆;511、主杆;512、可调端头;513、螺杆;514、螺纹槽;52、拉板;6、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外墙保温结构,参照图1,包括从室内向室外方向排布外墙砌体1、粘接层2、保温隔热以及保护层3,其中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4,隔板4为保温材料材料制成的发泡板,例如:岩棉、玻璃棉、发泡水泥。粘接层2包括砂浆找平层,砂浆找平层为混凝土砂石,其涂覆于外墙砌体1对外的一面,填补前期施工以以及结构造成的坑洞并用作粘接隔板4。为加强隔板4的焊接效果,在隔板4朝向外墙砌体1的一侧还可涂覆适配的胶粘剂或将其加入砂浆内。参照图2,为加强隔板4的连接效果并减小内部空洞的形成,在外墙砌体1朝向室外的一侧设置锚固组5,锚固组5包括锚杆51和适配的拉板52。锚杆51一端在粘接层2涂覆之前锚入外墙砌体1内,另一端朝向远离外墙砌体1和室内的一侧延伸。拉板52呈圆形板状且螺纹连接于锚杆51。隔板4分为上定位板4a和副板4b,其中定位板4a上沿厚度方向开设适配锚杆51的通孔。施工时,保温隔热层至少最下部选为定位板4a;锚杆51从定位板4a上对应的通孔内穿出且于穿出端以螺纹结构螺纹连接拉板52,拉板52抵接于定位板4a,以将其拉住。后续,工作人员将粘接层2的构成材料填充入隔板4和外墙砌体1之间并通过振捣器保证充实填满即可。参照图2,定位板4a朝副板4b一侧成型有插块41(图中以朝上为例);在副板4b上成型有适配插块41的插槽42。施工时,在安装好最下一排定位板4a后,工作人员通过插块41和插槽42配合完成对第二排副板4b固定;接着安装第三排定位板4a,然后填充形成粘接层2,依次操作即可完成保温隔热层的安装。相对现有涂抹形成粘接层2再贴附隔板4的方式,本技术因为不受粘接层2涂抹均匀度等影响,可有效减小内部空洞,提高保温隔热层的连接效果,提高外墙质量。在相邻的隔板4之间涂覆中间粘接找平层43,以加强隔板4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中间粘接找平层43可选择水泥砂浆。参照图2,在隔板4上还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溢满观察孔44,在溢满观察孔44内固定有呈透明结构的透板6,透板6平行于其径向截面。安装隔板4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溢满观察的注满情况判断粘接层2的充实情况,从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相对更佳。参照图2,保护层3设置于多个隔板4形成的保温隔热层外,其可为通过混凝土砂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从室内向室外方向排布的外墙砌体(1)、粘接层(2)、保温隔热层以及保护层(3),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砌体(1)朝向室外一侧连接有多个锚固组(5),所述锚固组(5)包括插设于外墙砌体(1)的锚杆(51),多个所述锚杆(51)朝向背离外墙砌体(1)一侧延伸且其端部穿过隔板(4)并可拆卸连接有拉板(52),所述拉板(52)抵接隔板(4),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多个溢满观察孔(44),所述溢满观察孔(44)内固定有适配的且呈透明结构的透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从室内向室外方向排布的外墙砌体(1)、粘接层(2)、保温隔热层以及保护层(3),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多个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砌体(1)朝向室外一侧连接有多个锚固组(5),所述锚固组(5)包括插设于外墙砌体(1)的锚杆(51),多个所述锚杆(51)朝向背离外墙砌体(1)一侧延伸且其端部穿过隔板(4)并可拆卸连接有拉板(52),所述拉板(52)抵接隔板(4),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多个溢满观察孔(44),所述溢满观察孔(44)内固定有适配的且呈透明结构的透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分为定位板(4a)和副板(4b),多个定位板(4a)横向排布成多排,多个副板(4b)排布于相邻两排定位板(4a)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板(4a),所述锚杆(51)穿透定位板(4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a)朝向副板(4b)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喻发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昂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