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包括密封盖板、设置在密封盖板上的密封凸起、设置在密封凸起内的第一止水环、设置在第一止水环上的第二止水环以及设置在第二止水环上的第三止水环,密封盖板、密封凸起、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便于通过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有效的增加了防水堵头的密封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
,具体为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
技术介绍
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保证建筑物不受水侵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包括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卫生间防水、外墙防水、地铁防水等。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堵头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降低了防水堵头对建筑外墙的防水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防水堵头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堵头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降低了防水堵头对建筑外墙的防水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防水堵头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包括密封盖板、设置在密封盖板上的密封凸起、设置在密封凸起内的第一止水环、设置在第一止水环上的第二止水环以及设置在第二止水环上的第三止水环,密封盖板、密封凸起、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有效的增加了防水堵头的密封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盖板与密封凸起一体成型,且密封盖板和密封凸起分别设置为橡胶材质,进而便于通过密封凸起对螺杆洞进行密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相邻之间通过高分子黏结剂相黏结,且第一止水环的外周也通过高分子黏结剂与密封盖板的内侧相黏结,进而便于通过高分子黏结剂将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高分子黏结剂将第一止水环与密封盖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止水环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止水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且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凹槽对第二止水环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止水环与第二止水环相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二止水环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三止水环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且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壁也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限位凹槽对第三止水环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二止水环与第三止水环相连接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包括密封盖板、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上的密封凸起、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内的第一止水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环上的第二止水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水环上的第三止水环,所述密封盖板、密封凸起、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止水环、第二止水环和第三止水环有效的增加了防水堵头的密封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中的图2的半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盖板、10-密封凸起、2-第一止水环、21-第一限位凹槽、3-第二止水环、31-第二限位凹槽、4-第三止水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包括密封盖板1、设置在密封盖板1上的密封凸起10、设置在密封凸起10内的第一止水环2、设置在第一止水环2上的第二止水环3以及设置在第二止水环3上的第三止水环4,密封盖板1、密封凸起10、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10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有效的增加了防水堵头的密封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盖板1与密封凸起10一体成型,且密封盖板1和密封凸起10分别设置为橡胶材质,进而便于通过密封凸起10对螺杆洞进行密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相邻之间通过高分子黏结剂相黏结,且第一止水环2的外周也通过高分子黏结剂与密封盖板1的内侧相黏结,进而便于通过高分子黏结剂将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相连接,且便于通过高分子黏结剂将第一止水环2与密封盖板1相连接;第一止水环2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止水环3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21,且第一限位凹槽21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限位凹槽21对第二止水环3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止水环2与第二止水环3相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止水环3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三止水环4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31,且第二限位凹槽31的内壁也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限位凹槽31对第三止水环4进行限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第二止水环3与第三止水环4相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盖板1、设置在密封盖板1上的密封凸起10、设置在密封凸起10内的第一止水环2、设置在第一止水环2上的第二止水环3以及设置在第二止水环3上的第三止水环4,密封盖板1、密封凸起10、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10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有效的增加了防水堵头的密封性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堵头的工作精度。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堵头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板(1)、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1)上的密封凸起(10)、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10)内的第一止水环(2)、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环(2)上的第二止水环(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水环(3)上的第三止水环(4),所述密封盖板(1)、密封凸起(10)、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10)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板(1)、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1)上的密封凸起(10)、设置在所述密封凸起(10)内的第一止水环(2)、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环(2)上的第二止水环(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水环(3)上的第三止水环(4),所述密封盖板(1)、密封凸起(10)、第一止水环(2)、第二止水环(3)和第三止水环(4)构成了防水堵头,且密封凸起(10)与螺杆洞的内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实树脂防水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与密封凸起(10)一体成型,且密封盖板(1)和密封凸起(10)分别设置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德亮王泳梅李发松窦傲华曾志军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